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明芳 《学理论》2011,(32):231-232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而且还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鉴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充分的课前准备、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学科特点、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高中美术鉴赏课上好。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具有形象性、情感性、体验性的特点,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有效的途径有:与专业结合,通过专题式教学方法培养审美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培养审美能力;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马骥 《各界》2008,(12)
高师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特征,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是搞好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陈华彤 《学理论》2009,(28):269-269
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技能,还必须要体现一些与学生的发展有关,并与现代与未来社会的环境相适应的意识。这意识主要有审美意识、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欣赏评述是新课程标准下美术课堂教育的重要活动,是提高师生欣赏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然而在我们的初中美术课堂里,教师在这一领域探索和开发的教育功能却不尽人意,很难对学生起到最佳状态的教学效果。在笔者教育理念和思想水平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越发认识到欣赏评述审美的重要意义,并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有了小小的收获和体会,非常愿意接受专家们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小学美术审美教育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在认识观念层面上,把审美教育当作一种教学手段或工具,而不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审美教育的目的性。二是在美术教育和其他教育关系协调上,把自己和智育、德育片面地对立起来,往往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和智育、德育的有机联系。三是在具体实施上,与其他学科审美教育等同起来,没有对小学美术审美教育的本体加以研究,而是泛泛地采取了美学中的一般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7.
审美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样态,对于青年价值观的培育、崇高信仰的确立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以“娱乐至上”为特征的泛娱乐主义在青年群体中迅猛传播,成为一股破坏力极强的社会思潮。泛娱乐主义思潮以丑为美,以庸俗、媚俗、低俗作为审美价值导向,对主流审美价值观形成冲击与挑战,是不折不扣的审丑思潮。由于青年群体的审美能力尚未成熟,泛娱乐主义思潮可能引发青年审美认知力、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以及审美创造力缺失的多重隐忧,最终导致青年审美世界的虚无。对此,要完善青年审美教育体系,培育马克思主义审美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青年审美价值共识;强化娱乐空间监管,主动应对青年审美风险。  相似文献   

8.
谢灵 《学理论》2010,(8):116-117
在艺术欣赏中,作为一种认识性的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领悟艺术美的特性,正确理解艺术美的客体美与主体美在艺术形象中的融合统一、艺术美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的和谐统一、艺术美鲜明独特的个性美和充分的共性美的有机统一、艺术美超越时空历史性与永恒性的相对统一的审美理论,进而运用这些特性去欣赏具体的艺术作品,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之一。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出发,联系当前杭州中小学新生人文状况的调研分析,提出了以审美的体验、创意的活动、艺术的境界等方式,强化美术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巧妙的沟通各学科教学的联系,从而赢得各学科、学科教师对自己的支持和理解,这种相互沟通、相互开放、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即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态度。美感迁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方面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美术和其他各学科教学的促进关系是相互的,各个学科都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这些美育资源要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恰当的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来,那将是非常完美的事,而且直接促进他们学科的教学,也间接地促进了美术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杰出的漫画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也是"子恺漫画"开创者.他的漫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往往具有将西方绘画的"写实"、中国文人画的"写意"和民间美术的"趣"三者有机融合的特点.本文试从丰子恺漫画的造型、题材、审美情趣等来分析他的漫画受到民间美术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深入认识丰子恺漫画的独特文化意蕴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王倩 《学理论》2012,(24):253-254
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即感受和领会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美,但是每个人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它受到人的感知能力、想象力、生活经验、知识修养、社会地位的影响,要使现代人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人的幼儿期也就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开始正确实施审美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费春 《各界》2007,(11)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影响巨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受东西方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表现对象、审美思想、表现手法和形式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有助于促进两种伟大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文武 《学理论》2009,(30):209-209
现代美术的特点是“创新”,而创新则意味着变革、否定和批判,最终导致的就是艺术的不断变化。一个事物的灭亡意味着另一事物的产生,新事物总是在与旧事物的不断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艺术就是在与传统艺术的挑战和斗争中不断地发生发展的,而这种斗争与挑战必将会导致现代美术对传统审美理想的颠覆。  相似文献   

15.
李欣 《理论探索》2013,(1):35-37
爱国歌曲内涵丰富、旋律优美、易于传唱、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教化功能.爱国歌曲展现中华民族英勇无畏、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鼓舞人民的斗志;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起到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活跃社会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爱国歌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以高尚的艺术享受,同时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16.
谢灵 《学理论》2010,(14):171-172
书法艺术美育是以书法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书法的美育功能主要具有培养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审美通感能力;培养审美想象能力以及观照书法家的人格美,从中提升做人的品格,促进审美情趣的高尚化。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及美术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教材内容的灵活性和创新教育方法的选择.是赋予学生创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审美消费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它要求审美主体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素质,即具有一定的审美趣味。审美趣味反映了审美需求,决定着审美消费行为。所以说,讨论审美消费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审美趣味。有人认为审美趣味就是鉴赏力,也有人认为审美趣味包括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等诸多因素。但笔者认为,主体的审美趣味和主体的审美直觉感兴能力(或鉴赏力)应加以区分,尽管二者有密切的联系。审美直觉感兴能力决定了审美主体能否从事某种特定的审美消费行为,壬。能否欣赏唐诗宋词,能否欣赏现代抽象艺术,能否欣赏中国古典戏曲等。…  相似文献   

19.
张建萍 《学理论》2012,(9):39-41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美术中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代表性文化形态,不同民族和地域都具有其独自的表现题材、艺术方式与审美形态。但20世纪的中国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土生土长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成为我们应该思索和考虑的问题。文章以嵊州民间工艺为例,分析了嵊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提出了有关新时期嵊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论坛》2014,(5):26-30
当下中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特别重视共识凝聚能力、制度构建能力、科学发展能力与改革创新能力,即以凝聚共识能力为基础,凝聚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以及对改革开放的共识;以制度构建能力为保障,通过发展和完善民主提升制度体系的合法性和认同度,通过发展和完善法治提升制度体系的权威性和执行力,通过注重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提升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运行效能;以科学发展能力为牵引,全面协调地发展,以人为本地发展,求真务实地发展;以改革创新能力为抓手,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