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傣族的分布与宗教信仰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傣族居住在云南省,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境内外的傣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傣族人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在历史上对傣族社区生活的影响至今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本文试对傣族社区影响较大的原始宗教和上座部佛教的异同作探讨,从中了解傣族宗...  相似文献   

2.
傣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云南境内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的傣族主要集中在滇南、滇西南一线,以西双版纳、德宏、孟连、耿马等地的傣族为主。这些地区傣族的佛教经典和世俗典籍在历史上主要是通过僧侣用铁笔刻录于贝叶上,被称为“贝叶经”,是这部分傣族保存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记载中还包括了傣族的天文历法、道德法律、医药卫生、文学艺术、生产生活、体育武术及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并借助宗教文化的传播而深入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这种以佛教文化为特征的傣族文化同无数宗教经典一起又被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和民族调查材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傣族和蒲人都是在德宏地区居住较久的土著民族,在历史上曾有过交错杂居,来往密切,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近的时期。元代以后,由于政治局势变化,引起当地的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傣族成为德宏地区的统治民族,而蒲人却逐渐衰落,并由坝区向山区迁徙。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都渴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中巴关系堪称国与国关系的典范。自1951年5月21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在两国历代领导人的共同培育下,中巴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加强,双边合作富有成果,已经建立起面向未来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维护亚洲和平与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的理解与和睦。两国开展的广泛互利合作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两国人民开辟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邓建华 《创造》2014,(1):84-85
正拨开历史的迷雾,这个叫做"达光"的王朝在傣族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究竟有多久,是否就是因它的存在而早于西域丝绸之路向中原内地输入和传播佛法,至今仍莫衷一是。据傣史载,公元前4世纪,一个由傣族先民滇越人莽纪拉扎创立的,被西汉叫做"滇越乘象国"、东汉称为"掸国"的达光王国诞生了。而其之所以形成,当地学者认为是因为西汉所称的"蜀身毒道"的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开通,它因此建于鼓山渡口旁,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塞。这条丝绸之路的建立竟早于张骞出使西域近300年。而乘象国的建立或存在,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又莫衷一是,充满迷雾。"支那"一词的诞生似乎又与傣族古国和古丝绸之路的  相似文献   

6.
(一)1954年11月,中央同意在边疆民族地区以和平协商方式进行土地改革,先在德宏傣族聚居区10个乡进行试点。1955年初我来云南,即到德宏参加土地改革试点。经过试点,证明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采取和平协商方式的方什政策和具体做法,既能够顺利完成土改,又可以团结各族人民,保持边疆稳定。在边疆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经过解放后几年的工作,就使废除封建领土制成为广大群众的要求,并得到绝大多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同意,而又能顺利完成,并不是很容易的。这是从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慎重稳进”方针…  相似文献   

7.
纪念战争是为了塑造和平,缅怀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已经过去60年,但其后来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格局,而它给人类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莫过于人类对和平的深刻理解和孜孜追求。善良的人们希望这个世界充满和平,期盼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别、不同宗教的人群能够友善相处,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8.
傣族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果占璧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思想战线》2005,31(6):54-57
有学者认为,傣族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一个叫做"果占璧"的古王国,这个时期是"傣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其实,所谓的"果占璧王国",就是此前一些学者提到的"憍赏弥王国"."憍赏弥"只是一个印度古国,而傣族文献中的"果占壁"或"果占璧"或"憍赏弥",都是源自以印度古代一个以"憍赏弥"国为背景的传说故事的翻版,与傣族历史无关.  相似文献   

9.
壮族和傣族是中国境内壮侗语族(侗台语族)壮傣语支的两个民族。从语言归系上看,他们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许多学者认为,壮族和傣族由古代百越族群的一支发展而来,壮族和傣族都共同经历了封建领主制社会阶段,并且在较多方面反映出这一社会发展阶段的共性和个性。本文主要利用桂西壮族土司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材料,对壮族和傣族封建领主制社会研究中争议较多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由此对封建领主制理论研究和壮族与傣族社会历史研究有所裨益,不妥之处请专家指正。一壮族和傣族先民都是百越民族的一分子,所以他们在文化特征方面有许多共同现象,如原始村庄稻作文化、铜鼓文化、干栏居屋、节日习俗和饮食习惯等等。然而远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前,壮族和傣族先民就已经分化为不同的民族集团,并且分别居住在不  相似文献   

10.
傣族社会与其他民族的社会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在这个发展时期中,法律的产生、发展、演变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材料,有关傣族早期法律的情况一直象被迷雾笼罩着宫殿一般难以揭示。本文不揣冒昧,利用傣族古文献资料和汉文历史资料,对傣族早期法律作一初浅的研究,并以此求教于学术界的同仁。一、传说中的早期社会规范在傣族的古文献中,傣族先民的历史被分为若干时代。洪荒时代以前的历史近乎神话,是傣族先民对人类诞生的猜想。而洪荒以后的历史记载尽管还与神有紧密的联系,但却反映出傣族先民不断进化的历程。值得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从来都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它与其他民族的文学艺术总要发生联系,总要吸收其他民族的长处来作为发展自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傣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傣族人民和我国各族人民一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相互交流,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统一的祖国文化。傣族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发展创造的民族。傣族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期,直至1950年代的德宏傣族土司是中国民族史、中国边疆史不可缺少的内容,德宏傣族土司宗法文化从一开始就对社会生活的总体产生影响,波及土司、官族、平民等社会的所有成员,是德宏傣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宗法文化在德宏傣族社会中的存在使得傣族土司承继有序,使得人民生活张弛有度,使得傣族土司所管辖的边疆地区稳定安宁.正确评鉴德宏傣族土司的宗法文化,发掘和利用这个文化传统为傣族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圆中国梦     
《台声》2018,(23)
正890.纵观历史,我们会陷入无尽的沉思,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和平的民族、伟大的民族,它创造了无数丰富而辉煌的文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不懈进取的精神支柱,十几亿中国人和亿万海外华人拥有着数不清的梦想,汇聚成一个共同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郝向前西藏海南州共和汽车站891.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傣文史料和田野调查资料论证了傣族佛教和原始宗教在历史上的斗争。对二者在斗争中互相让步、互相渗透、互相排斥而长期共存至今的情况,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同时,就上座部佛教不同教派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及其相互间影响、异变的情况作了初步探讨。作者指出,傣族社会佛教和原始宗教之所以能长期共存,一是由于傣族封建领主制精神文化的需要,二是封闭性的封建领主经济为两者共存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土耳其两国建立邦交,已有十二载。这些年来,尽管国际风云多变,亚州局势动荡不安,可是我们两国友谊蒸蒸日上,互访使者往来频繁,我们两国虽分处亚州东西两端,却都为维护亚州和平,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自1972年两国建交之初至1978年,短短六年之间,中土双方人员互访,即达十二起之多,双方友好,逐渐加深,两国贸易,与  相似文献   

16.
重要言论     
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我们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相似文献   

17.
比较视野中景谷傣族文化特质及其旅游价值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民族不同地域分布的现象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伴随这一现象,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既具有文化传统的相似性,又具有文化表现的差异性.云南傣族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选取普洱地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傣族为例,把景谷傣族文化置于傣族文化的整体特征中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景谷傣族文化自身独具的文化表现形态及其主要成因,思考景谷傣族文化特质发展的当代走向及其应用价值,以探察同一民族不同地城分布下传统文化独有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代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十字路口。中美之间矛盾冲突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而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上下一心,坚定信心,坚守底线,保持定力,不骄不躁,做好自己的事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9.
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一些人是否承认,它都是事实。我们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不中断的悠久文明。这样的文明,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是不会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几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  相似文献   

20.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各个民族由于历史上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以及由于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语言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审美观也就有着不同的特点。认真地探讨这些特点,对于批判地继承各民族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新风尚,是很有益处的。傣族文学集中地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观傣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他们大都在平坝江边傍水而居。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光秀丽。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优厚的生活条件,也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