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讲政治的鲜明特色倪衡金江总书记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指出:"邓小平同志是无产阶级的大政治家,他最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问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线索,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讲政治的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加以概括,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经济建设相结合   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经济建设相结合,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教训,重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他明确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  相似文献   

3.
1988年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反共逆流,东欧动荡、苏联解体,国内也一度出现动乱,社会主义走向低谷,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新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指出:“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针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更多的考虑是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为世界和平多作贡献。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在变,人们的思想不能不变”;“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反复地阐明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最根本的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的科学成果,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光芒。概括地说,邓小平经济理论所蕴含的方法论原则有以下一些内容,值得我们深刻地学习领会。第一,从政治角度观察、处理经济问题。邓小平同志在设计、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研讨会综述苏光明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7月8日,小平同志提出"引进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是一个"战略问题"。为了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的引智思想,以推动我国的引进...  相似文献   

6.
重视和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在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总是提醒全党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有效地加强和改善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强调:“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1989年春夏之交那场政治风波前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在…  相似文献   

7.
(一)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许多篇幅都是论述发展问题的,认真研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的是,发展和加快发展,是当代中国最为紧迫和现实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就是以谋求通过发展解决当代中国贫穷落后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但邓小平的发展现,决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发展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以实事求是的科学高度,对国际局势作出本质性考察,逐步形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精辟思想。而发展问题实…  相似文献   

8.
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感想颇多,其中对我融动最深的就是,《文选》中论述最多的是经济问题。邓小平同志对经济的论述不是就经济论经济,而是从战略的角度谈经济问题,从政治的高度看经济问题,把发展经济作为始终如一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9.
学习邓小平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邓小平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思想吴海燕对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作了深刻的论述,科学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一目前什么是政治?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王铣无产阶级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好这个党",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建设上所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早在1956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党的组织分布到全...  相似文献   

11.
略论邓小平同志的人才观李军人才,是邓小平最为关心的问题。古今中外,凡是有希望的民族,有生机的国家,有活力的党,无不关心渴求人才。正如古人云:"天下之要,人才而已","人才不振,无以成天下之务",选举人才可以说是治国者永恒的命题。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12.
铭记邓小平同志教导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王云坤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伟大历史贡献,也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是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严肃政治任务。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学习悼念邓...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1996,(8)
坚定信心 真抓真治本刊评论员目前,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在认真学习和贯彻省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这是我省实施"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起点。这次全会是省委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讲政治和努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震 《实事求是》2000,(5):40-41
邓小平同志早在80年代末就指出,未来的世界是多极的世界,多极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充分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多样性的观点。其主要理论内涵包括:第一,多样性是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客观事实。1992年,江泽民提出:“世界是多样性的。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由上千个民族所组成的近200个国家,不仅存在着自然环境的差异,而且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这就形成了各种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①多样性是当今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李新建共同富裕是贯穿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一根红线,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涉及到改革的方向、目标,还关系到改革成败,政治和社会稳定。因此,邓小平同志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的论述,也就构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历史任务是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①怎样进行经济建设?怎样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速度、效益与质量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强调要讲究质量,优化结构,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坚持高速度、高效益和高质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精简机构思想张弢,王彬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如果不搞这场革命。"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他对精简机构的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认真学习和深...  相似文献   

18.
科技是硬任务 人才是大文章──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周维德纵论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本刊记者梁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党中央、国务院"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9.
文萃苑     
《先锋队》1994,(4)
文萃苑·名人轶事·周恩来苦心运筹邓小平二次复出《人物》第1期刊载了铁骥写的《周恩来与邓小平在1973》的文章,详细地披露了当年在周恩来的苦心安排下.邓小平同志二次复出的经过。现摘编如下:自"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周恩来在邓小平问题上一直谨言慎行,几乎...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纪律不行。”江泽民同志这一指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指导我们新时期处理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