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一批内地旅港文化民主人士在中共的组织下,经东江游击队和地下党的护送,1942年初,历尽艰难险阻,安全返回大后方,史称 “抢救文化人”。茅盾是被“抢救”的知名文化人之一,他从1942年1月9日开始离开香港,途中在广东东江地区度过1个多月时间,3月9日,从粤北曲江乘火车抵桂林。6、7年之后,茅盾在《脱险杂记》中,详细地回忆了自己在东江的经历、游击队的艰苦生活,生动地记述游击队护送和接待文化人的经过等等。他高度地评价游击队的营救活动,称这是“抗战以来(简直可说是…  相似文献   

2.
日本进攻香港,“米”字旗换成“膏药”旗1941年12目初,梦想实现在亚洲建n“大东亚芥菜田”的日本帝国主义,培大回军队集结在距$深切I河进境仅8里远的地方,真目标十分明显,成是向香港发动进取。当时,活跃在广东一带的中国共产先的东江抗日游击队,1四通知香港英方当局,要他们踏切注意日方动向,并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结的原则出发,提出与英方台作保E音清的而见。香港英军司名出最初接受了还一建议,并派出一8少精军官,与八路军、新四军驻法办事处联系。港英石面要求东江苗苗队协助牵制进攻雷洁的日军。东江游击队在请示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3.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从宝安县布吉乡挺进东莞,创建了大岭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敌后地区建立的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孙钿 《广东党史》2000,(2):37-38
1938~1939年,东江游击队在香港九龙设有一个联络据点,还出版《东江》杂志。组织上调我去接编《东江》时,已获悉香港当局要禁止《东江》的意图,我只编了两期,《东江》遭到封闭。 1939年上半年,《东江》杂志的停刊,激起了香港惠州侨胞、海内外侨胞的强烈反应,纷纷提出复刊要求。可是香港当局非但没有考虑侨胞们的议论,甚至将东江游击队的联络据点也封闭了。 香港是中国人的国土。但是中国人却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宣传抗日的自由。爱国的侨胞们,东江惠州一带的侨胞以及东江游击队的战斗形势,都迫切需要有一个宣传的刊物…  相似文献   

5.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华南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支持,在东江地区建立人民抗日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在日、伪、顽军的夹击中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斗争,逐渐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1927年4月中旬,国民党广东当局追随蒋介石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广东实行了白色恐怖政策和反革命统治。广东东江地区①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政策,建立人民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建和发展东江革命根据地②,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东江地区进行的工人运动,正是东江苏维埃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了解东江苏维埃的工人运动的战斗历程,有助于更全面认识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大革命失败后,东江地区工人阶级面临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肖毅 《广东党史》2011,(10):48-50,5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组成,以下简称“东江纵队”)是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它在东江地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协同英美对日作战,有力地打击了盘踞在东江流域的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8.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和九龙半岛,枪杀无辜群众,搜捕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为了营救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保护人民群众,保卫香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按照中共中央“敌进我进”的指示精神,决定由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各派出精干人员组成武工队进入香港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9.
1941年12月,当英国的米字旗在太平山顶上飘荡了整整100年的时候,日本军队攻占了香港.从这时起,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香港人民在日本军人的刺刀下度过3年零8个月的苦难岁月.在日军占领香港期间,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侵略者的斗争,闻名遐迩的东江游击队港九大队,就是当时香港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军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0.
<正>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同志在《东江抗日星火》(载1965年9月19日《解放军报》)中提出:"东莞模范队在日寇侵占虎门后,于虎门外围领导群众阻击敌人,打响了华南敌后抗日第一枪。我们惠宝人民游击队刚一建立,就出击淡水,消灭了伪组织,成立了东江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惠阳县淡水区人民行政委员会。"一、东江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七七"事变后,根据中共香港海员工委和香港  相似文献   

11.
1943年,那是抗战到了最艰难的时候,在敌后我游击根据地已经有所缩小,人民生活也空前困难,而在广东还加上这些年三角洲大旱,许多地方真是到了“室如县磬,野无青草”的地步。1942年东江游击队是在最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战斗的。这时候,南方党又受到国民党的大破坏,除游击区的党组织外,都停止组织活动,暴露了的党员都在撤退、分散、掩蔽,中共以林平为首的省临委,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危受命于1943年初在东江敌后成立。 我是在1944年7月到达土洋的。我于1942年底撤退到广西之后,于1944年初得知省临委已经…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纪念。6月30日至7月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委、潮阳市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东江革命根据地学术研讨会”和“纪念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大会”同时在潮阳市举行。 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吴南生,各主办单位主要领导,汕头、河源、潮州、揭阳、梅州、惠州、汕尾等东江地区各市有关负责同志和代表,参加东江革命根据地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党史工作者,以及潮阳市各界代表等近300人出席了纪念大会。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党史工作者及各方…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 明天是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79周年纪念日。今年又是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纪念。省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委、潮阳市委等单位在潮阳市举行“东江革命根据地学术讨论会”和“纪念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大会”,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代表省委热烈祝贺学术讨论会和纪念大会的召开,并向出席这两会的专家、学者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党的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为主要领导的中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率领东江人民对国…  相似文献   

14.
东江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地方组织根据中央的指示,在领导东江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艰苦创立起来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东江人民抗日武装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祖国南疆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展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东江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牵制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叶剑英曾这样高度评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他指出:“没有民主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这样残酷、严重与广大的敌后战场是不可能坚持的.”  相似文献   

15.
1933年,中共东满特委在领导延边各族人民进行抗日游击战争中,积极开展向日伪军的宣传工作。3月30日,吉林省汪清县游击队反击日伪军讨伐汪清马村游击根据地战斗胜利结束后,在打扫战场时,发现松林里有一辆装满子弹的日军汽车,附近河边有一具日军士兵的尸体。尸体旁一块石头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用日文写着: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我看到你们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共产党的游击队。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我很想和你们会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野兽们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我把我运来…  相似文献   

16.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在重庆、桂林、韶关等地的不少著名文化界、进步人士流亡到香港.同年12月,日木侵略者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在这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向在香港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和广东东江抗日游击队发出紧急指示:"为了保护我国革命文化界的精英,必须不惜牺牲,立即竭尽全力,把围困在香港的文化人秘密抢救出来:"大规模的抢救工作是在1942年1月上旬开始的,到2月下旬,大约两个月时间,成功地抢救出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其家属800余人.其中有茅盾、邹韬奋、胡绳、戈宝权、张友渔、黎  相似文献   

17.
《广东党史》2010,(10):51-51
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江特委机关两次驻留在这里,潮汕抗日游击队司令部、韩纵二支队司令部及边纵二支队司令部等曾设于此。中共领导人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方方等曾直接参与大南山的革命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加伦本名叫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希柳赫尔。“加伦”是他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担任广东革命政府首席军事顾问时的化名。1899年11月19日他出生于俄国雅罗斯拉夫尔省巴尔辛克村,青年时期参加革命活动,到20世纪20年代初,加伦作为一名俄国红军将领闻名遐迩,深受红军将士的拥戴。1924年8月,苏联政府应孙中山的请求,委派加伦赴中国担任广东革命政府的首席军事顾问,以接替同年5月到广东参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工作、于7月在东江不幸牺牲的军事顾问团团长巴甫洛夫。加伦于当年到达广州,1925年7月因患重病被迫返…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势如潮,香港岌岌可危,随时都有沦陷的可能。 在这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被困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知名人士,国际友人和华侨,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和广东东江抗日游击纵队,要不惜任何代价,尽快把这批人营救出来。  相似文献   

20.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9月,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下,广东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同月,中共中央派张文彬(张纯清)到广东,整顿和加强以广东为主的南方党组织。于10月正式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 “南委”),张文彬任书记,薛尚实(负责组织)、饶彰风(负责宣传)、梁广为委员。“南委”机关设香港(1938 年2月迁至广州),隶属于中共中央领导(1937年12月后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南委” 领导广东、广西、香港、澳门、贵州、昆明等地的党组织。同月,成立中共闽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