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1年1月,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非法扣押,在上饶、息烽、重庆、桂林和恩施等地度过5年又2个月的囚禁岁月。其中,曾两度被囚禁于恩施,历时达2年又5个月,是他被囚禁时间最长的地方。在囚禁恩施的日子里,面对国民党当局的威逼利诱,他始终不屈不移,以铮铮铁骨践行了"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的钢铁誓言。  相似文献   

2.
美国正规的教师集体谈判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至今十分流行。教师集体谈判是教育管理当局与教师代表通过协商谈判.雇佣双方达成关于各自应该履行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的协议。它在保障教师的经济、职业安全,争取学术自由及终身聘任制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美国34个州的教育部门在法律上要求教师集体谈判,11个州允许教师集体谈判.只有乔治亚州、北卡罗尼亚州、南卡罗尼亚州、田纳西州以及弗吉尼亚州5个州禁止教师集体谈判。  相似文献   

3.
<正>五里桥谈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与傅作义代表进行的一次重要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了《北平和平解放初步协议》,为和平解放北平奠定了基础。谈判是1949年1月中旬在河北省通县五里桥村(现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五里桥村)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集体谈判是欧盟国家协调劳资矛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我国集体谈判制度不成熟,还存在集体合同雷同且流于形式;作为集体谈判一方的工会缺乏独立性;区域、行业级谈判雇主组织缺位,企业级谈判雇主角色不明;集体谈判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集体谈判制度发挥作用有限。欧盟国家集体谈判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应通过加强劳动者权利意识、逐步建立多层次谈判体系和建立劳资双方利益沟通机制等方式加快完善我国的集体谈判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5.
任何谈判都避免不了针锋相对的讨价还价,犹如战斗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这时,谈判双方就抛开了一切虚套和客气,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唇枪舌剑,左冲右突,竭力使谈判向着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方向发展。要做到在激烈的交锋中临阵不乱,在千变万化的形势面前从容镇定,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对事不对人。每一位谈判者都想达成一项能满足自己利益需要的协议,这是完全正确的。为了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一个艺术和技巧问题,谈判也不例外。领导者要在一场谈判中为自己的单位在付出最小代价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利益,是需要恰当地运用谈判技巧的。谈判的艺术和技巧,并不仅仅存在于谈判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于谈判的整个过程。怎样准备更好?怎样开局更妙?怎样交锋更高明?怎样妥协更有利?其中都有个“巧”的问题,有个“术”的问题。自本期起,在本栏中分《准备》、《开局》、《交锋》三篇,对谈判技巧问题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宛诗平 《党课》2014,(8):75-76
今年的春晚上,一首《时间都去哪了》感动了千家万户。“时间都去哪了”一时也成为最强热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的一番话,又让“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备受关注的舆论焦点。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这不仅仅是每一个社会公众需要扪心自问的问题,更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需要静心思考、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举世瞩目的“乌拉圭回合”(又称新一轮)谈判仍在进行。自从1986年9月在埃斯特角揭开“乌拉圭回合”序幕的那一天起,新一轮谈判持续了5年之久,现已步入第6个年头。“乌拉圭回合”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进行的第8轮多边贸易谈判。前几轮的谈判几乎全部集中在降低关税问题上,而“乌拉圭回合”则包括了  相似文献   

9.
天下事     
<正>伊核谈判可能延期11月24日是伊核问题谈判的最后期限。据伊朗媒体23日报道,一名伊朗核问题谈判代表23日表示,伊朗核问题谈判要在原定截止日期前达成全面协议已"不可能",谈判可能延期。奥巴马宣布调整移民政策当地时间1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通过行使总统行政权调整部分移民政策。行政令一经签署,近500万非法移民将暂免驱逐,也被认为是奥巴马在没有得到共和党支  相似文献   

10.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是国共两党从生死对立到共赴国难的转折。9月22日,事变发生后仅2个月又15天,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这标志着以团结御侮为核心内容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形成。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是在江西庐山举行的。庐山成了国共两党成功谈判、共谋合作抗战、共御外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朝鲜战争谈判过程中,中苏两国领导人通过电报、访问等形式积极进行互动,对谈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朝鲜停战谈判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开城谈判阶段主要针对两个问题:撤军和军事分界线.板门店谈判第一阶段主要谈两个问题:军事分界线和战俘问题.板门店第二次谈判重启后,美苏两国的新领导人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战俘问题上中苏出现分歧,中国只能被迫接受苏联的方案,做出让步,签订了朝鲜战争的停战协定.  相似文献   

12.
<正>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昭告"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彰显法治权威;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发挥法治力量;告诫"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法治实践;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塑造法治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开阔了法治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的内涵、拓展了法治的外延,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  相似文献   

13.
板门店今昔     
板门店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开城东南约八公里处,恰处“三八线”附近的军事分界线上。   板门店原本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小地方。朝鲜战争前,这里连一个小村都算不上,被定为停战谈判会场时,这里只有 4间小土屋,居民早已因战争而搬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与朝鲜停战谈判密切相关,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几乎一夜之间,板门店这个地名,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时至今日,板门店仍然是朝鲜半岛局势,乃至世界局势最为敏感的“神经”。   回顾朝鲜战争,在停战谈判会场的选址问题上,也如这场谈判本身一样,几经周折,最终定在…  相似文献   

14.
认知分歧、战略试探与外交博弈贯穿于中美建交第一阶段的谈判过程之中。谈判前,双方在建交问题上的分歧使整个谈判历时五个多月之久。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努力开辟沟通渠道、认真确立谈判方略并进行了六次正式会谈。为避免谈判破裂,前四次会谈主要以商讨正常化后的美台关系来试探对方的"谈判底线",尚未涉及谈判的实质问题。谈判停滞期内,双方适时做出了加速建交谈判的决定。美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主动"摊牌",促使第五、六次谈判得以围绕实质性的军售问题展开交锋。应当说,建交第一阶段的谈判,为邓小平在谈判最后阶段以"搁置争议,先行建交"的伟大决策推动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5,(8)
预先谈判是外交谈判的重要环节,预先谈判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正式谈判的议事日程。议事日程直接关系到谈判的顺序问题,即谈判双方就给予和获取达成一个妥协。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华民国和印度相互在葛伦堡和疏附设立领事馆这一外交案例,揭示出外交谈判中议事日程的重要性。中方对于印方提出在疏附设领草率答应,而没有明确中方答应的前提条件是印方同意中国在葛伦堡设立领事馆,导致中方在此后的外交谈判中陷入被动局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被动局面才被扭转。  相似文献   

16.
张磊 《世纪风采》2023,(7):28-33
<正>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是谈判双方争论最为激烈、耗时最长的议题。美国出于冷战需要,拒不同意遣返所有被俘朝中人员;而朝中方面则依据日内瓦战俘待遇公约,要求遣返所有战俘。由于在战俘遣返问题上长时间博弈,僵持不下,致使停战谈判几次陷于停顿。最终,谈判双方各自做出一定让步,使得战俘遣返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消除了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17.
唐蕊 《党的文献》2018,(3):59-65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除了战场上的直接较量,关于停战谈判的斗争也进行得十分艰苦。周恩来作为当时主持日常工作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和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直接领导和指导了停战谈判工作,为推动谈判进行并取得理想结果付出了艰苦努力。他不仅承担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更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显示了高超的谈判艺术:在谈判时机的选择上,周恩来根据战场形势作出冷静清晰的判断;在谈判人选的斟酌上,周恩来选择了经验丰富的李克农,并给以原则策略和具体操作方面的指导;在谈判过程中,周恩来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于坚持、让步、僵持、变通的策略运用匠心独具,同时又注意协调与苏、朝两方的关系,最终推动了停战协定的签字。  相似文献   

18.
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她的回忆录《唐宁街的岁月》中,以一种失败者的无可奈何和依依不舍,追忆了中英谈判的全过程,表达了对邓小平等中国决策人的钦佩。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开始后,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散切尔夫人提出:同意谈判,但谈判的题目就是一个,香港的归属问题。邓小平说:是三个议程。  相似文献   

19.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为界,朝鲜战争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至是年10月19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长驱直入朝鲜并攻克平壤,是为第一阶段;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字仪式,是为第二阶段.这期间,停战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于开城谈起,到1953年7月19日在板门店就有关问题达成停战协议结束,历时两年多.周恩来为此曾感慨:朝鲜战争打了三年,谈判我们就谈了整整两年!本文以朝鲜战争为背景,选取乔冠华在朝鲜停战谈判期间的几个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朝鲜停战谈判被世人称为“战争史上最艰难的谈判之一”,整个过程自1951年7月开始至1953年7月签字,历时两年零一个月,形成一个长时期边谈边打,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斗争中,毛泽东以他高超的斗争艺术,亲自进行了谈判的决策、部署和指导,迫使美帝国主义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