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年龄歧视是就业歧视中的一个特殊的类型。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享有雇佣自由权,可以自由设定招聘的年龄条件。但是雇佣关系与普通契约关系不同,它是以人本身作为交易对象,其中潜藏着诸多人性贬损的风险,所以在歧视立法中,除了仅有的几类合理的年龄差别,用人单位不享有自主权。这类合理的年龄差别,美国《就业年龄歧视法》列举了七项,日本《雇用对策法施行规则》列举了六项。笔者建议在未来的年龄歧视立法中,也可以考虑设置六项具体的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2.
试析社会变革中的行政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识论意义上,行政歧视有其自身特征,相应地可以将行政歧视分为不同的种类。行政歧视存在有其不合理性,但也不能自行消除,只能是尽可能地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当前有一些因素成为限制行政歧视进程中的难以逾越的难点,如传统的行政文化、行政管理方式的制约,缺乏代表弱势群体利益的组织等。同时,还有一些推动限制行政歧视的力量以维护社会公正与秩序。  相似文献   

3.
我国部分行业和领域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似一个个不和谐的音符,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很多学者对此问题都非常关注,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法。只有查摆出就业歧视产生的根源,才能探询出解决对策,所以通过从劳动者自身、用人单位、法律制度等方面剖析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对于解决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李铁喜 《工会论坛》2010,16(2):18-20
文章以国际立法为视角分析了就业歧视的定义和危害,通过与国际立法的比较找出了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与国际立法的差距,并提出了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设立专门机构、完善行政和法律救济机制以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不正当的区别对待。就业歧视行为不仅限制或剥夺了平等就业权,而且直接侵害了劳动者人权而成为现代法规制的对象,所以反就业歧视的主要目的是在就业领域贯彻平等原则并实现社会正义。《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推进了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进程,但现有法律对就业歧视的规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当前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相当普遍,已经侵害了广大劳动者平等的劳动就业权,也对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从学者们对就业歧视的定义入手,对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规范进行分析,思考探讨我国既有规范在禁止就业歧视方面的规定存在的缺陷,建议借鉴国际公约的内容及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抓紧制定我国的《反就业歧视法》,该法应对就业歧视的概念、种类、适用范围、就业歧视行为及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同时规定对就业歧视受害者的法律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民根据宪法享有平等及不受歧视的权利,但由于反歧视立法的缺失,我国的反歧视诉讼未能发挥判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社会生活中各类歧视现象仍然层出不穷。我国宜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歧视法律制度,制定反歧视基本法以落实对公民平等权的法律保护,并在原告资格、举证责任、损害赔偿等领域进行制度革新以促进反歧视诉讼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国内就业歧视问题从法律角度的研究和分析,结合目前出台的《就业促进法》,探讨就业歧视领域的法律问题及我国反就业歧视救济制度的构建,并针对社会各界对就业歧视这一问题的看法认真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对我国反就业歧视法等各部法律的立法进程,以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有效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探索公安民警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能和应对策略,以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和艾滋病感染的发生。通过对公安民警职业暴露后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心理干预方法的初步探讨,以期为提高公安民警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能和心理应对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歧视一直困扰着人类,我国关于歧视的研究是普遍滞后于国外的。歧视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国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如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就业歧视等等。近些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并研究反歧视问题,实务中也出现了许多的反歧视案件等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反歧视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现今的关于歧视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具体的歧视种类,而对歧视本身的系统性研究极少。因而,笔者拟从宪法学的角度研究歧视问题,期待给予学术界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就业歧视是指条件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于某种与个人工作能力无关因素的影响,自己不能够享有与他人平等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其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的现象.用法律来防止就业中的歧视问题并加强这方面的执法力度是消除就业歧视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南非反艾滋歧视的立法及司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非是世界上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1992年开始南非对艾滋病采取一系列包括反艾滋病歧视在内的积极的防治措施。反艾滋歧视的典型判例是南非宪法法院在2000年就豪夫曼诉南非航空公司案所做的判决。该判决认定南非航空公司拒绝雇佣艾滋感染者豪夫曼的行为构成对艾滋感染者的不合理歧视.侵犯了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企业员工自杀的现象普遍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其中原因涉及一系列的心理与社会影响因素。本研究从生态系统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出发,对企业员工自杀现象进行了心理归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妇女在传媒中的形象以及呈现方式,在妇女发展中日益受到关注。当前大众传媒中歧视女性的现象还较普遍并被视为当然,导致了对女性人格和权益的损害。这与传媒准则与媒体责任两个方面的女性歧视有关。  相似文献   

15.
当前,妇女就业歧视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有许多歧视来自政府部门。随着公民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拿起法律的武器(例如行政诉讼)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宪政的视角解读此类诉讼的法理本质,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此类诉讼面临的困境,即受理难、审理难、处理难。笔者从社会意识层面、法制层面、行政诉讼层面分析问题的成因,在比较国外相关情况的基础上,从宪法司法化、行政诉讼法和配套法律的修订等角度提出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赵小强  马振 《工会论坛》2006,12(6):26-27,37
就业歧视急待立法规制,但关于就业歧视的基本理论还有待深入研究。就业歧视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而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探索。本文首先分析了《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对于就业歧视概念的界定,并通过比较概括得出适合于我国的关于就业歧视的概念。其次,从法律规范层面和法律制度层面两方面论述了我国就业歧视产生的法律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和相关制度方面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歧视"是一种具有广泛性和排斥性的特征的常见社会现象.就业歧视是指在就业领域对劳动者的不公平对待.我国当前由于用人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之间的矛盾,反就业歧视立法不足,反就业歧视执法不力等原因,致使就业领域中歧视泛滥.对此,应制定全国统一适用的<反就业歧视法>,消除就业歧视,改善我国公民就业现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律和实践中存在对有前科公民的歧视,由此造成有前科者就业困难,以致重新犯罪,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借助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剖析前科歧视的不合理性,提出应从立法和法院诉讼两个方面保障有前科公民的正当权益,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在一个法治社会,以健全的法制表达民生立场,是必需的选择;消除就业歧视是促进就业的应有含义,通过法律制度消除就业歧视是促进就业的必经之路。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从而促进和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人格歧视”行为违反了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法定义务 ,侵害了受害人的人格尊严。“人格歧视”要获得民法救济 ,必须符合侵害一般人格权的构成条件。对“人格歧视”的民法救济途经主要有 :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 ,赔偿损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