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四川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决定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通过今后十年的努力,把四川建设成西部的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四川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跨越。搞好四川农业大开发,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抓好农业科技教育的发展,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依靠科技、教育和人才来实现农业大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2.
田辉 《党建》2023,(1):57-5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重大部署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综合性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3.
卢建军 《党建》2023,(10):10-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一体推进,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双一流”建设大学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作为孕育了“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西迁精神的知名学府,西安交通大学更应在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把握战略定位、谋划发展方向、服务国家需求、勇担时代使命,书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新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21):9-9
中央企业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担负着领军责任和骨干使命,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开发优势、市场准入优势加快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优势、人才领先优势转变,以一流人才团队创建一流研发中心、培育一流自主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相似文献   

5.
薄一波的科技思想非常丰富,突出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和工业,广泛开展技术革命;另一方面,发展科学技术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要尊重各行各业的老中青科技人员,大力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不断学习,并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科技人员。其科技思想启示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培养并重视科技人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6.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2,(31):11
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贵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依靠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依靠教育推动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依靠教育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日前,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贵州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是硬任务 人才是大文章──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周维德纵论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本刊记者梁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党中央、国务院"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  相似文献   

8.
李鹏总理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农、科、教相结合”,“保证农业稳定增长”。农科教相结合是针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中长期存在“农、科、教”互相脱节的突出弊端提出的。按照科技、教育、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农业、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能够有效地解决农业缺科技、科技缺载体、教育缺手段的问题。使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真正实现“科技兴农”。 农科教相结合的实质,是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应围绕农业发展这个中心。农业科研要瞄准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使更多的科技人员走上农业的主战场,多出成果,早出成果;教育要着力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是伊犁河谷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的提高。而目前伊犁河谷地区在科教发展方面还存在着政府科教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及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对此,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河谷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领导,完善政策体系,为科技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为伊犁河谷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和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0.
刘江毅 《党史文苑》2012,(24):74-75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夯实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中国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可以通过培养和输送农业人才,提高农民素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通过农业科技知识创新和科技攻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为全国人民描绘出一幅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实行两个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行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至关重要的是优先发展教育。一、优先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客观规律要求人们,发展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一个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的政策要向教育倾斜,这是因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科技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社会要发展取决于大批各类合格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国际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而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流科技人才的竞争,而一流科技人才的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5,(4)
<正>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而创新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既是重要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才能全面做好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  相似文献   

13.
肖静 《当代贵州》2023,(7):72-73
<正>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永恒的主题。高校作为国家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阵地前沿,要深刻认识人才发展的重要意义,重视人才、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切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相似文献   

14.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7,(8)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李连仲在1097年6月2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不仅取决于资金、管理体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历史等,更倚重于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智力和科技的竞争,资源禀赋等因素将退居第二位。囚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围绕着如何加速科技进步正进行重大的战略和政策调整,争俐夺取21世纪的经济制高点。邓小平同志在南力谈话中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经济关键是振兴科技。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实现科学技…  相似文献   

15.
宁立红 《实践》2011,(6):19-19
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呢?这就必须依靠教育。教育通过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才素质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育发展的程度。面对新形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所以,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问题上担负着越来越重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论及经济建设时,总是把它与科技、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次强调科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那么,在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中,经济、科技、教育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他是如何论及和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呢?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  相似文献   

17.
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教育和科技无疑是基础和助推器,省第八次党代会就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教育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我省建设成为英才辈出的人才高地;科技界必须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提供科技动力、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为此,省教育厅厅长杨泉明和省科技厅厅长杨国安分别就如何发挥教育和科技作用,努力推进我省西部文化强省建设,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最具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重点加强"三支队伍"人才建设;确立人才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建良好的用才、引才环境;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校长,一流的校长才能创造出一流的教育。”校长是学校的带头人,是领跑者,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只有校长充分发挥了作用,才能撑好船、掌好舵,才能带领全校师生朝着理想的目标迈进。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  相似文献   

20.
这个部分在《建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高度地概括了今后十年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任务和政策,明确地提出了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以及如何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下面就根据这个部分的顺序,分五个方面来宣讲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任务和政策.一、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任务和政策1、明确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突出地位."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根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结合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