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颜学回,又名颜子安,笔名天乐、乐天,农工党党员,1908年生,浙江绍兴人。国民党左派爱国人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简称"临委会",今农工党前身)党员。曾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组织领导山东中兴煤矿工人大罢工。"九·一八"事变后,发动5000名济南学生到南京请愿,要求蒋介石出兵抗日。1937年,到福建创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24)
<正>从小我就特别爱读小说,尤其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七侠五义》等等,只要一书在手,就到了废寝忘食的痴迷程度。今天,我在檀信楼大礼堂跟学生们讲了一段故事——战国时代,有一位士人名叫颜触。一天,在上朝的时候,齐宣王就说:"颜触,来!"颜触听了,也对齐宣王说:"宣王,来!"朝中群臣对于颜触的态度深感不以为然,大家就问他:"王也曰触前,触也曰王前,可否?"颜触回答道:"王呼‘颜触,来!’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5,(12)
<正>"抗日山精神"是连云港市赣榆区革命老区独有的亮点。多年来,我们一直积极宣传,营造氛围,让"抗日山精神"深深融入到赣榆人民的血脉中,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多措并举,讲好抗战故事。对外积极传播"抗日山精神"。2013年与中央新闻纪录片厂联合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抗日山》,在央视和江苏电视台播出;2015年《人民日报》记者深入赣榆采访,以《有一座山,叫抗日山》为标题,大篇幅宣传赣榆抗战故事;组织多方力量拍  相似文献   

4.
抗日反蒋百折不挠1932年以后,罗任一在上海以卖文稿为生。与周士弟等共编《演化》杂志,并为《申报》写社论,积极从事左派文化运动。1933年5月,日军在逼近平津的同时,又进犯察东。冯玉祥汇集各方爱国部队,在张家口成立了“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本侵略军浴血苦战,临委会派出罗任一等一批干部和党员前去参加抗战,以实际行动支持同盟军抗日。1933年,罗任一参与福建人民政府的工作。失败后,罗任一与章伯钧东渡日本,在留日学生中发展组织,成立了东京支部,进行反蒋抗日的宣传。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处于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发表了《八一…  相似文献   

5.
(一)支援"一·二八"淞沪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黄琪翔亲赴前线协助蔡廷锴指挥作战,并动员87师、88师黄埔出身的军官主动请战。农工党组织"义勇军",编入19路军补充团参战,固守太仓城;组织"后援队",为19路军提供物资支援;创办《自卫》杂志、《上海闷葫芦报》,揭露日寇罪行,鼓舞军民抗日。因得不到增援,19路军面临弹尽援绝,在交通部邮政储金局工作的农工党党员杨建平,挪用该局巨额资金支援19路军。  相似文献   

6.
林长华 《传承》2009,(13):56-56
"七七事变"后,祖国大片河山沦陷于日本铁蹄之下,福建谜界爱国志士怒火燃腔,制作了不少切合时事的灯谜宣传抗日,这在当时可说是抗日活动的一大创新。抗日战争期间有一年中秋节,厦门最早的灯谜组织"萃新谜社"举办抗日专题谜会,场面十分热闹。如沈阳惨案发生(猜《诗经》一  相似文献   

7.
遗址背景: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和广东陈济棠当局有矛盾,而广东群众抗日情绪日益高涨的形势,迫使当时国民党广东军政当局不能不讲些抗日民主,容许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定的活动自由和出版自由。于是各方面宣传抗日的进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农工党(当时称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农工党的前身)在1937年春到1938年10月广州失陷前的近两年时间里,先后出版了《南针》、《抗战农村》半月刊、《抗日青年》半月刊、《抗战华侨》旬刊四种刊物,宣传抗日。除办报宣传抗日外,他们也积极到农村宣传抗日,在敌后区组织武装力量打游击战。由此…  相似文献   

8.
1932年末到1933年初,东北地区自发的抗日武装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在日伪军大举进攻下进入低潮.在此形势下,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出<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简称"1.26"指示信),要求中共满洲党组织应团结义勇军、大刀会、红枪会、反日山林队等各种抗日武装力量,"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共同与敌人作斗争.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侨在印尼的抗日斗争与在日军集中营的英勇事迹,是印尼华侨史重要的一章。相关的回忆录、诗歌、报刊文章等并未系统地集结和公开出版。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香港"生活文化基金会"出版发行《东南亚华侨抗日史料丛书》,对东南亚华侨抗日史料进行集结出版,部分史料选辑更是首次公开发行。其中收录的《日本集中营生活纪实》、《南冠百感录》、《入集中营始末》、《廖贵义子君回忆录》、《深室诗存》等文献都是亲身经历那段峥嵘岁月的印尼华侨华人的所闻所见,真实地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迫害华侨以及印尼华侨英勇抗日的斗争历史。这些史料是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以及海外华侨抗日斗争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读书     
<正>《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编写组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0.00元当前最为真实、全面、可读的中国抗战史官方读本本书全面回顾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4年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艰难曲折的战争历史。14年抗战是一个整体,前6年局部抗战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区,是整个抗战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后8年的全面抗战是局部战争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全书立足于记述真实历史,对国民党军队前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抗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中国大陆的抗日活动始于"九一八",全面抗日战争始于"七七事变",那么在台湾地区,针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运动则于1895年就已开始。与此相应,反映这一斗争的文学创作也随之产生。从中文写作到日文写作早在日本侵略者占据台湾之初",台湾总督府学务部"就制定了《对于台湾教育方针》(1895年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4,(6):30-32
中共中央2004年9月22日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下简称《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这次颁布的《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1895年,日本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中国,并通过《马关条约》强行割占台湾,从而揭开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为了使国人永远牢记《马关条约》"割台之辱"的这段历史,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妇女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台湾同胞抗日50年纪实》(以下简称《50年纪实》)一书。《50年纪实》一书是一部成体系的文集,共收集85篇文章,其中大多数是亲历者或其后人的回忆录,这一篇篇记述构成了一幅全面再现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台湾同胞抗日斗争的历史画卷。在统治台湾的五十年中,日  相似文献   

14.
党建动态     
正桂林市七星区推行"党内绩效考评"桂林市七星区2013年以来,试行"党内绩效考评",很好地解决了党员评价"定量"的难题。考评将"党员绩效"划分为"学习培训""党性修养""模范带头""完成任务""服务群众"等五个大类,并细分成60多个具体评分指标,制成《党内绩效考评细则》。年初就发放到每个党员手中,让党员有的放矢地做好一年的工作,年中和年末再分两次由党员所在党(工)委组成考核组,对党员的绩效进行统一考评。考评以党员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年中只评分,年末综合全年的情况既评分又定等,并对  相似文献   

15.
庾新顺 《当代广西》2014,(18):49-50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到了危亡关头。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华民族奋起全面抗战。八桂奋起"焦土抗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广西当局顺应历史潮流,由反蒋剿共到抗日反蒋,再到联共拥蒋抗日,广西成为抗日模范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宗仁、白崇禧在南宁通电全国,抨击蒋  相似文献   

16.
王惠宇 《长白学刊》2017,(6):103-109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下组建的新型抗日武装,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并领导的游击队(基本队)和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义勇军队伍(非基本队)两部分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在1936-1937年达到鼎盛时期,学术界对东北抗联人数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东北抗日联军人数最多时为3万余人。根据《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相关原始档案文献,并结合回忆史料、日伪资料,对这一时期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的部队构成和人数变化情况进行重新考察看,1936年秋到1937年夏,东北抗日联军总人数最多时约为1.4-1.5万人。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22)
正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主编的《台湾抗日人物传》的出版令人欣喜,使人感到全国台联为宣传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唤醒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达到两岸最终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大陆的涉台单位历来重视台胞的抗日斗争史,全国台联曾先后编有《抗日烽火中的台湾儿女》《台湾同胞抗日50年纪实》(1998)等书,并拍摄电视专题片《台湾往事——台胞抗日50年》,  相似文献   

18.
<正>抗日战争爆发后,炎炎烈烈、如火如荼的抗日歌声,振我大汉声威,激起千军万马,扛起大刀长矛,高唱"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高举"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大刀进行曲》,随着"枪口对外,齐步前进"这《救国军歌》节奏铿锵的步伐而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疯狂的日寇终于被淹没在涛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05,(3):44-44,56
2004年4月,由《政策》、《党员生活》、 《湖北组织工作》杂志联合组织的"科学的发展观与党 的建设"征文活动,已于2004年12月底圆满结束。经 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奖4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0 篇。对获奖作者将颁发证书,并给予适当奖励。现将 获奖篇目公布如下: 一等奖(4篇)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 作者:邹正金(五峰县委) 刊载《政策》杂志2004年第11期 《旗鼓垴上领头雁》 作者:田隆健晏辉李犁(成安区委组织部) 刊载《党员生活》杂志2004年第5期 《公仆心民族情》 作者:波亮(神农架林区民委)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5,(8)
<正>《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一份党的机关刊物。从1937年12月到1945年9月,《群众》周刊冲破千难万险,在武汉、重庆两地共出版10卷210期,吸引和影响了国统区无数革命群众走上抗日道路,被毛泽东称赞为党的一个"方面军"。回顾峥嵘岁月,《群众》周刊在抗战的烽火中坚守党的思想理论阵地,在限制封锁中宣传党的路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