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充分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课在教学目的和任务上的定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管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即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渗透正确的历史人物讲评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在坚持正确的历史人物评价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教学讲评,对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育人的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红梅 《学习月刊》2014,(16):65-6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纲要》课教学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其他思政课程相比较而言,《纲要》课的特点是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历史课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4.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现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世界政治与经济》五门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属公共课体系,由教育管理部门按教育部相关要求安排一定课时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的教学目的,《纲要》的教学要凸显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要突出它的理论性,而开设专题式的讲座是一种较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蒋炜  徐旭阳 《学习月刊》2012,(10):106-108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应与地方历史相结合.业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和有识之士的肯定与重视。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心得和思考.以求教于方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7.
张杰 《世纪桥》2008,(5):121-121
为了有效地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的教学目的,《纲要》的教学要凸显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要突出它的理论性,而开设专题式的讲座是一种较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杨家余 《世纪桥》2010,(17):69-7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军队所有院校于2007年新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主干课程,在提高军校青年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该门课程的强基固本、育人铸魂作用,增强该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使学员对于该门课程真学、真懂、真会,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深入认识和真正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整合相关教学内容,完善具体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9.
张佩佩 《世纪桥》2014,(3):24-25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可以用情景建构的方法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缩短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历史活起来,立体起来,提升历史的亲近感,打破历史等于距离的印象,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于今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全国高校本科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今年春季进入各高校的课堂。为深入了解该书的意义、特色,更好地学习、使用这本书,我们采访了《纲要》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学专家李文海、程中原、田居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