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晖 《政协天地》2013,(2):42-43
作为新一届福建省政协的委员,参加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感触良多:其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委员参与民生之政的热情以及恪尽职守的精神,为了椭建的发展、人民的幸桶和国家的振兴,大家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野象谷是亚洲象的故乡,这里经常有野象出没,是人们观野象赏美景的好地方。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傣家人对大象非常崇拜,情有独钟,对模仿大象脚做出的鼓也怀有特殊的感情。象脚鼓舞成为傣族民间文化的灵魂,是流传者腰、腹、臀部随着膝部的起伏前后晃动。跳法,fi-独舞、对舞、群舞等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彝族人的宇宙观念中,虎是万物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神君.  相似文献   

4.
诗意地栖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啬,到空气清闲,环境幽雅、品位不俗或独具特色的场所美食、购物、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日益成为时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满足于外出“购买和享受”景观环境,开始注重营造生机盎然的居室院落或到那些依山傍水,有较高的绿化率、园林专家参与设计的住宅小区购房置业。由此,一道亮丽的都市风景线正渐渐“浮出水面”──“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5.
诗意地栖居     
马田 《现代人事》2000,(9):39-39
在市声喧哗、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人不受到一点尘世的污染,永远保持着愉悦的心境,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是七情六欲的载体,正因为有各种感情,人才成为世界的灵物,但如果随着来自现代社会的各种责难与重负,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不善于营造良好的心境,却也极易被打垮,成为精神颓伤的雨打残花。  相似文献   

6.
诗意的生活     
诗几乎可以表述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汶川地震时,人们最深刻的情感是用诗歌表达出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哼唱的流行歌曲也都是诗。诗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流泪。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族民间习俗,常常有扮哑巴角色的活动。比如宋代中原市井傩戏中就有“粉墨其面”的哑巴出现;白族“田家乐”演出中,哑子、哑妹(又称来兴、来妹)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镇盖瓦洒的彝族村寨中,240多年来也一直流传着一种古老神奇的舞蹈——“哑巴舞”,又称“跳哑巴”、“哑巴会”。这舞每年只跳一次,时间为农历二月初八,原来舞者是全部裸体的,近年来才开始着裤。舞者身上涂有油彩图案,戴着面具,舞时大家都不能出声,更不能张灯照明,故名为“哑巴舞”。相传多年前,离盖瓦洒不远的一个村子叫阿须落,村中庙内供…  相似文献   

8.
应用田野考察、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彝族铃铛舞的体育渊源、变迁等进行研究,并对铃铛舞的社会价值进行拓展,让铃铛舞的功能在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中得到充分的显现与重塑,使得彝族铃铛舞这一古老而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而且铃铛舞将会在促进大众身心健康、民族团结、学校体育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穿梭于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繁华都市,整日在单位家庭两点一线之间奔波,喧嚣浮华的城市、嘈杂琐碎的生活时刻冲击和吞噬着我们原本平和宁静的心境。世俗的功名利碌让人心神难宁,烦躁不安。心明几净,悠然自得的诗意生活似乎再也无处寻觅。  相似文献   

10.
王洪伟 《今日民族》2005,(7):i003-i004,F003
烟盒舞,是石屏县彝族的民间舞蹈,早年间流传于个旧、建水、石屏、通海、元江等地,因跳舞时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制的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彝族人称烟盒舞为“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而跳烟盒舞必须要用四弦琴(月琴)伴奏,便有着“听见四弦琴,脚杆就发痒”的民谚。跳烟盒舞时原拍掌伴舞,后来用的烟盒是彝族民间用牛皮做的烟盒。男人们在抽烟筒时用来盛刀烟丝。据说在烟草未传入云南之前,当地彝族同胞的烟草是一种野生植物火草叶。火草叶为草本植物、叶片密布白色纤维绒毛,开黄色小  相似文献   

11.
熟悉兴仁县的人都知道,这个地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部的多民族县份,算得上是中国西部的一块风水宝地。 在黔西南州的9个县、市、区中,兴仁的区位优势特别突出,处于黔西南州的交通中心位置,联结省城贵阳与自治州首府兴义的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的重要关节点上。从兴仁县城四周延伸出去的多条公路,如同一条条美丽的飘带,把周围的兴义、安龙、贞丰、晴隆、普安5个县、市,紧密地联结起来。兴仁在黔西南州这个和睦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12.
郑锋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2):134-138
本文应用田野考察、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彝族铃铛舞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彝族铃铛舞是一种独具民族个性的、方便易行的自娱自乐和有健身功能的民族传统舞蹈和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地域性、表演性、观赏性、群体性、融合性等文化特征.始终表现了增强本民族的团结.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等社会功能;可以对铃铛舞进行开发;把它作为课程资源引入学校体育,也可作为全民健身的内容,服务于大众;还可促进彝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09,(1):25-27
这是一场专属于“山寨”的狂欢。粉丝们在喧嚷中过上了“山寨生活”,有人只是为了娱乐,有人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宣告内心的渴望,同样也有人希望“山寨”可以帮助自己成为“红人”。  相似文献   

14.
哲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数先哲对世界进行深刻探索的结晶,闪烁着灿烂的人文精神的光辉。哲学教学理应是传递智慧火种,启迪学生思维的课程,但是由于哲学表达的高度抽象,本应充满乐趣的思维体操变成了枯燥的教条背诵,使得学生对哲学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5.
冬月一个晴朗的日子,我走进了彝族支系仆拉山寨,只见山峰绵延起伏,山间溪水长流,云雾袅袅,神奇的梯田延伸至山峦中,令人心旷神怡.我还来不及拍摄壮观的云海梯田,就被那山峦中不时飘来的歌声和欢笑声所迷住,那撩动人心的仆拉调,那嚓--嚓的响把声,那磕--撮--磕--撮的脚步声,让人心动,这不就是向往已久的仆拉响把节吗?我忘记了疲劳,加快脚步,翻过山腰就看见掩映在树荫中的那一座座美丽的山寨,村口的一块空地上仆拉人正在欢歌起舞.  相似文献   

16.
“三月会”里跳“左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定古称茅阳,被誉为“左脚舞之乡”。而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三月会”既是“左脚舞之乡”的重要标志,又把牟定彝族同胞一年的快乐推到了极致。 康熙41年(1702 年) 修的《定远县志》载:“三月二十八日,城南东岳宫赶会、卖棕笠、毛毡、麻线,至晚男女嘘葫芦笙、弹月琴、吹口弦、唱彝曲……环围跳左脚至更余方散。”算得上是三月会最早的文字记载。 “三月会”为什么要跳左脚舞?关于这个问题民间传说甚多,流传甚广的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牟定坝子芦苇丛生,人烟稀少,坝子中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引发洪水危害百姓。彝族小伙阿里和彝族姑娘阿罗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技术与“诗意地栖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一种理想生存状态,在追逐该理想的过程中,人类经常困惑于现代技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正是现代技术的无所不入使人类远离“诗意地栖居”。“诗意栖居”的实现需要人类走出对象性思维,有节制地利用现代技术,把审美维度纳入到人类的建造活动中,即不要对自然促逼太紧,而是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相似文献   

18.
衲子,姓陈,名征,曾名庆龙,号衲子、老衲、大龙等,1940年生于北京,中医世家。少即习八法,喜绘事。十六岁拜张惠中先生为师,学习书法、兰竹,养成了良好的笔墨生活习惯和读帖、识字、书写的方法。自言先生所授笔法,时间愈久,愈觉优越,受用不尽。1958年考取北京中国画院画家培训班,从此师从王雪涛、汪慎生先生,研习写意花鸟画。 与一般居住在乡间另筑别墅,有着超大的豪华画室的书画名家不同,衲子住在北京最普通的并不宽敞的老式居民楼中,他看上去与城里芸芸众生毫无二致,头发斑白  相似文献   

19.
吴宇 《公民导刊》2009,(6):55-55
将于今年6月1日实施的《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针对未成年人学业负担重的问题,作出了"不得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专门规定。有专家表示,《条例》的颁布实施,有助于切实减轻未成年学生的课业负担。说实话,看了这些"规定",我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因为"条例"的制订者,似乎完全没有现实感,以为他们可以像上帝那  相似文献   

20.
正《诗意人生》,艾璞著,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即将出版。本书以公安系统特定的工作、生活、心理情感、命运遭际等作为描摹客体,以生活写实、人文精神与理想主义的相互交织,将作家独有的生活及心灵经验与现实巧妙融合,获得文学艺术的审美统一,铸就了具有特异职业特征的艺术范本。作为鲁迅文学院第二届公安作家研修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