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面来风     
《江淮法治》2022,(2):46-47
滁州市:开展“双百”宣传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做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滁州市人大常委会推出新举措在全市人大系统开展“百名人大代表谈体会,百名人大工作者谈落实”宣传活动,再掀学习宣传贯彻新热潮。此次活动将在全市遴选出100名人大代表和100名人大工作者,畅谈如何发挥代表作用、做好人大工作,所谈内容以文章形式在媒体选登。  相似文献   

2.
《公民与法治》2013,(3):22-24
人大督查工作源于人大法定监督职权,是人大履行监督职责、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体现和形式,也是确保人大决策落实到实处、督促“一府两院”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怎样健全人大督查制度、如何做好人大督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江淮法治》2009,(14):21-21
“江淮普法行”活动开展以来,铜陵市人大、宣传、司法行政等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江淮普法行”活动在全市扎实开展,“普”、“宣”、“查”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应有之义。创新,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充满活力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正定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监督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不断更新监督理念,创新监督方式,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实效。监督形式上力求“活”。在人大监督方式中,“看、听、问、议”是最基本的形式。用“活”这四种监督形式,一定程度上就能提高监督实效。“看”。常委会把“看”作为各项活动的必备形式,通过实地查看,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真实情况。在选择查看地点时,常委会确定能全面反映工作的视察点,做到好差都有。同时,尝试无陪同视察,留足充裕的时间,让人大代表细查慢看,从而对查看对象的工作情况了解得更细致、更深入。  相似文献   

5.
激情演讲     
我在砀山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从事人大宣传工作已3个年头了,在这3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稿件、图片 100多篇,宣传人大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然而让我最难忘的,要数我从“纸笔”宣传走到“前台演讲”的那一次。  相似文献   

6.
史巧云 《江淮法治》2013,(17):56-57
近年来,各级人大、各类媒体不断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人大工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目前所面临的新形势对人大宣传报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从深挖主题、创新形式、做活内容入手,用鲜活的事实,动人的细节,群众的语言,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20,(2):42-42
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强化措施、健全机制、激发活力,不断开创人大宣传工作新局面。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大宣传工作作为增强人大工作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抓手,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健全机制、激发活力,不断开创人大宣传工作新局面。领导重视,强化宣传意识市人大常委会对人大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明确,始终把宣传工作纳入人大工作的总体布局,坚持与整体工作同步计划、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重视关心关注宣传工作,经常听取人大宣传工作汇报,统筹部署宣传工作重点,严格提出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的意见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常抓不懈,多次要求机关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为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近日对《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草案增加了“投票地点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流动票箱必须符合保密的要求”的规定。秘密写票处被引入人大选举,并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得秘密投票原则在形式上得以保证,体现了法律对个人选择的尊重。  相似文献   

9.
人大情结     
我自1997年从事人大工作以来,与人大从“相识”到“相知”,有着难解的“情结”,也得到很多荣誉,曾被繁昌县委、县人大常委会授予“先进人大工作者”,在芜湖市第二届、第三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中获奖。作为乡镇人大工作者,我感到很欣慰,对人大的情感更深了。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会和人大代表要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人代会和省人代会通过的各项决议,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在新的形势下,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必须进一步增强“四个观念”。一是要增强党的观念,不断深化对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深刻认识到人大制度是  相似文献   

11.
杨树林 《内蒙古检察》2007,(2):14-14,31
2006年3月,“两高”在人大报告中同时提出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是司法机关贯彻落实中央“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目前,妨碍地方人大监督权行使的现象,主要是有些党政部门领导不重视、不愿意接受人大监督,认为“人大监督是二线,不要干扰一线的工作”,把人大监督看成是“找麻烦”、“挑刺”;有人将人大监督与党的领导对立起来,认为地方人大的监督是同党委“唱对台戏”等等。要彻底克服这种现象,就必须对广大人民群众、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和教育,不仅让人民群众真正深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人大监督权的实质和重要性,树立主人翁观念、支持各级人大的监督,更重要的是使各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树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这不仅对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省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要点”也指出,要“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把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作为地方人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以推进”。为此,本刊从本期起将原“同行”版块中“新法出台”栏目扩展为一个新的版块——“法意”,并在这一版块中开辟“新法解读”、“以案释法”、“学法札记”等栏目,以更好地宣传宪法和法律法规,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4.
孟完会 《江淮法治》2014,(13):52-53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对指导建设“活力人大、作为人大、创新人大”,推动新时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结合宿州市人大工作.就如何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公民与法治》2006,(10):F0002-F0002
2006年9月15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公民与法治》工作座谈会在石家庄召开。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韩生雨主持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长青代为宣读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赵世居的讲话。讲话指出,要充分认识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要以《公民与法治》作为人大工作宣传的重要载体,切实增强人大制度和民主法制宣传的针对性、群众性和有效性,努力扩大刊物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刊物的正确舆论导向和喉舌作用,巩固主阵地、弘扬主旋律、再创新业绩,为开创新时期全省人大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时希望各市,县人大及“一府两院”要把《公民与法治》作为全省各级人大的期刊,全省人大代表的期刊,高度重视办刊与发行。  相似文献   

16.
前沿视点     
人大监督也应实行公示制庞清涛撰文指出,公示制作为发扬民主、接受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人大工作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在监督工作中也要实行公示制。首先,人大监督实行公示制,是人大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主要民主渠道作用,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贯彻体现到人大各项工作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保障作用,不仅体现在完整的制度设计上,也体现在制度的实际运行中,体现在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地方各级人大机关普遍重视人大宣传,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近日,笔者在基层调研发现,地方人大宣传普遍存在一些“务虚”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即程序性内容报道多,实质性内容的深层报道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报道多,闭会期间的经常性宣传报道少;领导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严从军 《江淮法治》2013,(15):55-55
人大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层人大工作者,笔者认为,要想做好此项工作,领导重视,组织网络健全是关键;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大活动是根本;确定目标任务,明晰责任奖励是保证。在此基础上,要坚持把人大宣传工作作为基层人大工作的推手,以创新为先导,从健全网络、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加大力度人手,围绕人大工作特点,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任务"四落实,使人大宣传更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基层人大工作风貌,营造良好的人大工作氛围。从合肥市蜀山区荷叶地街道人大  相似文献   

20.
人大“个案监督”是人大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几年来人大“个案监督”在强化人大监督,促进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人大“个案监督”的意义、宪法依据、性质和要素、存在的不足以及搞好“人大监督”的对策等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