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引发了理论界对风险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理论研究,并形成了关于风险社会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风险社会理论以其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为当代人类全面把握当代社会和反思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路。反思风险社会理论,我们认为,需要将对风险社会的研究,提高到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高度来认识,以形成对全球风险社会的全新解读。  相似文献   

2.
刘举 《实事求是》2013,(5):9-12
人学学科建设是建设科学的人学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是一个理论难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当前人学学科建设应树立自觉意识,自觉形成辩证地处理人学与哲学及部门人学之间关系的理论意识,以整合人学资源;自觉树立问题意识,从对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社会矛盾出发升华出人学理论。这种自觉意识和实践特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时代发展要求,祛除了以往人学理论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3.
孙熙国  于欣 《理论学刊》2006,4(6):78-81
当前中国人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研究视角与个体存在的微观研究视角彼此分离,对中、西、马三种不同的思想文化资源的利用存在偏颇和失衡,贯穿在多层面、多维度人学研究中的核心理念缺失。当代中国的人学理论的科学建构必须综合利用中、西、马三种不同的文化资源,实现中国传统人学与当代人学的双向对话,真正做到宏观与微观两个研究视角的统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的人学研究主线。  相似文献   

4.
当20世纪西方社会走向全面异化,人在自然和社会的对立冲突中逐步被压倒吞噬的时候,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深层结构中潜隐着的人学精神的思想意蕴也愈加强烈。本文从人学精神的内涵入手,分析了西方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在人学精神上的内在传承关系,对西方现代文学人学精神的审美价值倾向和表现手法上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松 《党建文汇》2010,(6):33-33
“犀利哥”的走红出于偶然,但其频频被社会和舆论拿来“消费”的现象。却并非偶然。利用“犀利哥”的商家与那些与“犀利哥”竞相合影的人,追逐的仿佛是一个消费符号。他们潜意识里已然忽略了,“犀利哥”是一个尚未治愈的自闭症病人、一名刚结表流浪的乞丐。  相似文献   

6.
道德情感的人学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人类对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一种哲理思考.它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人的主体精神境界,体现出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与人文性的特征。以培养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人为最基本的教育旨归的德育是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最为接近的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向社会生活实践的渗透和延伸。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的德育,其实施者是人,  相似文献   

7.
郭涛 《求实》2007,2(9):79-8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具有生动的实践内容。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志勇 《唯实》2002,(2):3-7
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中国的人学研究经历了“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人的现代化”、“人的主体性”、“人学学科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等数个阶段的讨论 ,在范畴界定、学科建设、现实研究、理论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同时 ,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研究原则上也存在着一些偏执与缺漏。 2 1世纪的中国人学研究 ,将围绕全球化、科学技术的人道化、知识经济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热点问题 ,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主题 ,完善马克思主义人学建设 ,实现人学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9.
姜喜咏 《求实》2007,1(2):32-34
科学性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首要特性,但其科学性又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基础的,体现了科学性和人学性的内在同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人学向度主要体现为:对社会历史作了唯物辩证的理解,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使历史成为普通人可以理解的东西,为全人类的思想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唯物史观确立了每一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在创造历史和理解历史方面的平等,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真正的历史“主体”,使每一个人都自觉地认识到并能够在自身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唯物史观对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的科学揭示,确立了历史发展的方位和趋向,为人类自觉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实现历史由“物”性向“人”性的最终转变和人类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美好的社会理想和蓝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主观与客观,人、自然与文化,个人与社会,现实与历史这四个方面展开关于自由的人学辩证法的讨论。文章认为,只有在主观与客观、意识与物质统一共在的世界里,才有人学意义上的自由;对超越现实的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是人学意义上的自由的辩证运动的主要方向和恒久动力;尽管历史中的每个人都在进行自由选择,但这些选择的“合力”总要符合必然的要求;自由组成必然,必然包含自由,现实的自由选择在历史中是以不自由的必然决定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自觉地使自己的自由选择体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作为自由之主体的人们不可推卸的重担与责任。  相似文献   

11.
王升臻 《探索》2011,(5):124-126,131
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学界从社会哲学视野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施加论”、“转化论”、“需要论”等。而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把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为“一定的阶级、社会与其成员,借助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进行思想政治交流互动,双方在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2.
王迎迎 《世纪桥》2009,(5):83-84,89
人是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哲学的归宿。在哲学的发展道路上,人学也逐渐形成。近代哲学只是抽象地设定了人,否定了人是活生生的感性存在;而现代哲学虽然看到了人除理性外的非理性的一面及除精神、情感外的生命存在,却只是从直观层面或说从生物学意义上去理解人。只有到马克思的实践人学才弥补了以上两者的不足,真正实现了对人的完整理解,从而展开了真正的人学之路,开创了当代人学的全新景观。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组织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发挥作用的舞台,实现了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制度的限制、法律的缺位、资金渠道的狭窄、监管体系的不到位,使得我国社会组织治理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迫切需要大量的社会组织来承担部分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因此,我国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必须创造条件,推动社会组织快速、健康地发展,发挥其在公共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魏传光 《求实》2006,(6):4-6
马克思人学以其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的独特品质,结合社会现实及其条件变化,在对传统人学理论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对人学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开创了崭新的人学景象。马克思人学在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回归生活世界、确证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尊重生命价值、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等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5.
陶磊  黄明理 《探索》2011,(6):120-125,169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由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似乎已经成了学界的共识。但只要对人学范式作一认真的反思,就不难发现,人学范式研究思路中隐藏着三个自相矛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与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与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的人文关怀与其辐射面窄化甚至是断裂的矛盾。要弄清这三对矛盾,需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需要论”和其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区剐。只有使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即主要在社会关系中剖析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回到”社会哲学范式,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的生成中明确其现代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赵卿 《世纪桥》2009,(7):81-81,109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及其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党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代阐释,也体现了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7.
小议苏格拉底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耀健 《世纪桥》2007,(6):39-40
人学的兴起并形成一股思潮,引起人们对自身问题的关注。苏格拉底是早期人学思想的创立者,为人学思想的启蒙做出了贡献。苏格拉底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人学”转向,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开创了理性主义的人学模式,对后世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申洁 《前线》2016,(6):93-93
正人学思想源远流长,历代哲学社会科学家围绕什么是人、如何做人的问题不断探索,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马克思对于人的理解和研究,非常重视将其放在一定的具体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并不是空洞与虚无的人。并且,马克思非常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结合社会现实及其条件变化,在对传统人学理论性反思的基础上从人的本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7,(1):108-110
根据调查和最新研究报告,导致现代人心理疾病有十大社会诱因: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抒望 《共产党人》2012,(4):45-46,4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摆上我国政治的最高议程之一,成为我党执政的新课题。当前我国社会问题多发凸显有诸多因素,从管理体制来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在一些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快速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挑战,社会矛盾倒逼社会管理必须创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