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30年。1978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增长60多倍。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体,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全球最近30年脱贫所取得的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需要从世界历史理论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双重维度加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历史的深入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它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人类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也更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3.
王俊 《工会论坛》2011,(5):78-79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货币合作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区域货币合作的进程中,本文着重探讨中国所在的亚洲地区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如何,参与区域货币合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历史"时代,一个民族的社会变迁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作为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了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积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开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振兴的希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境界。  相似文献   

5.
新论荟萃     
中国内地全球竞争力排名上升到第19位新华社报道,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5月11日公布了一年一度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在经济体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内地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大幅提高,从去年的第31位跃居第19位,排名上升最快。排名榜同时显示,中国香港依然保持了去年排名第二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已经成为了世界历史。本文从世界历史思想的发源地———《德意志意识形态》出发,从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征入手,旨在推出世界历史的终极前途是共产主义,并根据这一理论出现后引起的世界范围的正面效应,积极探索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的概念,从理解“历史”概念的前提条件出发,强调物质生活、人类满足自身需要时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社会关系这三者是我们理解“历史”概念的三个方面;马克思的历史观始终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我们也应该从历史与现实个人的关系方面来理解“历史”;最后,随着世界生产和交往的扩大,“历史”并不是停滞不前,不向外扩展的,历史会向全世界历史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几经调整和变革,正在发生新的结构性变化: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逆转;世界主要国家对经济发展掌控力和制高点的争夺更加激烈;全球大宗商品牛市超级周期结束;全球能源格局出现颠覆性调整;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国际经济贸易话语权的掌控上角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中国梦的历史基础、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中国梦的基本问题。以马克思理论为切入点全面认识和解读中国梦是合宜的视角。在马克思理论中,现实的个人为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提供了理论基础,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梦的由来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根基,全面而自由发展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一方面承认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市场进而形成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条件下人受制于物的抽象统治,进而丧失自身主体性展开了激烈批判。由此,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下的“资本逻辑”与“虚幻的共同体”,进一步指出只有人成为“世界历史性”个人时才能恢复主体意识,实现真正的解放,届时世界历史也将转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逻辑为核心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共同体阶段。世界历史在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叙事主题基础上,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历史发展状况具有阶段性的叙事主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叙事,它在二十一世纪的时代背景下重构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话语体系和出场方式,是世界历史理论叙事逻辑的当代展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崛起实际上是古老的中华民族融入现代世界经济体系、成为现代重要国家的过程。经过500年的发展,在世界体系中,中国正由半边缘区向中心区靠近。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要真正进入中心区成为一个发达的经济体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过程,也有必要从世界体系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崛起。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在党、国家和民族发展史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中国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发展大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中国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3.
赵曜 《社会主义论坛》2010,(2):22-23,43
(上接《社会主义论坛》2010年第1期第25页,上篇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世界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化为和平与发展,国内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不断地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四个不同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主题和主线;第二层次: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第三层次:核心内容和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4.
实现人类的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也是马克思所有理论的归宿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个人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人的全面发展进程是一致的。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正在走向全球化,这对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和探求当代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对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探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有利于推进当今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改革开放进程.本文着力阐释了马克思"世界历史"范畴的含义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1)社会主义是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是向世界市场全方位开放的发展;(3)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须通过与世界市场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是一场宏大的历史运动,是一项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变革工程,只有在全球化话语中,在宏阔的世界体系中,我们才可以解读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中国特色为什么是这种颜色而不是那种颜色。思之深而行之远。如何获得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演进的新的解读,获得一种新的视角,就成为当下解读中国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问题。徐艳玲、龚培河的新著《从"被动全球化"到"主动全球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现代化的本质是追赶和超越。现代化的中国目标与实践在不同阶段其内涵也不同。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又到胡锦涛,现代化的目标和内涵相互继承、相互联系,各有侧重、不断发展。追赶与超越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面临着追赶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先发省区需要在追赶和超越上起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我们身边的经验和事实。"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使马克思得以在更加宽广的视域中审视分工进而开启其世界历史话语,而且,"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意义也因分工的介入而向我们敞开了。"实行最广泛分工"的大工业首先开创了世界历史,并确立了世界历史的资本主导逻辑。分裂是分工向全球扩展的"现代性"后果,合作是分工发展的"全球化"效应,人的解放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报告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载入党章,形成了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及二者共同构成一面旗帜的有机整体,并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与时俱进的实践内涵。表现为,从“建设”到“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历史昭示未来,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近代中国问题是资本全球空间扩张的结果,是对其唯物史观、世界历史理论的验证。资本逻辑全球扩张开启世界历史的过程,也是它冲击落后国家 和民族的特权和等级逻辑、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贸易和战争是资本全球空间扩张的两大手段,战争可以为贸易开道,也会导致贸易停滞,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无论选取哪种手段,利润都是唯一目的。马克思、恩格斯起初用中国革命形容太平天国运动,后来将之仅看作起义,原因是只有顺应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推动社会全方位根本变革的运动才能称作革命,否则只是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在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历史整体发展趋势和充分考虑中国独特境遇及中国人民战争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前景作出了科学预测。在他们看来,未来的中国必将走向一个更为进步的社会形态,且会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