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权利--被认为是正当的权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权利 (right)和权力 (power)是政治学、法学等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中最常使用的两个术语 ,代表着这些学科中两个最基本的、重要的范畴。权利和权力是一对矛盾吗 ?权利和权力是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 ?权利难道不是一种权力吗 ?权力 (至少是法律上的 )难道不也是一种权利吗 ?权利和权力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笔者认为 :权利不等于权力 ,即并非所有的权力都是权利 ,或都可被认为是权利 ,但权利也并非是与权力无关的东西 ,权利本身也是一种权力 ,只不过总是被把它叫做权利的人或人们认为是正当的权力而已。什么是权力 ?…  相似文献   

2.
有些权利不可转让;有些权利可以转让,但转让后还是权利而不是权力;有些权利的行使可能“产生”权力,但此权力是“构建”而并非“转让”的;有些权利的行使“启动”了权力,但并没有转让权利给权力;有些权利的行使产生了权力的载体,但并未产生权力本身。因此权力不是来自权利的转让,而是来自权力的转让:有的公权力来自私权力的转让(如部分国家权力、社会权力来自私权力的转让):有的公权力来自公权力的转让(如国家权力与国家机关权力、国家机关权力彼此之间的转让,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社会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的转让);有的私权力来自私权力的转让;有的私权力来自公权力的转让。宪法权力也不是来自宪法权利,而是来自私权力和社会权力的转让。  相似文献   

3.
王晓平 《海南人大》2006,(10):56-59
权利是法律关系参加者,依法享有并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为实现特定利益,而自主决定其行为(包括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能力。它具有法律规定性、法律保障性和法律自主性等属性。权力是人民授予国家行使的一种公共职权,实际上就是支配社会主体和其他社会性资源的强制性力量。它具有来源于人民的授予,是一种公共职权本质上是一种强制力量等属性。权利与权力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权利是权力的正当性基础,权利的行使或实现有赖于权力的保障,权利的行使和实现是对权力的最好制约。目前我国屡屡发生的权力侵害权利的事件,如延安“黄碟事件…  相似文献   

4.
和谐的社会是权利和权利之间关系和谐、平衡的社会。比较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权利与权力关系,是体悟权利与权力关系奥秘的一个视角。自由主义思想的权利与权力关系是在充满悖论色彩的自由主义的人的观念中完成的,这种悖论孕育了自由主义式权力体制对权利保障的可能的最大缺陷——自由竞争带来的权利的被剥夺和被侵犯。马克思正是在此意义上对自由主义观念及其社会形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并提出了马克思式的权利与权力关系及其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不管是自由主义还是马克思的思想,都极为强调常态社会的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正常状态,即强调个人权利对于国家权力的优先性和构成性关系以及国家权力存在是以保障个人权利为目的,这是社会能够正常、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菅从进《权利制约权力论》一书立足于唯物史观,分析了权利制约权力的历史和社会根据,深入论证了权利制约权力是民主宪政秩序的基本向度的命题;提出了权利的三大基本权能概念,系统分析了国家公权主体与权利主体享有权利相对应的基本义务和法律责任问题,论证了权利制约权力的内在机制;将权力制约权力的分权制衡机制定位为权利制约权力的辅助机制,并立足于一种历史的大视野考察其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根据,揭示了分权制衡机制与自主平等的社会群体有效控制公共权力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权利基本权能的充分确认和充分具备的实证角度,论证了相应分权制衡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以公民权利节制公共权力是权力制约的重要机制。权利和权力经历着从古代到现代的流变,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链接。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在现代观念中暗含着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两种不同解释向度,但都主张,权利是权力的基础与源泉,权力是权利的派生和卫护。据此,也就相应地形成法治制约权力和社会制约权力不同的具体理路。  相似文献   

7.
以权利制约权力 ,是权力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内容、实质和依据、意义 ,强调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 ,必须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推进权利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从法治维度考量,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种种冲突现象实质上是权利与权力运行过程的外在表征.在新形势下,要平衡学生权利与高校管理权力之间的冲突,应当采取如下对策:明确界定权利与权力的范围和界限;为权力与权利的运行设立科学、合理的程序;为权利与权力的冲突提供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9.
宪法权利对应的是国家权力(主要是立法机关的立法权),法律权利对应的有国家权力(如行政权、司法权),也有社团的权力和权利以及私人的权利.自然禀赋赋予人们"应当享有"宪法权利,而要"实现"这些权利则需将其法律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S省M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调研,我们发现两大问题值得关注:其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诉讼权利和利益日益丰富,但权利保障参差不齐:同一诉讼权利在不同诉讼阶段得到不同保障,有些权利没有保障,进而言之,司法机关保障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和利益的情况与该权利是否对办案有影响,有多大影响等因素有关。其二,在现有诉讼模式下,法律赋予的权力更多在负面意义上发挥作用,其更好地保护了司法人员而非未成年人方;另一方面,法律赋予的更多的权利和利益却常常沦为形式上的权利,更确切地说,(增加的)权力与权利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博弈中司法权力胜出,并且在当下司法语境下更可能导致更多的权力滥用,而非保障另一方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