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其公共性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内在本质。在社会建设中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仅能够逐步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水平,而且能够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促进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在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应以补偿性公正原则妥善解决弱势群体在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社会建设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应以人性化和柔性化的姿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中心环节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2.
唐淑香  龙佳解 《求索》2007,(4):66-67
我国还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关系的确定与调整存在偏差。当前一个很棘手的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关系问题。目前行政成本太高,年增速大大超过财政收入增速,如果适当缩减开支,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能解决很多问题。这是一个“症结”。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触动和解决这一“症结”问题,否则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就会出现严重障碍和失衡。  相似文献   

3.
都业明 《长白学刊》2008,(4):98-101
公平正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社会流动的理论视角看待公平正义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社会流动体现、促进、考验公平正义。而社会流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藉由不同社会阶层在资源占有上的差异表现出来,分析这些差异性表现,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所有的社会公正中,政治的公正是最重要、最关键、最具决定性的核心因素。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政治文明的最高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健 《长白学刊》2009,(6):26-31
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是一种“需求一供给”矛盾。当前,社会需求已经完成了从温饱向小康层次的转换,决定了社会供给的模式、层次及其性质也将逐渐实现转换。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上,即出现了由“生产性不足”向“分配性急需”、由“基础性薄弱”向“发展性紧张”、由“经济增长历时性落后”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共时性挤压”转换之趋向,这构成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征。其中,“分配性急需”对中国社会争谐提出新的要求,实现公平正义就是合理提高分配率、不断促进消费率、积极改善薪酬制度,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社会福利的水平,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孙建 《群众》2012,(3):52-53
通常认为,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既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维护司法公正的方法有很多,但司法公开无疑是最直接、最基础、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公正廉洁执法是政法公安工作的根基和生命线。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必须以法律、政治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为价值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遵守法定程序为保障,以正确行使公权为基础,以严守警规警纪为底线。  相似文献   

8.
《辽宁人大》2010,(1):6-8
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和“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30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既充分运用法律规定的监督形式又不断探索新的监督形式,积极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有力地保证了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推动了“一府两院”的工作,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卢先明 《湖湘论坛》2009,22(6):37-39
对弱势群体实行公益救助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按照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这构成了对弱势群体实行公益救助的基本理据。就中国目前的社会现实而言,对弱势群体实行公益救助,帮助弱势群体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下旬在北京举行。这次常委会会议审议了七部法律案,包括侵权责任法草案、社会保险法草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选举法修正案草案。  相似文献   

11.
陈敏 《前沿》2013,(10):65-66
马克思从剩余价值观和唯物史观的角度,关注正义的历史性和阶级性。马克思的公平正义,对于探究社会主义的实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当前公民意识表现及其变化对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公安工作带来的影响,正确分析当前公民意识缺失或非理性发展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的客观表现,把培养和提高公民意识作为公安机关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同时,把培育和提高公民意识作为公安机关提升自身“软实力”和展示良好形象的主要抓手。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勇往直前的改革精神.对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2014年重要领域的改革任务做出了重大安排。报告中提到的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内涵丰富、主线清晰,不仅为今年的改革谋好了篇.而且也为今后的改革布好了局。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引领、评价和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则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我们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王炎 《人民论坛》2020,(8):80-81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公平正义与共建共享在发展伦理学和词意生态圈上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意蕴,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以共建共享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治理的根本追求和必然选择,也是公平正义回应经济公平、空间正义和司法公正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社区建设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落实的有效途径,社会公平正义落实不落实又是社区建设成效如何的试金石.社会建设必然包含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实质是把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型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中,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和落实公平正义,是社区建设、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性所在.  相似文献   

18.
江洪明 《理论月刊》2010,(3):132-135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要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在思想先导、根本前提、根本途径、根本保证、现实切入点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治国理政的理念更新、科学发展的大力推动、共建与共享的有机统一、公正制度设计及政策转化、民生改善的最终落实等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支撑和维系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大厦。  相似文献   

19.
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一个文明和谐的国度,要保证买不起房子、租不起房子的人也能"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相似文献   

20.
完善农村低保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和谐对于构建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七大更是将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