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一百多年发展史上六个纲领中,1989年12月在柏林党代会上通过的这一纲领是最近的一个纲领。因为该纲领不仅要适应自1959年著名的哥德斯堡纲领发表以来当代世界的新的发展变化,而且要对下一世纪德国党的发展起重大指导作用,所以该纲领从1984年全党酝酿到正式通过,前后历时5年半之久。德国党曾先后成立了以党的主席勃兰特和福格尔为首的两个纲领委员会领导纲领的制订工作,并曾于1986年和1988年拿出过两个纲领草案供全党讨论,足见德国党对这一跨世纪纲领非同寻常的重视程度。该纲领不仅对于我们研究德国党现行乃至未来几十年内的方针、路线、政策,而且对于我们研究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历史发展和演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纲领在民主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会愈显其价值。特此译出,供研究工作者参考,纲领全文共五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自由、公正和团结的社会:一种新的共存和协作的文化"共5小节:1.团结的社会中一切人的平等;2.未来的劳动和业余时间;3.通过社会公正达到团结的社会;4.对生态和社会负责的经济,5.国家和社会中的民主。因篇幅所限,故第四部分从略。文中有几处明显的反对共产党人的提法,为反映纲领原貌,此处照译,未作刪节,请读者有批判地阅读。  相似文献   

2.
伍慧萍 《当代世界》2021,(10):58-63
德国绿党始终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纲领,在建党40多年的历程中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拓展其气候保护思想的内涵,倡导"社会—生态市场经济"理念,主张以生态标准重新定义财富,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进行生态现代化改造,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德国的生态转型.当前,气候保护运动在全球方兴未艾,德国绿党也借助其纲领内涵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德国社会民主党给当代德国政治打下深刻烙印,其近160年的历史变迁中经验与教训并存,为观察和研判西方左翼政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样本.目前,该党在政党竞争中持续陷入颓势,表现出支持率下滑、党员队伍萎缩和老龄化等危机症状.从政党竞争的三要素来看,该党的现实困境存在多重根源:从框架条件看,西方民主政治的结构转型削弱了政党作用,重要历史进程加剧政党竞争;从选民需求方看,社会结构变迁导致社会背景趋向多元,价值观变迁导致选举行为日渐复杂;从政党供应方看,该党中间定位不利于凸显纲领特色,调和路线将自身拖入参政困境,派系斗争影响内部团结,领导层缺乏政治威信.为因应时代挑战,该党着力从重拾核心特色、充实纲领内涵、增强组织结构和促进社会参与等方面入手实施改革.  相似文献   

4.
西欧社会民主主义新变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走到了尽头,社会民主主义从思想理论到纲领政策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社会民主主义的改革和创新过程中,英国工党走在了前列.如何看待90年代以来社会民主主义的新变化,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哥德斯堡到柏林——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德国社会民主党1959年哥德斯堡纲领和1989年柏林纲领的比较分析,透视出德国社民党在战后联邦德国政治体制和政党格局中的历史方位及社民党民主社会主义发展演变的轨迹。文章认为,柏林纲领与社会民主党纲领比较,主要在以下十个方面有程度不同的变化:1.对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细化;2.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从否定马克思主义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的复归;3.反共基调不变,但措辞有所和缓;4.以社会主义“目标观”取代社会主义“过程观”;5.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误判,错失历史良机;6.在生态问题上有真知灼见;7.对技术、进步和增长的辩证分析;8.对未来劳动的积极思考;9.始终不渝的“共决”和“职工参股”;10.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导引。文章认为,对于这些变化中包含的反马克思主义、反科学社会主义倾向必须坚决批判,但其中许多经验教训却完全可以借鉴。文章最后对德国社民党能否在柏林纲领的基础上东山再起,重执德国政坛之牛耳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以2004年通过修正后的新党纲为标志,日本共产党在许多人眼里似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关于“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这一日本共产党现行纲领的基本内容,却是一以贯之的。现行党纲与以前相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意识形态和暴力革命的色彩,但远不像一些学者所判断的那样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日本共产党合法性的三个来源的现状可以解释其势力大有收缩的情况,纲领的修改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日本共产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刘宏松 《国际展望》2014,(2):109-122
自G20实现升级转型以来,新兴大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获得了与发达国家平等的对话机会。通过参与对话,新兴大国可以影响G20议程,进而影响全球经济治理的模式选择和改革方向。G20议程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新兴大国的影响?本文以BRICs/BRICS峰会宣言、G8峰会公报和G20峰会公报的比较结果为依据,评估了新兴大国对G20议程的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议题上,新兴大国对G20议程具有相对较强的影响;在消除贫困与发展援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两个议题上对G20议程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在其他议题上,没有证据表明新兴大国对G20议程具有独立影响。新兴大国之所以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议题上具有相对较强的影响,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美国对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持支持态度,其二是中国发挥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说明,在自身综合实力快速增长和外部条件基本具备的条件下,中国外交有更大的积极作为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工会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当前,中国邮政进入了扭亏 攻坚、步入良性.  相似文献   

9.
早在上世纪末,美国陆军就已经提出转型计划,并着手建设未来目标部队,其主要特征是实现“机动与火力一体化”。然而在转型的道路上,支援火力装备发展相对滞后成为陆军的一块心病。炮兵曾经是美国陆军的主要火力支援手段,然而,炮兵在波斯尼亚和阿富汗战争中的表现不值一提,在新近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依然表现平平,甚至连十字军战士计划也于新世纪之初被终结。为此,有军事专家分析,倘若没有有效的改革措施,曾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主角的炮兵部队将走向没落。尴尬的配角在美军作战条令中,师属炮兵是作为主要  相似文献   

10.
引言 新加坡的地区化运动是适应新加坡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推行于90年代,其宗旨是使新加坡成为亚洲地区商业中心。 该地区化纲领的重要性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它是一项经济纲领,其目的在于支持新加坡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由于李光耀强  相似文献   

11.
绿党企图重构现存政治经济制度的特性,构成了对欧洲现实政治的挑战。从绿色政治视角考察英国绿党历史演进中的适应性变革可以发现,它为在传统政治工具与自身异质性特征间寻求平衡,在观念上逐渐"红绿",在纲领上开始关心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组织上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化。但对绿党而言,坚持绿色政治向度比关注政党竞争效益更大。因此,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红绿转型理论,加强与绿色运动团体的合作,将更有助于其创建一条新型绿色转型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呈现自己的特点:一方面,由于金融监管滞后,金融自由化给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带来潜在风险,更多地体现在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中国由于制度转型远未完成,金融自由化改革滞后带来制度风险.两种风险交错并存,相互影响并且在时间顺序上,存在从制度性风险向金融自由化风险过渡的趋势.在我国金融自由化未完成以前,金融运行中的制度风险是主要的、基础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3.
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给苏联的内外政策带来了一股新风。在对内问题上,他提出了改革和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纲领;在对外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政治思维。正如戈尔巴乔夫所说,"世界上的新问题不能按照过去世世代代留下来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了。"核时代要求克服对现实世界理解的陈旧模式,制定适合于时代的崭新的政治思维,用新的态度和新的方法解决国际问题。如果说改革是苏联经济生活的革命的话,那末,新的政治思维是苏联在对外政策问题上和国际问题上同以往形成的观念的决裂,也是在观念上的革命。新思维固然是苏联国内经济改革推动的结果,是为国内的进步发展创造正常的国际条件,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新思维也是"对当代世界的现实深刻思考的结果。"这种经过痛苦思考产生的新思维同以往苏联的理论概念有着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工党是澳大利亚政坛上颇具影响力的大党,历史悠久,执政经验丰富.自1891年成立以来,工党一直致力于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由群众型政党向全方位政党的转变.随着澳大利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工党相应地对其指导思想、群众基础、与工会的关系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调整和变革.这些改革举措也是工党向全方位政党转型的具体表现.通过转型,工党在联邦大选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增强了政党适应性,扩大了选民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爱尔福特纲领》、《哥德斯堡纲领》和《柏林纲领》的内容变化大体反应了德国社民党纲领思想发展的历程。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它的150年的历史中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迎接了新的挑战,在不断变化中,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才保存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在德国政治舞台上,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140多年来德国社民党之所以始终活跃在德国政治舞台上,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党自身在纲领、组织、群众工作等方面不断根据时代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探索和革新。对之进行总结,可以得出如下启示:首先,一个政党的纲领反映了它的政治理念、政策主张和它所代表的目标群体的诉求,构成了它的身份特征,这应该是党的建设的中心所在。其次,党组织是党实现自己纲领的重要载体。建设一个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能力的组织,关键在于不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革新党的组织结构,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不断发展党内民主和提高党员的参与。最后,任何政党的根本目标都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而无论在什么样的制度下,要实现这一点都需要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的新发展、新境界."三个代表"作为治国理论,是把立党和立国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其科学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大纲领、两大方略.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的法制变革,在制度和观念两个层面展开.相较于法律制度的废立,法律观念尤其是乡村法律观念的转型,更为复杂和艰难,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在1952年的司法改革运动中,中共借鉴群众运动的经验,通过话语转化、组织控制和图景展示三种手段,成功地在乡村塑造了新法律观念.这一伟大历史过程,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共对法制建设的探索,体现了中共灵活的政治运作、求是的群众作风和强大的组织动员.  相似文献   

19.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与中产阶级的演变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的中等阶级理论,决定了早期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伯恩施坦的中等阶层理论是导致德国社会民主党走向改良主义道路的重要因素;二战后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促使德国社会民主党由"阶级党"转变为"人民党";20世纪80年代后,中产阶级的新变化推动德国社会民主党由"纲领党"转变为"选举党".  相似文献   

20.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绿党原则和纲领分别经历了理论和实践两条不同发展道路,由于问题域存在着很多共同点,二者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联.而另一方面,尽管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绿党分别以不同方式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但它们在理论基础和政治诉求上存在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