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双重国籍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公开、默认、有限的承认双重国籍,广大海外华侨也强烈呼吁中国放开双重国籍,修改国籍法。本文通过对移民利益、国家利益以及双重国籍之间关系的分析,在借鉴其他国家处理双重国籍问题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国籍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国籍自法国大革命诞生以来,经历了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国籍观念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深刻影响,其每一次演进都推动了国籍法的变革,国籍法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国籍观念的发展。20世纪以来国籍法的发展表明:尽管各国对关于国籍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争议,但国籍法趋同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这标志着现代国籍法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国籍法的基本原则业已形成。而双重国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许可,国际社会正在致力于双重国籍新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林金香 《法制与社会》2010,(17):11-11,13
国籍是区分居住在一国的本国人和外国人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国民之间的流动,对于国籍的界定比以前更重要。当今社会,双重或者多重国籍已经司空见惯。双重国籍将带来何种利弊?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国籍政策的演变,分析了双重国籍的利弊,从而指出双重国籍制度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双重国籍在中国——浅谈中国的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中国对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双重国籍"是一个历史和现实问题,中国对于国籍政策的取舍应慎重全面地考虑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因素,以国家利益为重,权衡二者的利弊。同时,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出一些适时灵活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是在总结了我国三十年来处理国籍问题的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世界主要国家的国籍法制订的。它是我们处理国籍问题的准则。国籍法既是国内法,又涉及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外交关系。我国国籍法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正确处理双重国籍问题。它重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原则,并相应制订了具体处理双重国籍的条款。依照国籍法的规定解决双重国籍问题,有利于广大侨胞的长远利益,便于他们在侨居国生活、工作和学习,也有利于处理我国同有关国家的这类问题,发展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它必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双重国籍是国际上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各国国籍法所采取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人员交往极其频繁,国籍冲突所造成的不便和困难成为国际私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自然人国籍冲突最为有效和根本的方法莫过于统一各国的国籍立法,但这一浩大工程显然在短期内无法完成。那么,在既存的自然人国籍冲突的情况下,国际社会不妨通过首先共同确立解决自然人国籍冲突的最密切联系、意思自治、参照当事人父母国籍或住所等基本原则,继而根据国籍冲突的不同类型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法,尽可能为各国法院在解决国籍冲突的司法实践方面提供大致相同或相似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赵哲伟 《法学杂志》2000,(1):57-57,31
北京市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于1999年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大学法学楼举行1999年度学术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国际公法方面讨论的问题世纪之交的国际社会风云际变,动荡不安,故切实做好国际法学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国际法上的自然人问题。有学者结合国籍立法的实践认为,我国1980年国籍法确立的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原则应当重新审视,在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作法和切实保护我国公民在国外权利的条件下,拟有承认双重国籍的必要。关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交叉问题。…  相似文献   

8.
承认双重国籍:印度国籍立法的重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海涛  盖蕾 《河北法学》2005,23(9):121-124
印度由坚持单一国籍的政策转为承认双重国籍,目的是为了借力海外,吸引海外印度人(印度侨民和外籍印度人)的资金和技术。印度宪法中关于单一国籍的条款的修正得到了印度上下及海外印度人的拥护和支持。不过,印度实行双重国籍的范围却是相当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现有法律在国籍认定标准上采用的是裁决机构所在地,而国际社会通行的是裁决地标准。认定标准的不一致导致在实践中出现许多矛盾和困境。本文对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和适用进行分析,明确我国应采用《纽约公约》的规定,以裁决地作为认定国际仲裁裁决国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自1955年4月22日,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订立了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后,1956年又有(1)苏联和南斯拉夫关于解决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2)我国与尼泊尔关于两国关系中的若干有关事项的换文,(3)周总理接见新加坡劳工阵线主席马歇尔,就新加坡的中国人国籍问题表示的意见,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双重国籍问题.我国旅外侨民遍布全球,双重国籍问题必将继续引起人们注意.这里我提出两个问题来谈谈.一、双重国籍问题的发生国籍是自然人对一定国家的从属关系,这种从属表现在无论在国内外,该国主权权力经常及于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法人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法人国籍是国际私法上很重要的问题,各国以其自身利益不同采取不同标准来确定法人国籍,因此研究法人国籍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确定法人国籍。随着各国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广泛展开,必然涉及确定法人国籍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2.
自然人作为国际私法中最主要的权利主体,自然人的国籍问题是国际私法中基本的问题。国籍冲突,是指由于各国关于自然人取得、丧失或者恢复国籍所采取的原则或者所实行的主义不同,使得一个自然人同时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籍,或者没有任何一国的国籍的情况。国籍冲突有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两类,解决方法也应分类规定,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国籍是自然人隶属于一个国家的法律资格与身份,也是国际法学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或容许双重国籍,但笔者基于国情,从多方面论证後认为中国仍应坚持“一人一籍”原则;只有在此原则指导下,改革并完善现行的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才能满足新时代华人华侨的要求,切实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4.
王婷婷 《政府法制》2012,(16):50-51
“留住他和他的资金” 很难找到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对于双重国籍,放松和收紧的声音并起。4月11日,人民日报刊文,罕见地将双重国籍问题与反腐问题相连。文章称,我国部分腐败人员,已秘密取得外籍,或双重国籍。‘而不久前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麻建国,提交建议,称应“实行华侨华人特别身份”。  相似文献   

15.
海船的旗帜,及其国籍的问题,既由国际法规范,也由国内法规范来解决。海船的旗帜表明船舶的国籍,因而具有很大的国际法律意义。根据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和日内瓦公海公约第2条中的公海自由原则可引申出任何国家都有权拥有悬挂其国旗航行的本国海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的深化,我国1980年《国籍法》中有许多法律条文已不合时宜,部分条款的内容容易引发双重国籍现象的产生.因此,在坚持《国籍法》基本原则的同时,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现行《国籍法》的相关条款,出台与《国籍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以构筑较为完整的、能够调整和规范国籍各方面关系的《国籍法》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船舶国籍是源于确定船舶管辖的归属和有效地维持处于公海中的船舶内部秩序以及公海秩序。各国法律有关船舶国籍取得与丧失的规定不一致而引发船舶国籍问题。如何应对船舶国籍的多重国籍问题和船舶国籍的无国籍问题,有待国内法上的趋同化与国际社会立法统一化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桦 《河北法学》2012,(2):132-137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概念的提出是以承认仲裁的地域性为基础的。《纽约公约》提供了两种确定国籍的方法———裁决做出地标准和程序法律适用标准。虽然程序法律适用标准在理论上更为合理,但终因与实践的脱节而逐渐被各国所抛弃,裁决做出地标准成为了主流标准。《纽约公约》不仅将裁决的国籍作为承认与执行的前提,也将其作为撤销权行使的依据,而展望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未来发展,裁决国籍的功能定位或将只适用于撤销领域,对于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有采取国际主义的趋势。当前,我国应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裁决国籍的功能定位及其确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国籍问题上实行出生地原则,即凡在美国领土上出生的婴儿都自动成为美国公民。这就是“出生公民权”制度。利用美国的国籍出生地原则。许多外国孕妇远渡重洋,希望能生一个美国公民。在这其中,来自中国的准父母正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我国1980年实施的《国籍法》明确规定,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通过跨国婚姻等其他方式取得外国国籍的。“自动丧失中国国籍”。但现实远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