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地处秦巴深山的竹溪县,似乎一直是“贫困”的代名词。近几年,“贫困”状况快速改变:2003年,竹溪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7项重要指标增幅居全省前10位;在2003至2004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排名第8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一串串数字,与一个人的名字紧紧相联,凝聚着他为加快竹溪发展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2.
竹溪县丰溪镇党委在开展创先争优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基层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拓展创建渠道,扩大参与范围,提升创建水平,推动了镇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竹溪县不断探索山区信访举报调查处理工作的新路子,积极推行信访举报“明白卡片”,有效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严重的花叶病对今年农民增收可能会产生影响。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当前烟叶烘烤关,烤出高等级的上品烟,力争把病害损失降到最低。”近日,竹溪县向坝乡五丰村支部书记张开志和烟站技术员郑世平为王兴富、张国荣等5户烟农上了一堂“烟叶烘烤动员课”。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竹溪县委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党员“设岗创星”和“党员先进性承诺”活动.坚持以抓好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为抓手,以强化为民服务为切入点,唱响经济发展主旋律.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把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多了,上访的群众也少了。  相似文献   

6.
八方快讯     
华容区委组织部在先进性教育中坚持“四边四学”;竹溪县运用“两票两公示”制度考核村干部;房县县委组织部开展“五联双带”活动解民难;嘉鱼县委组织部机关干部轮流讲课;仙桃市在打工党员集中外出前狠抓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日来,竹溪县深入开展暖心行动、传承行动、育能行动、清风行动等“四大行动”,统筹做好村“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推动新一届村干部展现新面貌,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八方快讯     
黄冈市黄州区大力培训新上任“村官”;黄石市铁山区积极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三个作用”;竹溪县采用“五式”学习培训法推进先进性教育;郧西县有效防止老党员参加宗教迷信活动;黄梅县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建立矛盾防控机制。十堰市竹溪县建立了各级党组织定期排查热点、难点问题制度和情况报告制度,乡镇、村两级每周对辖区内可能存在的工作隐患进行排查并定期上报,特殊时期、重要时段实行村、乡镇逐级每日“零报告”制度,全面掌握社情民意。  相似文献   

10.
健全“网状式”组织,夯实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竹溪县大胆创新组织设置,积极做好在产业链、行业协会、楼栋、流动党员集中地、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工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体系.使党组织活动延伸到村组、融入到产业、覆盖到党员、辐射到群众,夯实了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1.
值勤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走访商户小贩宣传创文理念,深入小区楼栋清扫“僵尸”垃圾……连日来,行走在竹溪的大街小巷,你总能见到身穿红马褂、头戴小红帽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这是竹溪县在职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竹溪县桃源乡羊角洞村三组农民彭友述高中毕业后开绿寻找发家致富的门路。1987年他学到做香菌的技术,次年春天卖香菌挣得3500元钱。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我考取了十堰市委组织部选调生。异地分配到竹溪县汇湾乡工作.先后担任过乡办公室秘书、团委书记、组织部研究室主任、人才办副主任等职。回顾8年来的酸甜苦辣,就如何当一名称职的选调生,我有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14.
最早接触《党员生活》,是在2001年秋。那时。我作为异地分配存湖北省最偏远的竹溪县选调生,还在怀念大学生活的日子里成长着。是《党员生活》使我在日常工作中受到启发,在推进工作中有所遵循,帮助我很快适应了角色。10年来,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我采取摘录要点、  相似文献   

15.
“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师范专业教学的一个创新。在师范专业历史教学中,应用“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寓“教”于“学”,从“学”学“教”,从“学”悟“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着眼于培养师范生的“会学”、“会教”能力,致力于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能力,为其成为合格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儒家学派形成之前,“圣”或“圣人”具有“聪”或“聪明”的意思,自其形成之后,“圣”或“圣人”被神秘化、崇高化了,“圣人”成了“大智慧”、“大聪明”的人,并因其有“大智慧”而成为一切文明和制度的创造发明者,因而也就成为“道德”和“人伦”的化身。基于“圣人”的上述诸特征,当然他也能成为政治上的“王者”。由于“圣人”来自现实,所以“圣人可学而致”,这无疑给人们成圣以极大希望  相似文献   

17.
陈水扁与李登辉两人在“台独”问题上,是“殊途同归”,是一丘之貉。在分裂中国的“台独”心路上,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但采用了不同的手段、方式和策略。一、扁李都是顽固的“台独”势力的总代表,并勾结“藏独”分子,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李登辉老奸巨滑,老谋深算;陈水扁狡诈多变,为选票“变脸”李登辉的“台独”思想早已有之,他善于“表演”和“伪装”,直到上台,才逐渐自暴底细。李登辉上台后,马上聘用彭明敏为其“总统府”“国策顾问”,并暗地里纵容“台独”分子,默许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在台湾…  相似文献   

18.
释“罪”     
运用古文字训诂的方法考察,“罪”原作“辠”。“阜”由“自”和“辛”构成。“自”指鼻子,“辛”是刑具。“罪”由“网”和“非”。“网”指捕鸟之“网”,“非”指飞乌。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辠”原指以刑具加于人身,先指割鼻之劓刑,后引中泛指各种刑罚。“罪”本指以罗网捕飞鸟,引申为捕罪人或监禁罪人。无论是“辠”还是“罪”,原义均不是指“犯罪行为”,而是对待犯罪人的措施,即刑罚。  相似文献   

19.
《左传》中,“刑”字主要在广义的“刑罚”意义上使用,“法”字主要在“法度”的意义上使用,二者无直接联系,“法”即“刑”之说不能成立。“法”与“刑”相通的基础是都与“法度”、“礼则”之意相关。《左传》中“法”字和“刑”字的使用情况反映出:“法”不是“刑”,至少在战国初期以前,“法”是内含“正”义的,这种“正”指的是合于先王之道。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即一种“人本关怀”兼容“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理念。从法社会学视角讲,“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起点在于具体制度的构建。首先,“以人为本”应当根除“人治”而迎合“法治”;其次,“社会和谐”需要弥补“法律真空”,寻求法律与道德协调整合的秩序机制;再次,“可持续发展”要求摒弃“权力法律观”,推演“权利法律观”与“生态法律观”的优化嫁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