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对外援助一部分的政府援助有着独特的作用,虽然政府援助属于国际经济领域现象,但是其所带来的政治收益更能够对自身的产生、发展给出一个合理解释。以政府开发援助为载体的日本战后经济外交,其产生与发展正是基于政治收益的考虑而展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来。  相似文献   

2.
国家建设方面的技术援助以受援国的国家能力发展为目的,通过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支持、知识传授、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外部援助,帮助、引导或促使对象国建立或发展与其环境相协调的国家制度.这种援助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援助基础上产生的,援助领域虽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其本身却具有“去政治化”的独特特征.由于强调其技术和知识优势单一、线性的发展思维,早期的技术援助并不成功.在批评和反思中,参与式发展开始兴起,这导致技术援助供求双方关系模式的变化以及对受援国“本土知识”的重视.国家能力建设是长期的复杂的内生性进程,如何将技术援助转变为“弱国家”能力建设上的持久动力,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欧共体竞争法一方面禁止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 ,其制度包括禁止卡特尔、控制企业合并、监督占市场支配地位企业滥用其优势地位等 ,另一方面禁止国家对市场竞争的不正当干预 ,其中对国家援助的管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文结合欧共体的有关条约及欧洲法院的相关判例介绍欧盟国家援助法的基本法律制度以及其新发展 ,并探讨其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实现公民权利、体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保障机制。但是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刚刚起步,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实践中的举措都还不甚完善、科学,尚有若干问题亟待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外援助作为美国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战略工具,其政策演进受制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基于对全球安全环境新趋势和新挑战的研判,奥巴马政府把“巧实力”作为对外战略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美国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新的援助倡议,加强在援助政策制定和管理方面的跨机构协调,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对外援助的战略功能.美国对外援助存在目标分散、机构众多、项目庞杂等问题,这些是其有效发挥战略功能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在现有援助架构下,难以得到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对非援助政策发生了由援助换政治到援助推发展的演变,通过调整力度与广度的界限,援助重心由实现革命外交转至现代化发展与国家安全战略。由于在安哥拉内战中未能建立反帝反霸统一战线,以苏划线的政策使中非关系陷入困境,加之国内政局变动,中国自1976年开始着手改变援非政策,逐步摒弃以援助换政治的原则,乃至放弃援助莫桑比克以改善自身在非洲的战略困境。改革开放道路确定之后,资源有限前提下的现代化战略开始限制对非援助的规模与让渡性,并以此形成对外援助政策的上限。同时,以反苏为主线的国家安全战略促使中国提高对第三世界的战略定位。在亚洲建立并支撑两个战略支点的同时,中国在非洲维系最低限度的援助以干扰苏联的全球部署。这一时期中国的对非援助政策在由国家安全和现代化两大关键因素构成的合理战略区间内灵活调整,进而援外部门通过将无偿援助与军售、有偿项目承包等国际经济合作措施相结合,开始实现援助与收益的平衡,有效化解了现代化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张力。与现代化道路和国家安全战略维持动态平衡,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中国对外援助良性持续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对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战略。这种外交战略决定了在对外援助中中国必然把援助越南、朝鲜等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自己的首选对象。中苏分歧日益扩大后,"一边倒"战略名存实亡。为了拓展外交局面,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援助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刑事法律援助是一种国家责任,国家应当切实承担起提供刑事法律援助的责任而不能将义务转嫁给律师。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法律规范和制度运行两方面的问题,应当通过规范的自省和政策的关照加以完善。当然,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根植于整个刑事诉讼制度之中,要真正提高刑事法律援助的水平,还必须改善刑事诉讼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9.
彭云 《外交评论》2009,26(2):94-104
援助理念是塑造日本援助国际形象以及争取国内支持的重要途径,反映了日本对政府开发援助的自我定位。战后日本的援助理念在表现形式上经历了从省厅文件到内阁决议、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其内涵则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各个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和侧重点。不论日本的援助理念如何变化调整,其演变的核心逻辑始终没有改变,作为外交的组成部分要服务于外交战略,作为经济协力的一部分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其落脚点始终是寻找外交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利益均衡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随着高校扩招而出现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业难的原因有国际、国内、学校、家庭和个人等方面,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应在毕业之前做到内外结合,提高他们的能力,在毕业时做到多方协助,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史料缺失,更由于研究方法上的形而上学和意识形态的粗暴干涉,老子思想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被误读或诬枉。老子的高明处在于较为辩证地理解和考察社会,并得出了自己超越前人的哲学解释。道家思想在人的心性自由、价值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作出了很有价值的思考。它有待于我们今天的人进一步发掘、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联盟外交曾在新中国外交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但学界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还不系统和深入。本文以中国与阿尔巴尼亚这个特殊的同盟作为分析案例,试图回答意识形态在决定联盟兴衰中所起的作用。在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时代,"意识形态"在中阿结盟的过程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但真正维系同盟的因素却是现实的国家安全利益,包括安全保障、经济互助。当中、阿两国在国家安全利益上发生深刻分歧后,"意识形态"这个曾把两个相距千里、大小迥异、缺乏历史渊源的国家凝聚在一起的关键性因素,却演变成为矛盾的焦点,并最终使貌合神离的同盟分崩离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推广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在实施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中要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优化的教学情景,重视量化与分析结果,实现软件的配套化。  相似文献   

14.
政治军官任职教育军事能力素质教学改革,必须创新军事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体系,提升教员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尹继武 《外交评论》2008,26(2):105-113
作为一种国际关系史中经久的群体国家行为,联盟成为诸多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然而,对于联盟形成时,盟友或潜在盟友间的信任是如何形成的问题,现有的联盟形成理论与信任研究并没有太多的论述;进一步而言,对于联盟信任的性质,虽有研究但尚未得到系统关注.事实上,联盟信任的类型对于联盟的稳定与变迁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探讨联盟信任的类型及其生成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律价值冲突是探讨法律价值时永恒不移的重点,许多学者认为基于军事与法的逻辑差别,价值冲突在军事法学领域表现得更为剧烈.因此,军事法律价值的冲突问题引发了众多争论,其中颇受重视的就是秩序价值.然而,现阶段的争论过于强调冲突本身,急于直接提供一种价值取向,但对于具体价值的内容思考不够深入,便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对军事法的秩序价值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以及对军事秩序的概念进行解构应当能为解决军事法价值冲突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文中分析了统计学原理教学引进多媒体辅助手段的重要性,并就多媒体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 ,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 ,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在保障新军事变革发展的同时 ,促进军事法制自身建设 ,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这方面的成果也不断出现 ,对深化认识、服务实践起到了较好作用。一、关于新军事变革与军事法的基础理论加强新军事变革与军事法制建设研究 ,必然要求对相关军事法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层次探讨。学界从军事法制思想、宪法、军事法价值和功能等角度 ,研究了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军事法制思想与新军事变革。有学者研究了邓小平法制理论和实践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 ,提出邓小平法制理论和实践为新军事变革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9.
军事利益本位论——兼论军事审判权的范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军事法的本质属性和我国的军事立法实践表明国家军事利益在军事法中的优先保护地位。军事法学应以军事利益本位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尽管军事利益本位论和权利价值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但两者可以协调和统一。军事利益本位论强调国家军事利益得到优先保护的前提下,保障其他当事人的权利得以实现。以军事利益本位论作为界定军事审判权范围的理论工具,我国军事法院刑事审判权的范围应采取军事犯主义,审理军内民事案件应当排除在军事审判权的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推动了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为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提供了历史契机,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农民阶级的分化与组合速度加快;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工农之间的利益矛盾依旧存在,新的社会阶层与工农群众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的利益矛盾。因此,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问题,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与工农阶级的联系,就成为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