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存在的可能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利息法律问题主要有:民间借贷利息监管法律法规缺失;宏观调控中利息政策行政化;利率与其他调控手段结合欠佳。应完善对民间资本市场的监管,完善现有的与利息相关的法律规定,将政策、命令等行政手段都纳入法律调控之中,并建立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政策的科学性与调控的权威性魏乃明党的十二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级政府规范经济和社会事业运行的手段,开始由事无巨细的直接管理,转向主要依靠制订政策,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上来。因此,政策已成为各级党政组织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经济与社会...  相似文献   

3.
宏观经济调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吴柱奇以政府为主体,从国民经济总体出发,主要利用各种经济政策手段,间接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引导、调节与控制,使之沿着一定的目标持续、稳定、均衡、协调地发展的过程,就是宏观经济调控。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功能王云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因而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依赖于国家政策的合理调控。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政府政策是控制经济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5.
政府宏观调控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实施正确而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有利于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公正发展目标。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政策立法,健全政策的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政治权威、政治稳定与政府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绝非是一个仅限于经济领域的技术化、逻辑化和自闭式的存在。宏观调控是政府权威建立和延续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保证经济安全进而维系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从政治权威和政治稳定的要求出发,宏观调控应以经济安全为其核心价值取向、以虚拟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经济信息安全和资源利用安全为其重点作用领域;同时应以法治化调控为主要手段,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执行主体与调控受体之间的协商与沟通,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宏观调控制度的可接受性,提高宏观调调控制度运行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国债发行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方式,具有财政政策调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双重功能,应由相关政府宏观调控决策部门特别是财政部和央行协调决策。我国目前将国债视为实施财政政策的工具,其发行仅由财政部决策的现状应予改变,并且应该逐步建立相关政府宏观调控决策部门协调决策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调节国民经济的两种手段。对于宏观调控,目前人们往往注意金融、财政、经济法规等调控手段,而忽视计划调控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有人甚至认为,现在实行市场经济,根本不需要运用计划调控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担心强调计划调控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会使市场g济走回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子上去。究竟怎样认识计划调控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面谈点初步认识和看法。一、计划是宏观调控中一种直要的调控手段市场的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9.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过量、经济增长过热,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2003年,根据当时中国经济增长过热态势,中央政府决定在用稳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紧缩银根的基础上,施行土地供给控制即紧缩地根,用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国民经济,以达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进一步强化土地政策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着手第二轮土地调控。将土地政策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起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工具,这在国际上并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土地制度,制定有效的土地政策,充分运用土地政策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国民经济安全、良性、有效运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政府提出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背景、土地政策调控国民经济的理论基础、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的主要职能,探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税收不仅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政府的货币政策。目前,税率是相对灵敏和有效的调控手段,税收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以及经济的货币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两大重要杠杆,二者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以及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协调配合,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总体来看,当前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还是初步的,一由于政策的不配套和体制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单单是哪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运行中诸多矛盾的集中体现。就…  相似文献   

12.
税收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税收宏观调控有助于政府各项目标的实现。然而税收政策调控本身存在着局限性 ,而且我国税收政策调控也面临着困境。因此 ,应充分认识税收宏观调控手段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税收宏观调控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3.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题解答(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有哪些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或主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政府调控作用;相反,对于现代市场来说,政府的调控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对于我们这样...  相似文献   

14.
金人庆 《思想工作》2005,(8):i0002-i0012
一、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一)科学运用宏观调控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无论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经济都用“两只手”:一只是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基础性配置;一只是看得见的手,指的是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或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是货币政策,采取的主要手段是税率、汇率和利率,即通常所说的“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转型的同时,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干预和管理、调控方式也在转型,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调控的实践和概念。中国宏观调控与经典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定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诸多的不同,在目标设定、手段选择方面,中国宏观调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这表明,中国宏观调控是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唐果  罗贤春  贺翔 《中国发展》2009,9(2):35-39
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任何社会的经济繁荣、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均离不开一定的合理的公共政策的指导和调控。不过,政策运行并不总是成功的,政策失败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而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政府构筑了管理和服务的新平台,为政府防控政策失败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去年进行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根据中央关于“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的要求,对国家计委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新职能要求国家计委从大量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抓大事”、搞好宏观调控上。也就是要围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科学确定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安排好国家拨款建设项目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搞好经济运行的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准确把握调控时机,灵活掌握调控力度,充分发挥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功能,当好中央在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8.
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因而在作出调控决策之前 ,必须确定其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要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的目标 ,其行为又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同时要把国家关于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总政策和总任务作为其调控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政府调控市场的目标取向通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总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均衡化 ;市场运行的秩序化 ;政府调控市场的效率效益化。(一 )社会总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动态均衡目标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宏观调控呈现新特点:供给与需求管理相结合,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量与质量要求相融合,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提升;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相配合,更加注重精准施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组合,更加注重逆周期跨周期调节;时间与空间相联合,更加注重预期引导和内外循环;短期与中长期相契合,更加注重应对下行压力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特别是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在长时间内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包含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协调体系、监督考评体系、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要把握好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多措并举,构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郭忠志 《桂海论丛》2001,17(4):93-95
网络交往的规范化需要政府力量的积极参与。政府主体在网络交往的规范化进程中起着最为关键的引导、调控、组织、管理作用 ,其作用手段有政策制度、法律规范、道德文化和经济手段 ,具体作用方式表现为规划决策、组织保障、宣传教育、检查督促和强制制裁。要顺利实现网络交往的规范化 ,必须强化和优化政府主体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