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菜花开的时节,我们沐浴着如丝春雨,来到遂宁市城区以外两公里的川中油气公司职工医院采访。 时针接近上午11点。一名50开外、身材健壮的汉子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具有许多传奇故事的老劳模卢杰同志。  相似文献   

2.
老劳模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虽然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事,但说起他的一些“傻”事来,当地的人们总是津津乐道。 老劳模名叫徐理模,是农七师一二八团五连的一名老职工。他做的第一件“傻”事就是不种好地,专种孬地。1995年,连队首次推行两费自理承包,许多职工只种好地,那些孬地、弃荒地根本无人间津。老徐则不同,他楞是干“傻”事,大胆承包了这些孬地。为了彻底改良土壤,老徐可真是下了一番功夫,专门包下了连队的一个厕所。每到冬闲,他就不识闲地往  相似文献   

3.
劳动模范是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能缺失的风尚。关心劳模队伍现状,切实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风尚,对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劳模现状分析 1.劳模的感召力下降。“铁人”王进喜,“一团火”张秉贵等老劳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人生观。而在社会转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努力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4月16日,农八师工会副主席陈振华,带领农八师纺织、科研、电力、公安系统及一线职工等各行各业的30名劳动模范来到农七师工会交流和座谈,受到农七师工会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咸宁市咸安区通过开展“义务家长”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活动开展以来,参与的离退休老同志达3380人,在职干部1172人,帮扶未成年人达3800余人;“义务家长”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82项,举办学习班55次,为帮扶对象做好事3000余件,捐助困难学生3381人,帮困金额121750元。咸安区文明委把开展“义务家长”活开展“义务家长”活动的基本做法动作为一项“着眼未成年人、着眼未来、创建和谐咸安”的爱心工程来抓,动员全区“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劳模、老教师)和在职干部职工担任“义务家长”,主动承担…  相似文献   

6.
在吉林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王宏伟可是个“名人”。提起他,老师傅们会说:“那可是个好小伙儿儿!”不熟悉他的人也会说:“知道,不就是咱公司那个老劳模嘛!”“老”劳模今年才33岁,是七车间抄纸丁班的值班长。别看他年龄不大,这些年却获得了许多荣誉: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劳动模范、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不可谓不多,历史不可谓不长,“老”劳模的称谓由此而来。刻苦钻研技艺精湛从踏入吉纸公司的第一天起,王宏伟就给自己立了条规矩:“干啥得像啥,要么就别干!”正是按照这样一个朴素的自我要求,王…  相似文献   

7.
<正>72岁的艾爱国,仍然每天打卡上班。自1985年被评为湖南湘潭市劳模后,艾爱国就成为“劳模专业户”——两次获评全国劳模,12次获评企业劳模。在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大家都称他“艾劳模”。返聘为公司的焊接顾问后,艾爱国在焊接实验室上班。这里也是“艾爱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博士、高工聚集于此搞技术攻关。艾爱国钻研焊接工艺和技术的笔记本,也陈列在这里。一本本笔记本印证着他的口头禅:“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相似文献   

8.
采育公社韩营生产队里,有个65岁的副支部书记,他的名字是温凤来。全社的人们都称他做“老劳模”。因为他从1953年当选为河北省劳模到现在还是当劳模,所以人们就称他老劳模。一提起老温,人们都会不由得伸出大拇指来敬佩地说:“人家可真是一个勤勤恳恳,一心为公的好干部”。的确,温凤来同志从1949年担任树干部以来,十年如一日,总是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意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9.
《支部生活》创刊60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当年的老劳模卢珊。在卢老朴素的住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客厅四周挂满了老人与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合影。老人刚刚过完八十大寿,童颜鹤发,声若洪钟。卢老激动地指着一张照片说:“这是1999年全国老劳模在北京聚会时的合影,那是邢燕子、侯隽,那是上海的黄宝妹、大寨的郭凤莲。”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记者来到张士珍家中看望这位老劳模。一进门,就看见桌子上摆着不少绢花和半成品。老人告诉我们,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老劳模做绢花,准备“七一”的时候献给老八路们,她正在赶工。尽管退休多年了,但张士珍依然闲不住,她曾学过几天英语,但她发现这实在不是自己的特长,坚持了一阵儿就放弃了。  相似文献   

11.
提起“老劳模”谢成宇,在遂宁市市中区可谓家喻户晓,笔者慕名前往采访。  相似文献   

12.
在沈阳,有一条集农田灌溉、防洪排涝、城市补水、园林绿化、轻舟游湖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市内运河———新开河,这是1997年市委、市政府为造福于民、美化沈阳投巨资兴建的一项浩大工程。新开河园区的管理者是以劳动模范为主的一家物业公司———沈阳劳模物业公司,其中有劳模102人,劳模子女78人,下岗工人100人。这100多位老劳模,大多都在70岁上下。在新的岗位上,他们自觉坚持“两个务必”,把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革命传统与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两个务必”渗透到运河管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两个务必”在这里已经转…  相似文献   

13.
2014年4月28日,在石总场北泉镇举办的老军垦、劳模故事宣讲报告会上,兵团劳动模范、石总场清泉集十一连职工陆立平,饱含激情地讲述了自己热爱土地、热爱生活,用勤劳的双手把一片8亩芦苇丛生的荒滩,改造成了年纯收入达10万元的肥沃良田,同时帮助带动职工共同致富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4.
何林洧  严银 《当代贵州》2014,(16):52-53
正贵州电网公司工会重视职工技术创新活动,2013年4月正式在公司系统成立劳模工作室,初步建立职工技术创新的硬件支撑、服务平台、管理模式,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贵州电网公司工会历来重视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在2012年组织开展"百名劳模结对子、万名员工共成长"活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2013年4月,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工会要求,正式在公司系统成立劳模工作室,坚持"一抓手、一创新、一平台",职工技术创新的硬件支撑、服务平台、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5.
潜亏的“明星”企业知多少? 时下,对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就连国家最权威的机构和人士也普遍公认,赢利、亏损、潜亏各占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不到2000人的纺织企业,已冷冷清清地度过了10年的光景。几位老职工清楚地记得,就在通往厂门的这条路上,当年曾无数次夹道欢迎他们的厂长作为省、部、国家级劳模暨优秀企业家,披彩挂红,气宇轩昂地一次次走来。那时的企业,简直红得发紫。  相似文献   

16.
秋阳高照,五彩斑澜的秋色绚丽着农场火热的十月。笔者在位于农八师石总场一分场二连的一座农家院落采访了刚去北京参加完国庆观礼载誉归来的自治区劳模董新生。 老董今年64岁,1958年来疆,如今虽头发已花白,但黑红的脸膛洋溢着按撩不住的喜悦。问起今年“十·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感受,老董禁不住打开了话匣子:“这次受中华全国总工会之邀,新疆60余名劳模到北京参加了“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国庆观礼。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人民大会堂设国宴  相似文献   

17.
路过"厂务公示栏"时,孔令新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公示栏里张贴了"2010年首季全公司十大劳动模范"名单及其彩色照片.他老郁闷了.职工们都说,论技术、工效、表现、人缘儿,哪一样他都应该是"劳模"的不二人选.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春风偏偏"不与周郎便",分厂党总支没向公司推荐他.现在,公司党委正在开展"将劳模培养为党员,将党员培养为劳模"工程.他已经当了两年入党积极分子,如果这次能当上劳模,今年七一……他的心里涌起丝丝的酸楚.  相似文献   

18.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9):F0002-F0002
在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街道)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批默默奉献的党员志愿者,他们围绕社区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与管理,向居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通过开展“凝聚社会、服务群众”、“党在我心中,服务见行动”等主题活动,关爱老劳模、老党员,为孤寡老人、  相似文献   

19.
“五一”前夕,当自贡市75岁的老劳模胡海三谈及在省委书记周永康的亲自关怀下,自己一家老小将于今年6月搬出那间住了几十年的破旧小屋,住进自贡市委、市政府提供的设施齐全的廉租新套房时,老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共和国建设出过大力的劳模们”,正是在省委书记周永康的批示下,省财政在十分吃紧的情况下,一项非常特殊的专项资金迅速启动——动用200万元预备费专项用于解决全省劳动模范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说他是“车头”,是因为他是单位的“头儿”;说他是“车头”,还因为他是管车的“头儿”,更因为他是省市劳模、企业的劳模标兵。他,就是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汽车运输管理处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王福成。 见年代初,松江河林业局森铁处解体后与汽运处合并,合并后的汽运处被人们戏称为“大杂院”,拥有1600多名职工不说,两家的管理人员就近200人,谁来当这个家?局领导经过反复研究,选中了局总调度长王福成,于是他成了“大杂院”的当家人。 上任伊始,王福成便给自己定下了三条规矩:一是不吃请,二是不收礼,三是不搞“一言堂”。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