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锦宏 《台声》2011,(6):40-40
两岸携手促成的“山水合璧一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终于在6月2日登场,展期长达4个月,台北故宫珍藏的国宝级画作《富春山居图》与浙江博物馆的馆藏《剩山图》,两件瑰宝分离360年后将合璧展出,重现元代黄公望旷世杰作的原貌,此展也被视为两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台北故宫强调,想要了解黄公望习画的渊源与对后世的影响,一定要参观这个展览。  相似文献   

2.
王夕源 《台声》2010,(5):47-47
<正>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谈到了《富春山居图》分藏两岸: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对新华社记者说,非常欢迎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2012年能来台北故宫展出;3月23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门举办了《富春山居图》演讲……看到这些消息,不由得使我想起了6年前到台湾参加书画交流的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3.
6月一、《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合璧展出6月1日上午,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开幕,分隔360多年之后,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合璧展出。《富春山居图》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折射了同胞悲欢离合,如今又再次写下两岸文化交流的传奇。  相似文献   

4.
赵国清 《今日浙江》2011,(18):58-59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富阳市就对黄公望和《富春山居罔》进行了大量的文化研究和资源开发。去年以来,更是紧紧抓住画卷圆合这一契机,提出了“重整山水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战略构想,策划开展了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有关的一系列文化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一、6月1日,《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合璧展出"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开幕,分隔360多年之后,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合璧展出。《富春山居图》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折射了同胞悲欢离合,如今又再次写下两岸文化交流的传奇。  相似文献   

6.
晓沙 《台声》2009,(9):95-99
元代画家黄公望被称为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他的山水画山川浑厚、草木华滋,堪称山水画的最高境界。而《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呕心沥血的作品.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富春山居图》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它一分为二后.有一半留在了祖国大陆.另一半后来到了宝岛台湾。在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是《富春山居图》前卷的一小部分,长度为51.4厘米。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举世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开幕,分隔36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重逢。名画的传奇身世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精心合璧的展出则饱含两岸民众的民族情怀。《富春山居图》的合璧,不但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8.
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自清初被焚成两截后,迄今已分离360年,明年7月该图有望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合璧展出。消息传来,两岸振奋。值此之际,本刊刊出浙江社会文化研究院罗以民研究员有关该图的调研文章,以飨读者。除此文外,罗以民其它6篇题目为《历史上真实的黄公望》、《关于徐邦达遗留的三个疑问》、《乾隆"鉴宝"是怎么犯错的》、《沈德潜:在真话与假话之间的挣扎》、《大收藏家安歧与〈富春山居图〉》、《嘉庆朝:一个讲了真话的杭州人》,本刊将择时选择刊出。  相似文献   

9.
1957年1月,浙江省文管会以8000元的价格,从上海吴湖帆处买到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残卷“剩山卷”及元王蒙《松窗读易图》。但是,现在“剩山卷”尚存“浙博”,但《松窗读易图》却今天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0.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之所以成为今年的热点话题是因为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新闻记者见面会上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1.
游艳红 《台声》2011,(9):81-81
“山水合壁——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第二期8月2日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展。本期特展上,观众可观赏到清王原祁《仿黄公望秋山轴》等多幅珍品。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动情地谈到了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分隔两岸不能相聚,"画是如此,人何以堪。"经过两岸业界的共同努力,今年6月《富春山居图》将在台北合璧展出,真正实现了"精诚所至,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10)
正4月17日至21日,台湾著名画家江明贤教授应邀在山东潍坊齐鲁台湾城三楼台湾文化艺术馆隆重举行"墨彩新境——江明贤创作展"。此次展览精选了江明贤教授各时期精品约66件。其中,备受瞩目的是江明贤教授应国务院参事室之邀,继2011年与宋雨桂教授代表两岸合绘66米《新富春山居图》后,所独立完成的《新富春山居图》(江卷)巨幅长卷。此次展览系首度在鲁展出,观众可免票进场欣赏。  相似文献   

14.
《福建乡土》2013,(6):F0003-F0003
艺术简介:1957年11月生于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山水画。出版专著《解密富春山居图——中国传世名画赏析与临摹要领》、《潘日明画集》。近年来,关注福州近代“仓山老洋房”建筑的地域文化艺术价值,创作中国画《岁月仓山》系列作品。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5日,海内外华人为之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圆满落下帷幕。在3个多月的展览期间,这幅分身360多年,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的传世名画,终于完成历史性合璧,缔造了又一段两岸文化交流的佳话。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28日至11月1日,为期5天的第11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博览会展出中国500多名工艺美术师创作的近万件工艺品。在渝州绣坊参展的多幅作品中,夏绣《富春山居图》脱颖而出,荣获金奖。这也是夏绣创始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小红和渝州绣坊的夏绣自去年摘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后,又一次斩获大奖。《富春山居图》为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之名作,画中描绘的是黄氏晚年隐居于浙江富春山的所见,是中国十大传  相似文献   

17.
正十年,于富春江,是无数潮起潮涌中的一朵浪花。十年,于《富春山居图》,是皇皇长卷中的一笔山水。十年,于"山水合璧",是跨越海峡共谋福祉的一份心愿。2011年6月1日,在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推动下,分离数百年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实现合璧展出,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段佳话,也为两岸文化交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昔日子久凝神处,江岸处处换新装。"如今富春山水灵动秀美、风采依旧,  相似文献   

18.
宗合 《今日浙江》2010,(6):58-58
在2010年3月14日的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7)
正3月12日,两岸木雕大师共同完成的《富春山居图》红木雕刻在台湾苗栗县展出,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又一盛事。木刻《富春山居图》由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韩国荣担任工艺设计总顾问,中国民间工艺大师顾连元担任技术总顾问,江苏常熟市东方红木家具有限公司负责承制,台湾三义木雕协会理事长蔡献堂、前理事长杨江山、监事长蔡仁福专程赴常熟,与大陆20多名木雕工艺师历经半年时间,分别采用透雕、镂雕、阳雕等不同的传统手法雕刻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征程上的重要任务。作为《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和实景地的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近年来致力于“味道山乡”创建这里的乡村有“妈妈”的味道、乡愁的味道、绿色的味道,也有现代化的味道、复兴的味道。乡村振兴何处着手?我们循着这些味道,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