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性质之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性质,中国大陆的学者一般都认为是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但台湾地区学者的看法却不尽一致。分析两岸学者特别是一些台湾学者的观点,结合两岸关系的现实,应该明确海峡两岸的民商事法律冲突不是国际法律冲突,而是区际法律冲突,是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是私法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大陆和台湾隔绝了数十年,各自形成不同法域,造成两岸间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而如何适用法律解决冲突成为两岸重要的课题.1992年台湾颁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2010年两岸先后修订和新颁布了<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成为解决两岸夫妻财产法律冲突的主要依据.为了两岸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法律规范的冲突客观存在,而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规范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的尤其值得注意,《立法法》对于该冲突解决的规定虽然有较大进步,总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实践运用的困惑难以避免,需要结合有关理论与制度进行分析,找到解决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规范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涉台案件中的"返家"现象是指法官不经冲突规范的指引直接适用我国大陆地区法律进行裁判的现象。"返家"现象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与法理基础,但如果不加限制任其发展就会影响两岸民商事交往的正常进行。应该从规范判决书的说理部分、规范法官的释明权、适当类推国际统一实体法等方面入手,对涉台案件中的"返家"现象进行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三通”后海峡两岸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后,区际法律冲突问题会日益严峻.海峡两岸的法律冲突具有社会制度根本不同的法域之间、不同法系的法域之间、没有最高司法机关加以协调、没有中央宪法指导和特殊区际法律冲突等特点,现阶段可采取海峡两岸各自适用自己的区际冲突法或类推适用各自的国际私法;适当时,海峡两岸可通过一定的机构或互派代表签订区际私法协议,以促进两岸冲突法的统一;在某些特定领域的部门法之间,可先期考虑制定统一的实体法;借助国际条约方式;广泛开展两岸学术研究机构或其他民问团体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作用等方式来进行解决,最终将"制定全国统一的实体法"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随着两岸民间交往的日趋密切,民商事纠纷频发,平行诉讼问题日益凸显,不仅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更可能危及司法权威和互信,影响两岸正常的经贸往来.因此,平行诉讼问题已成为两岸司法实务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寻求规制两岸民商事平行诉讼问题的理性设计,应对民商事管辖权制度进行自我完善,同时兼采不方便法院原则、受诉在先原则及承认预期理论等国际通行规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立法中确立了以意思自治原则为主 ,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补充 ,兼顾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强制性规则的涉外民商事合同法律适用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由于“一国两制”方针的推行和一些特殊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大法系,四个法域”的复合法域国家,区际法律冲突不可避免。在大量出现的区际民事法律关系中,继承关系占据了一定比例。由于我国四法域的继承法律制度差异很大,且区际继承关系较其它的民事关系复杂,所以,区际继承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径问题则更加复杂。本文在比较四法域继承法律制度异同的基础上,详细评析了区际继承法律冲突各种解决途径的优劣利弊,认为通过准用(或类推适用)国际私法解决区际继承法律冲突是目前最现实、最可行、最稳妥地选择。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规定内容的不一致,为两岸间越来越频繁的民商事交往的法律适用提供了可选择空间。在解决这种法律适用选择问题上,传统的区际法律冲突途径只关注了法律冲突的表象,未能探究其深层成因。大陆地区处理相关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发展,旁证了两岸民商事法律的冲突并非源于根本性的不一致,也昭示了在处理两岸民商事交往法律适用上,探寻实体法路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两岸四地民商事司法协助双边协商模式在与经贸并行中形成与运作,对等性和对称性均不成其为双边协商模式的问题,但该模式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了缺乏宏观统合、缺少后续协调评估和对非官方渠道关注不足等缺陷,需要适时总结调整并进行制度创新,即在已有法律框架内,鼓励港澳台之间同步进行司法协助协商并逐步明确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基本原则,设置具体可操作的程序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和磋商机制,同时积极认可和吸收业已存在的非官方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陆与澳门由于历史原因 ,形成两种不同类型法律制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大陆、澳门两地的具体个罪 ,有利于两地刑法取长补短 ,相互借鉴。本文从微观的角度 ,对大陆、澳门刑法中诽谤罪的概念、客观方面、犯罪对象、主观方面、正当理由及其限制以及刑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以期推动两地刑法的完善和进步  相似文献   

12.
肩负实现普遍正义目的的法律必须坚持"人本"原则,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性质与表现形式的国际民商法律自然如此。尽管古典自然法就蕴含了"人本"的思想和精神,但并未将"人本"基石化;后世法学亦未将"以人为本"抽象为基本原则。随着法律趋同化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民商新秩序的重新建构,确立"人本"在国际民商法律秩序中基石地位尤为必要和重要。文章从"人本"的法律思想渊源,"人本"的基石地位及其在国际私法原则中的外化,"人本"的价值与实证分析和"人本"与法律趋同化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和求证。  相似文献   

13.
大陆、香港、台湾的文学,基本上是以汉语或华文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字,自然会受到同一类型文化的影响,产生较多的美学及文化的默契与共识.两岸三地各自不同发展趋势的都市文学与他们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些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城市又在各种层次上存在着某种联系.港台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它们的文学形式怎样变化,它们依然与大陆文学属于同一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两岸预算法律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海峡两岸预算法律制度的角度 ,评价了我国台湾地区的预算立法体例、预算的分权制衡和预算的程序保障情况 ,从而为进一步比较研究两岸的预算法律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前后,内地民事抗诉制度开始进入香港司法界的视野。由于香港普通法强调判决的终局性,民事抗诉制度(以及整个审判监督制度)曾经影响到内地民事判决在香港的承认与执行。然而,随着内地与香港在司法制度上的交流与互动,香港司法界时民事抗诉制度的认识开始产生新的思维。2006年7月,内地与香港签署了相关文件,表明到目前为止,抗诉制度并没有成为两地相互认可和执行民事判决的障碍。但将来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现察。  相似文献   

16.
取得时效的实践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得时效是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即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的制度,这一法律效果体现为原权利人丧失权利而占有人取得权利。它是法律在比较衡量物的用益利益与物的所有利益、私的所有的个人价值与和平秩序的社会价值,而作出的无奈选择。在这里时间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乃是法律希望以时间来治愈权利瑕疵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扰。目前,我国民法学界正致力于物权法的起草,如何认识取得时效制度对我国民法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便成了学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制度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与一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观世界各国公务员法,它们不仅程度不同地继承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共同遗产,而且也扎根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之中,是人类政治文明共同发展和本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我国《公务员法》既表现了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征,同时又具有五个方面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符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逐步实施和完善,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将更加突显,重大的实践意义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的法律,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同时又符合本国的国情。我国的《公务员法》,在总结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公务员制度的有益成果,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充分反映了我国政治体制特点和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国际民商事诉讼竞合是妨碍国际司法协助的一大障碍,寻求该问题妥善解决的方法一直是困扰各国的难题。先受诉法院原则与不方便法院原则在各国司法实务中的适用对解决这一问题起着巨大的作用,其对我国涉外民商事诉讼竞合的解决同样具有参考意义。面对我国对外交往的扩大态势,我国涉外民商事诉讼的相关制度显得相当滞后,借鉴这两个原则来完善我国相关立法无疑是一种出路与选择。  相似文献   

20.
民法文化与中国民法法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欧洲大陆的民法文化绵延千年 ,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品格。由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 ,民法文化显得非常落后和贫弱 ,但是传统文化中诸如集体本位观念、德法并重的思想、善良风俗等内容在中国民法法典化的进程中也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和古为今用的实践价值。在中国民法法典化的进程中 ,制定一部先进的民法典、净化固有的传统法律文化、吸纳西方现代民法精神、实施政治和经济的民主以创建中国发达的民法文化 ,是一项浩大而又急迫的文化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