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转型期青年农民工婚恋观念和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以青年农民工的爱情故事为研究个案,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描述、分析和解释了转型期青年农民工在婚恋问题上的观念、行为及其作用机制,指出了他们婚恋观念和行为是由“双重边缘人”身份所决定的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2.
个案监督话是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 《瞭望》1999,(36)
“四川省华盖市人大常委会在评议法院工作中注重个案监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司法个案监督办法”;“辽宁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段分四期播出一个由省人大常委会及抚顺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个案监督的节目,引起广泛关注”……’‘个案监督”这个以往是行内人关注的;司题经过媒介的越来越频繁的传播,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已不再是陌生而遥远的事情。然而,自人大开展个案监督以来,人大系统、司法系统以及法学界人士对它的认识、评价并不统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计划六月份例会审议有关个案监督办法草案并未如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非法经营罪案件呈现频发、高发趋势,与此同时,关于非法经营罪为“口袋罪”的言论也日益增多,主要争议集中于对“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等的认定上。2182份判决书所反映的该罪的司法实践表明司法机关对非法经营罪适用谨慎,该罪并没有成为“口袋罪”。但司法实践中仍存在“国家规定”表述含糊、法益认定不足、“非法经营”行为标准不明、“情节严重”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对“国家规定”应采用折中说。“非法经营行为”应符合“非法+经营行为”要件,结合九类具体行为类型进行分析。“情节严重”应坚持“数额+具体情节”判断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一些新闻报道中的行骗者个案进行分析 ,划分了主要几种“伪角色”类型 ,最后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揭穿“伪角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参与农村社会福利供给,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吉林省白山市的BMZ公司为个案,对其参与当地DS村福利供给的案例进行全面剖析,研究发现,传统“单向参与”模式下企业参与农村福利供给面临着福利供求结构失衡、参与方式阙如与行为失范等一系列困境,这些问题掣肘企业参与社会福利的功能释放。究其根源,企业以“工具性”为核心的功能定位的福利供给,忽略农民农村的社会、文化需求和经济利益,使农村福利发展陷入了悖论。实践表明,以“公共性”为核心的“公共协商”模式在满足农民基本需求、防控农村社会风险和促进农民生计发展等方面效果显著,这为企业参与农村福利改善、推动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严打”声势大、威力猛、见效快,群众对此拍手称快。但如何才能保持“严打”的效果呢?这是群众更为关心的,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对此,深圳市宝安区公安分局有一套看法和做法。 深圳市宝安区的“严打”专项斗争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进行的,当时,宝安区针对该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盗抢机动车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反盗车、抓大案、追逃犯”的重点打击行动。杨成昆副局长介绍说,这次“严打”,声势大、力度大、持续时间长,并得到了全社会的全力拥护和支持,给犯罪分子以巨大的威慑力,其成果是  相似文献   

7.
透视集体上访事件中的村民与乡村干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学界对农民集体上访侧重结构性宏观研究,对个体微观性研究重视不够,作者认为针对乡村行为个体行为选择理论的探讨对时下的“三农问题”讨论更有意义。据此作者选择R市D区为研究个案,探讨了普通村民、村干部、乡镇干部三层利益主体在集体上访事件中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实际政治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出发点,以政治资源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策略为主要研究视角,将个案监督看作人大的创新性职权行使方式之一,力图探究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司法机关时采用个案监督方式的原因所在。认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的发挥受到党的领导、社会舆论、宪法及法律规定等3方面的影响,这既限制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行动范围,又为其行使职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决定性地塑造着各级人大的行为模式。个案监督就是人大诸多职权行使的新方式之一,集中体现了当前中国人大的行为模式和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是指在不满现状、内心失衡的情况下,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维系心理平衡,而对社会、他人、甚至自身所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贬损和伤害行为。从攻击行为的性质和对社会产生的效果看,可分为反社会的攻击行为、被认可的攻击行为及亲社会的攻击行为三种。笔者在对安徽、上海、江苏、河北某四所高校93至96年级的大学生心态研究进行的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和个案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20份,其中男生698名,女生422名,93、94、95、96四个年级分别有201、348、206、365人)中发  相似文献   

10.
针对职务侵占罪保护法益的检讨无法解决本罪所面临的在行为类型上的取舍难题,行为类型的争议会延续到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理解之上。从个案判决反映出的司法实践对“综合手段说”的认同,与“单一行为说”所具有的说理优势形成的反差集中体现出刑法解释结论同实务之间的巨大分歧,而这正是由不恰当的司法解释人为制造的法律漏洞。重新提倡“综合手段说”,立足于实质立场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出适当修正应是更为可行的解释路径。应重新制定新的司法解释,在数额界定的细节上,职务侵占罪应当参照盗窃罪、诈骗罪而非贪污罪制定数额标准,适当提高入罪数额,升格处罚的数额标准与盗窃罪、诈骗罪保持基本均衡,并综合考虑司法实践中的个案数据。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未成熟游民层”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透视了“未成熟游民层”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原因 ,以及解决“未成熟游民层”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并以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工作网络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探索为典型个案 ,介绍了上海市以社会工作方式解决“未成熟游民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在学界,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者多从行动策略的角度出发对草根维权行为进行研究,进而得出“日常化的隐性抗争”、“依法抗争”、“以法抗争”、“以弱者的身份抗争”、“以关系网络抗争”和“以死抗争”等有关维权策略的解释框架.但通过对H市一个有组织维权个案的观察,笔者发现,持续性抗争中的维权策略是多元、复合而非单一的,特定的背景因素是诉求者确定维权策略的依据,环境因素变化直接影响诉求者的心理和行为选择,从而使维权策略也发生转变.正因如此,所以,任何试图透过单一的维权策略描述去解释草根抗争全部过程的做法都只能说明事情经过中的一个片段,无法涵盖全部内容.以跟踪式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本文提出,与维权抗争相关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环境形势才是促使维权策略确立或发生转变的诱因,因势制宜是草根维权抗争得以持续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南京市强制戒毒所、江苏女子劳教所22例新型毒品戒毒劳教人员的个案访谈资料为依据,对吸食新型毒品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新型毒品亚文化影响及认同是其吸食行为蔓延的根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单一制国家,既定的权力结构决定县域党政“一把手”往往在本辖区内发挥着领头羊的角色,在享有较多的权力和缺乏有效监督的不对称结构下,“一把手”发展成“一霸手”的现象容易发生。对此,文章基于人格畸变的心理视角,来解释“在既定的权力结构下,为何有的‘一把手’官员的腐败行为以贪腐为主,而有的则主要表现为行事专断或生活作风问题”这一差异化腐败现象。文章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200份落马县域党政“一把手”的案例分析后发现,人格畸变与“一把手”腐败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效应。其中,交易型人格对“一把手”腐败行为的催化最为明显,“经济寻租”在腐败行为中占比最高可佐证这一观点。其次,人格畸变具有多重、复杂交织特征,各类人格特质的关联性较强,表明由此诱发的腐败行为更具隐蔽性。再次,“一把手”往往在其首个或第二个任期内落马,表明人格畸变对“一把手”腐败的影响应纳入任职时间的情境中加以考察。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论,文章对今后关于加强“一把手”的廉政教育与监督工作实践,从人格畸变的矫正与预防角度提出了政策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行政裁量权作为立法授权行政机关进行个案斟酌的权力,主要是对法律结果的选择,而不确定法律概念则主要是对法律事实的判断,二者在行为对象、行为内容、行为方式和行为后果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厘清二者之间的差别界限,有利于为界定司法审查在特定领域的合理限度提供借鉴,有利于厘定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促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个别地方、少数干部档案造假、身份虚假、年龄不实等问题,山西省委组织部近日出台以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为重点的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制度,审核对象是拟提拔或调整的干部。“三龄”是指年龄、工龄、党龄;“二历”指学历、工作经历;“一身份”指干部身份。未按要求对“三龄两历一身份”进行认定(核实)或违反政策规定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上海工业“十五”发展规划,按照上海工业党委的要求,上海化工、医药和建材3个产业工会组成了“关于企业在发展与调整过程中职工利益分化问题”课题组,对所属行业的部分企业和职工进行了调查。我们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共调查90家企业,发出3000份职工调查问卷,回收2872份,回收率为95.7%。在被调查的职工中,工人比例占48.2%,管理、技术人员占  相似文献   

18.
异常行为社会学,是对社会上各种异常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学问。其主要的研究任务是:异常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异常行为以何种形式产生?异常行为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异常行为?等等。在美国,deviance 或deviant behaviour(异常行为)已成为社会学的专门术语。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A·K·科恩对异常行为所下的定义是:“违反某种社会制度所期待的行为,称之为异常行为”。一九八二年,杰克·D·道格拉斯和沃克斯勒出版了《异常行为社会学》一书,书中对异常行为作了十类概括,并指出他们所讲的异常行为属于第五类,即“被判断为违反价值或道德准则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定义把“不合乎国家法律的”、  相似文献   

19.
盗窃自行车是各地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各地管理机构也采取了各种不同措施来整治这一不良现象,但是效果都不明显。这一管理困难可以被概括为公共治理中的“自行车难题”。自行车难题表现为自行车偷盗行为已经形成一个“自行车生态怪圈”,偷盗行为依赖这一怪圈得以保护、规避和延续,导致对这一问题治理的困难。如果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影响这一难题治理效果的要素主要表现在:信息、风险和价格。在一般的政府规制行为中,这三大要素也同样影响着公共治理的绩效。使信息对规制方有利、扩大反规制行为的风险和缩小反规制行为的市场交易空间是有效规制的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军委江主席指出:“对沿海开放地区酒绿灯红要十分警惕,防微杜渐,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当前,“酒绿灯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官兵思想和行为究竟有哪些影响?如何有效地进行防止?带着这些问题,最近我们到深圳、珠海、惠州、海口等驻沿海开放地区大中城市的部队作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获得了一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