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梅林 《党史文苑》2006,(6):34-35
党际和谐这一政治概念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入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际和谐这一政治概念可以从历史维度、实践层面、制度内涵的角度来解读.  相似文献   

2.
党际和谐的深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际和谐这一政治概念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入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际和谐这一政治概念可以从历史维度、实践层面、制度内涵的角度来解读。  相似文献   

3.
人类历史是一部追求自由的历史,哲学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探索自由的历史。正因为自由被古今中外千万人述说,自由反而成为最难以说清的概念。无论是从思想观念入手还是从语词入手,或者从知识考古学角度入手,都不能忽视自由概念史演变的哲学反思并对其中的误解予以阐释和澄清。从自由的本质、自由的基础、自由的阻碍力量和自由的实现途径上看,我们可以将中西方的自由思想区分为生存自由、意识自由、意志自由和实践自由。从思想发展角度来说,这四类自由之间具有历史承接关系。从自由的方法论及自由的目的上看,中西方自由呈现出心性与理性、修身治国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革命文化的概念界定、发展过程、基本内容、本质核心以及革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且成果丰硕。但同时也存在对革命文化的概念表述不一、起止年限分歧较大、整体性构建不足及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当前,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和比较的视野科学界定和探讨革命文化概念及相关问题,是弘扬革命文化、继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贫困不仅是一个数量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从社会学角度来讲,贫困也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概念.山西省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既是经济、社会问题,同时还是发展权利实现不足的政治问题.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向贫困人口下放权利;推进农民现代化,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实现社会保障全面化,增强农村防御风险的能力;实施生态移民,拓展贫困人口生存和生产活动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6.
张秀华 《理论学刊》2002,23(6):33-35
时代和时代主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应该加以区别 ;列宁对时代性质的论述仍然适用于我们对现时代性质的认识 ,但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对此进行丰富和发展 ;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毛泽东和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认识 ,这样才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个“讲话”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做了总结、提炼,其中,有两个观点值得重视。一是明确提出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概念,二是提出赢得先进性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紧密相关。笔者的体会是。在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中,不断赢得先进性是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开创的,因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具有辩证否定意蕴,它从"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的角度肯定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开创的世界历史;从资本所带来的"血与火"的历史的角度否定了世界历史;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必然趋势的角度构建了世界历史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观点集萃     
科学发展观对实现党的宗旨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先进性不仅表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上,更表现为发展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上。我们党首次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并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从实现党的宗旨的角度来看,它包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是大多数人有意无意地不加区分或经常搞混的一对重要范畴。虽然随着科学和技术的高度发展 ,两者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 ,经常被统称为科学技术 ,但在之前的社会中 ,尤其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界限却很明显。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的发展方式、研究对象及追求的目标都是不相同的。但这两对不同的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科学技术”这一有机整体的 ?下面就此从科学实用价值角度进行一些探索。价值是指“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 ,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的需要 ,是否对主体的发展有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个“讲话”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做了总结、提炼,其中,有两个观点值得重视。一是明确提出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概念,二是提  相似文献   

12.
徐腾 《唯实》2010,(12):27-32
“中国模式”是近年来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提出的认知中国发展的新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立场不同,角度不一,观点各异。从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世界历史的视角,从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外交诸层面,来解读中国的当代巨变,应当认为,“中国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模式,是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现代化模式,也是发展中大国和平崛起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领域”是近年中外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短时间之内就有大量成果问世。就政治哲学角度而言 ,该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 ,对公共领域概念的理解 ,主要涵括该概念本身及公共性、公 私域划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 ;二 ,公共领域的历史演变 ,主要以西方社会为蓝本 ,探讨了公共领域演变的几个阶段 ;三 ,我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历史与现状 ,主要涉及我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公共领域和我国公共领域的当前境况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 1987年 8月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的两个基本相同又有差别的理论新概念。说两者基本相同是指两者在基本含义、主要特征、历史前提、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都大体相同,基本一致,在好些情况下可以混用。说两者又有差别是指两者毕竟不是一个概念,两者的主词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都有差别。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作主词,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有中国特色的,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特殊新形态,既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发达资本主…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论”学科性质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瑞琴 《世纪桥》2007,(4):135-135,139
历史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科性质是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历史教学论的发展经历了历史教授法、历史教学法、历史教育法、历史教学论等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中概念的变化实质上是学科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在2017年初因一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件被卷入争论漩涡.针对这一热议话题,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出争辩双方的主要论点论据,才能使读者客观全面地了解大陆学术界围绕"十四年抗战"概念有着怎样的争议,更深刻地理解寻求历史真实的艰辛.对教育部修改教材的这一举动不必过度解读而将问题复杂化,"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概念各有其适用语境,只要科学把握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关系,国民普及教育与学术研讨的关系,完全可以找到推进史学研究的发展与更好地进行教育宣传之间的平衡,而避免陷入种种争议的窠臼.  相似文献   

17.
刘小倩 《学习月刊》2012,(24):32-33
“市民社会”这一概念不是葛兰西所创造的.是源于西方政治学概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市民社会的概念不同。市民社会理论发展主要有二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公民概念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后历经古罗马、中世纪、近代、现代几个时期的演变,内涵不断扩展,公民身份所表征的权利也不断丰富。历史地来看,公民概念的每一次演变,无不是人在不断发展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反思自我的过程。事实上,公民概念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人自身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9.
以1945年为界,沃勒斯坦将“工业革命“和“发展“视作同一事物的不同变种,无论是“发展“还是“工业革命“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形态的代名词。相较于“工业革命“,“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的产物。19世纪之前,欧洲各国普遍经受了动荡的社会局势,与此同时,自然科学作为理性化的产物在欧洲开始发展。以此为背景,“发展“作为一种理性化的尝试被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自此,在社会科学上百年的历史当中,“发展“一直作为理性化的产物禁锢着社会科学从业者。除此之外,“发展“意味着“更多“与“平等“,但沃勒斯坦发现,当两者相冲突时,主体总是将“发展“等同于“更多“,“平等“则被选择性地忽视了。沃勒斯坦在该书中以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以及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后发国家为例,揭示了“发展“背后一直隐含的民族—国家界限,但他的这种批判相较其他学者显得温和、非激进,他意欲发展而不是颠覆这种界限。他从意识形态和社会科学两个角度将“发展“的概念置入到研究对象的角度进行了反思性的考查,前者实质上是一个在不同时空拥有不同变量的为国家辩护的概念,后者则是一个永远无法证伪和证实的神话或者说是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20.
公民概念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后历经古罗马、中世纪、近代、现代几个时期的演变,内涵不断扩展,公民身份所表征的权利也不断丰富.历史地来看,公民概念的每一次演变,无不是人在不断发展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反思自我的过程.事实上,公民概念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人自身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