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书《译者序》介绍说:“《普通法的本质》一书,从法院职能、审判依据、法律推理、法律发展等方面系统扼要地介绍了普通法的制度逻辑和运行模式,从理论角度总结了普通法的理念和特征,揭示了若干决定普通法运行的制度原则,用不太长的篇幅提供了关于普通法运行的全景画面和动态图景。相信这本书一定能为读者提供有关普通法的简明而有益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该书导论《在中国思考法律与文学》中介绍说:“本书试图拓展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法律与文学。我将主要以中国韵一些传统戏剧为材料,分析法律的或与法律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这意味着,本书的基本追求不是运用具有历史意味的文学材料来印证法律的历史,甚至也不是运用文学材料来注释甚或宣传某些当代的法律理念;而是力求在由文学文本构建的具体语境中以及构建这些文本的历史语境中冷静地考察法律的、特别是中国法律的一些可能具有的一般意义的理论问题,希冀对一般的法律理论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有所贡献。尽管运用的材料是文学的、历史的并因此是地方性的,我的根本关切却是当下的、现实的因此是一般性的。”  相似文献   

3.
英国属于普通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由成文法和案例法两大部分组成。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普通法都是英国法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在当今的英国,成文法的地位在提高,但在实际中,大量的诉讼和纠纷是依普通法的原则解决的。尤其是在成文法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领域,法官均采用普通法的规则。因普通法的基本原则都是通过判例形成,所以有所谓法官立法之说。本文主要讨论制定法中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区别、范围、效力和相互关系,在以下说明中将忽略普通法领域的立法活动。另外关于立法概念,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这里采用广义的概念,即指所有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的总称,而不是仅指议会制定法律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民法劝学     
于敏在该书《译后记》中说:“本书是星野英一先生从事法学专门人才培育50年之后撰写的大众民法学教育著作。先生认为‘在法、法律方面,专家的统治也不是一种好的现象’,试图还民法学于‘民法的施行者’,以建立起民法的坚实社会基础。本书以法学为核心,涉及语言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认识论等广泛领域的知识,读者无论从哪个部分读起,都能感知活生生社会中民法精神的存在,体验和把握法的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书将愈显其在法学教学和法律知识普及上的开拓意义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磨一剑的监督法,确立了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原则——监督公开。公开,就是把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公众的审视和监督。一个创新性的法律制度,由文本走向现实。必然引发实践的变革。而一项新制度的实践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其积极的影响,更需要用法治的视角去审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思考监督公开到位的实现之径。  相似文献   

6.
贾玉华 《前沿》2010,(22):110-113
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的关系逐渐明朗化,随着对法律渊源的理解深入,理论界对法律渊源定位的立法视角的弊端日益暴露,而立法视角的确认也有其固有的原因,这种视角对于我国法律渊源的瓶颈作用迫使我们开始转向从司法视角来考察法律渊源的定位,而这需要考察外国法对于司法视角的理解.完全在我国确立司法视角显然不具有操作性,因此立法视角和司法视角的并重审视是可为之努力的方向.审视所有民法渊源,习惯和判例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两种类型,能否利用习惯的作用,发挥判例的效应是法律渊源制度发展必须考虑的方面.如何设置几类法律渊源的效力也是不得不审视的问题,提升习惯作为法律渊源的作用,合理利用判例的补充作用,是一条建立更加合理的法律渊源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英国刑法的普通法渊源英国刑法最重要的渊源是普通法,又称习惯法或者判例法,就是由习惯和判例形成的法律。在古代英国,曾经有一段历史时期没有适用于全国的统一的法律,而各个地方的习惯又各有不同,自1066年诺曼第公爵威廉征服盎格鲁——撤克逊人以后,将各地...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及其所带来的代际关系的重大变化,是观察和讨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重要视角。这一研究视角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不是远离而是密切结合现实社会生活来审视、研究和思索未成年人道德建设问题。在当前关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研究文献和实际运作中,可以坦率地说,不少是从“抽象的原则”甚至是从“想象的假设”出发的,诸如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应该如何如何之类,而不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并扎根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  相似文献   

9.
叶双瑜 《政协天地》2010,(10):48-49
两个月前,我的叔公叶荣富同志从龙岩来电话告知:萧衍锋同志出了一本书,嘱他转送给我。可能是长期在档案部门工作的关系,叔公虽然已退休多年,但办事还是特别认真,不是很可靠者,他是不会把书托付的。国庆长假,这本由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印,名为《闽西岁月》的著作送到了我的案头。  相似文献   

10.
著者在该书《序言》中说:“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反思当代法律和政治理论中的诸多令人瞩目的重大贡献,对许多传统观念和保守原则提出挑战。特别是,本书试图减轻法律实证主义对现代宪法的束缚。在对法律与政治或法律原则与政治原则之硬性区分的价值进行思辨的同时,作者也希望努力缩小公法与法律理论之间的惯常鸿沟。”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06,(2):85-85
本书理性地审视了正在上演的新经济形态——以创新优势为起点.以知识产权为架构基础的无形垄断经济,并以前卫的视角洞察知识产权新闻背后正发生的重大变革——它将使任何规模的公司从它们的创新优势中攫取垄断优势。书中警示:唯有创新与创造.才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2.
著者在该书第六章“暂时的结语”中写道: “在本书的讨论中,我对中国法学在1978年至2004年这26年中的发展,亦即我所谓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进行了‘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对支配此一法学时代的‘现代化范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追究,对构成此一法学时代基本知识内容的‘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法律文化论’和‘本土资源论’逐一做出了分析和批判,而且还明确对其发展过程缺失对中国现实予以关注的现象(包括中国法学的‘都市化取向’)提出了根本的质疑。经由上述的努力,我最终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律/法制的发展,而只能致使西方法律/法制在中国的移植和拓展,实是因为它受到了一种源出于西方的‘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律/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致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与此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终于导致了我所谓的中国法学的‘总体性’的结构性危机,或本文所谓的‘范失’危机。  相似文献   

13.
著者恩布里在该书《后记》中写道:“一般情况下,本书致力于以这样一种方式介绍现象学:与事物本身的研究相比,文本的考证是次要的;与思辨相比,反思性地观察更重要;与辩论相比,给出分析更重要。最后一点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一个分析的结果并不是一组主张或者一堆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支持或者反对它们的论断,就像在辩论中那样;而是互相衔接的、通过范例联系在一起、以便日后可以对被讨论的事物进行更深入观察的一组区分。因此,如果学习本书的学生在现象学方面能够做到这些,才是我所希望的。”  相似文献   

14.
江平 《人大论坛》2014,(4):52-52
台湾学者陈长文先生送给我一本书,书名为“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写的是台湾政界法律人的现象。这本书的序是马英九先生写的,他在序中谈到他当年报考法律其父不同意,要他报考政治,三十多年谁也未说服谁,马英九的父亲认为儿子学了法律后“法治观念太强,司法性格太重,守经有余,权变不足”。  相似文献   

15.
蒋美华 《理论月刊》2009,(5):124-125
汶川地震对政府和社会来说是一场危难.在此次救灾过程中,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有效地进行危机处理,组织工作井然有序,人性光芒得以彰显.我们可以从现代化视角来审视社会的这种变化,从社会设置视角来审视其间的组织和运作过程,从中可见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立法的价值取向高在前一、问题的提出.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法律体系的重新确立,不仅仅在于一些具体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的改变,更在于法律观念的更新,在于对法律价值的理性审视,在于立法价值取向的重新确立。公平或正义一...  相似文献   

17.
法律社会学     
该书是系列译著“韦伯作品集”之9(IX),其封底之介绍文字写道:“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社会’与‘法治国家’等词汇已是耳熟能详。然而,法律到底是怎么来的?法律的演进过程如何?法律在人类社会中到底扮演了何种角色?本书试图解答这些问题。作者挟其浑厚的法学与史学素养,从比较人类各大文明人手,深入探讨了甚的缘起与演化,从纷纭复杂的史实中爬梳举例,阐明了法律与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各层面的关系。本书适时的引进出版,我们有理由相信,韦伯关于人与法的如炬洞察和深邃的理论阐释对中国的法治化建设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上的平等一般是指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结果是否平等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法律很难介入,或介入了也会在现实中碰壁。结果平等不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就主要应当(也基本上只能)由社会去解决,法律不是万能的,社会在其自身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法律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9.
若是问到普通法与大陆法之间的差别,很少会有人想到是语言:适用普通法的国家或司法辖区都用英语,而大陆法系国家则适用各种语言,有法文、德文、日文和西班牙文。但若是问及两大法系差别,很多人会说法官是最大的差别,至少普通法法官有这样的看法。很多普通法法官以智叟自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相似文献   

20.
在丰富的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卡多佐大法官认为,法律发展的逻辑不是寻求确定性而是寻求一种可能性。可能性的寻求是司法过程中传统与革新的统合。这种统合得益于卡多佐的平衡感,并成为卡多佐革新普通法传统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