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桂华 《学理论》2010,(17):117-118
贿赂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犯罪,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殊身份、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贿赂交接方法的诡秘和反侦查等原因,致使认定贿赂犯罪的证据与其他经济犯罪以及一般犯罪的证据在证据的形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非法证据问题往往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企图开脱罪责、逃避制裁的最大理由。因此,研究贿赂犯罪中非法证据的表现形式及危害性,对于解决贿赂犯罪中所面临的证据采信的困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海峰 《学理论》2014,(8):107-109
以某监狱80名男性罪犯为样本,采用控制源量表(IPC)和应对方式问卷,探讨男性犯罪控制源、应对方式和犯罪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和城乡接合部的男性罪犯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城市的男性罪犯在内控性上高于城乡接合部的男性罪犯。不同犯罪类型的男性罪犯在求助及退避两种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求助应对方式上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显著大于性犯罪;在退避应对方式上,暴力犯罪显著大于性犯罪。人口学变量和控制源对不同的犯罪类型预测力都很大,应对方式对不同犯罪类型预测力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侵犯著作权犯罪也随之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作为一种经济犯罪,侵犯著作权犯罪有其深刻的经济文化根源,对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明确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对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司法认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犯罪财富调查作为智慧警务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侦查理念和办案模式,对基于网络环境的洗钱罪及其上游犯罪的侦查起到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有助于追逃追赃工作的全面展开、改变经济犯罪中强制措施适用不足的困境、在侦查实践中有效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等.通过犯罪财富调查,可摧毁犯罪团伙的经济基础,削弱犯罪分子再次犯罪的能力,有效维护社会治...  相似文献   

5.
金融犯罪与非罪的认定标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月斌 《理论探索》2006,(6):145-148
金融犯罪属于新兴形态的经济犯罪,近些年来,随着金融领域的开拓、金融业务的发展而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因此,随之而来的首要问题便是涉及此类犯罪定罪根据问题。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认定一种行为是否构成金融犯罪,当以刑法分则及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该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为依据,其中金融不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金融刑事违法性等乃认定此类犯罪的实质、法律标准,这对于区分金融犯罪与非罪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同时,也只有注重两者紧密结合,正确处理彼此相互关系,才能做到准确把握金融犯罪与非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犯罪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些年来,发生在医疗领域的腐败现象——医疗商业贿赂犯罪,是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新型经济犯罪活动,其触角逐步伸入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的采购、使用、管理等要害部门、关键岗位与核心环节,并呈现一系列动态变化特点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质。医疗商贿犯罪具有群罪属性,涉及多种犯罪,在对此类犯罪司法认定时应明确其构成要件、考量相关因素,做到案件查办定性准确、法律适用正确得当。唯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此类犯罪动态特点、社会危害及其构成要件,方能彻底认清此类犯罪的本质和滋生土壤条件,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防治策略,切实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积极推动医疗行业反腐倡廉建设,有力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商业贿赂作为具有动态意义的新型经济犯罪活动,其触角逐步伸入社会许多行业和领域,并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江苏地区近几年查处的情况来看,此类犯罪案件具有重点领域高发、大案要案增多;犯罪主体多变、作案手法隐秘;群体犯罪加剧、期货性质凸显;职务犯罪突出、窝案串案交织等动态特点。同时表现出发案领域拓展、行业特征明显;组织程度提高、侵害对象模糊;关联犯罪增多、社会危害更烈等发展趋势。根据当前商贿犯罪的动态特点及发展趋势,应建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防治商贿犯罪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商腐现象的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8.
《求知》2005,(9):45-46
刘菁儒撰文提出,最近一个时期,银行大案要案不断发生,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恶劣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金融从业人员经济犯罪越来越多呢?笔者认为,五大缺失导致金融职业犯罪增多。  相似文献   

9.
关于有组织型经济犯罪,理论界尚无过多的研究专著,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组织型经济犯罪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犯罪形态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的健康发展。有组织犯罪应指三人以上为长期实施一种或多种犯罪获取某种巨大利益而建立的犯罪团体,有计划、有分工地故意实施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有组织型经济犯罪具有法定性、牟利性、组织性、智能性、隐蔽性、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当今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犯罪,但模仿黑社会组织拉帮结派、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已经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付黑社会的犯罪,应该把防范放在为主的地位.要通过完善经济体制,加强经济管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清除政治腐败;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治安控制;开展国际间的联合预防等措施预防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发生,防止其发展演变成典型的黑社会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