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治国方略.本文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两个方面,论述了实行这一治国方略的紧迫性、必要性.进而又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坚持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了治国方略的重大创新 ,创新全在于相结合 ,核心问题是要回答如何才能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必须首先明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治国方略中的基本关系和应有排序 ,以此为起点 ,把道德规范变成法律条文 ,使守法行为变成道德习惯 ,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把党的领导贯彻于相结合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毅 《桂海论丛》2001,17(5):28-31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以德治国 ,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而且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国家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文简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容,分别论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强调了依法治 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并就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和紧密联系的辩证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同时强调德治与法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抛开其人治糟粕,其中仍有不少东西值得借鉴。事实上,法律和道德所共有的正义性原则正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关键因素。在处理二者关系上,必须强调依法治国是前提,这样二者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治理国家的方法和手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必须共同发挥作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是我们政治建设实践的客观总结,对解决社会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依法治国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德治国要求加强道德建设,开展道德教育,强化道德权威,重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7.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目前中国治国方略的科学总结,对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法制观念淡薄和道德水平滑坡的倾向,我们必须坚持法制教育和道德培养两手抓,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腐败现象在我国已经发展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怎样才能扼制腐败 ,建立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呢 ?实践证明 ,要做到这一点 ,只有走毛泽东廉政建设的道路。毛泽东廉政建设的根本思想是什么 ?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重大课题 ,正是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的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本文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为廉政建设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谢宗玉 《同舟共进》2010,(12):24-24
读2010年《同舟共进》第4期吴江先生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能否相提并论》,颇为受益。吴先生从宏观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辩证关系,但并未从人性的幽微角度,对德治与法治加以诠释,这里我不妨冒昧补充几句。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指导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先进性表现在其指导理论、政治载体、经济基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缺失,伦理的滑坡成为当今时代哲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每个民族自古以来都有对道德研究的不同理论,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不断发展,构成所谓的"哲学"内核。从法哲学的角度通过对后果主义、绝对主义道德推理的内容以及方法论后果论方面阐述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康德的绝对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试图借鉴外国法哲学先哲的研究理论来解决当下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法治教育、德治教育的理念;探讨了德治教育是法治教育基础,德治教育为法治教育提供的社会心理基础、社会思想基础、社会风气基础;分析了法治教育是德治教育的起点,法治教育是德治教育由外在要求向内在需要、由硬性教育向软性教育、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起点;得出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胡潇 《岭南学刊》2002,(6):77-80
究竟如何衡量文化的进步 ?笔者认为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计量公式 ,但认为从几个方面进行文化发展的检视 ,以观测文化的进路和趋势则是可能的。首先 ,应坚持人文理性与科技理性的协调发展 ;其次 ,应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三 ,应坚持文化运动之提高与普及的统一 ;第四 ,应坚持文化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总之 ,无论有多少参照 ,最根本的是要把诸多参数统一起来 ,并明确每项参数的有效域和准确度 ,才能达到文化进步确然而系统的检验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论依法执政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时代变迁和实现依法治国的新思维和新举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这一执政观念和执政方式的转变,在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的同时,对我国的法治进程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党的领导的法治化,既是法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治进程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动力来源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时尚文化以其娱乐、新潮、自由吸引着大学生.通过对大学生时尚文化新动态的调研以及正负影响的分析,提出高校德育融入时尚文化的新命题,进而挖掘多种隐性德育载体,发挥隐性德育功能,引导大学生鉴别、选择时尚文化,规避负面影响,让高校时尚文化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竞争是有关规则的竞争。当前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机制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产物。目前国际税收领域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机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少琴 《桂海论丛》2006,22(4):57-60
"富民兴桂新跨越"发展战略是对广西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理性思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广西的成功实践."富民为本,全面小康"是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以人为本,惠泽全民"是发展战略的核心特征;"根本一致,和谐发展"是发展战略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条件及动力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文阁 《湖湘论坛》2002,15(1):32-36
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是道德以“实践—精神”方式把握世界的必然环节。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内化社会道德从而产生、形成、发展和完善自身道德的过程。哲学、伦理学及其它实证科学早已证明,道德不是个体先天就有的,一个人生下来并不具备什么道德,那么,道德何以在个体生存活动中出现,又如何成为个体的一种内在的基本素质?推动个体道德发生的动力系统是什么?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道德的本质,更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创设激发独生子女道德发生的道德环境。一关于个体道德的发生问题,从…  相似文献   

19.
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曾有过大量的论述 ,他们的观点虽见仁见智 ,但都表明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法律与道德已成为社会调控机制中的两大法宝 ,德治法治并举是正确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20.
程雨燕 《岭南学刊》2020,(3):100-108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对生态环境法治提出了新挑战。在传统环境保护法遭遇功能瓶颈的同时,党内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因此开始呈现党规国法共生现象,但是仍然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以期形成更为稳定的共生状态。生态环境法治体系中党规国法共生应当遵循的理念是保持共生个体相互对等,维护共生环境健康良好和谋求共生系统总体发展;遵循的行为模式应当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发展为对称互惠共生,组织模式应当从间歇共生发展为一体化共生;遵循的规则是法律保留原则和党务保留原则;追求的目标状态是在形成稳定生态环境法治架构的基础上实现立法兼容和责任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