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活动和竞争的主体。一个企业要发展、要具备竞争实力,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经济效益.不仅需要决策者有正确的经营战略.而且取决于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因为企业要靠人去管理,生产任务要靠人去完成,产品的销路要靠人去拓宽。市场竞争实际是人才智力的大竞赛,谁有了人才资源,谁就有了一流的技术.谁就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就可以获得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2.
怎样选择企业领导阮伟民人才,特别是企业的厂长(经理)任用,其意义非同小可。有人这样比喻:一只老虎率领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老虎。我国的乡镇企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三分天下有其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任用了贤人、能人。反观国有企业的用人制度,显然...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竞争的核心和产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开发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实践证明,谁拥有了一流的创新型人才,谁就占据了自主创新的优势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美国职业经理的跨世纪开发章明从某种意义上讲,谁拥有了一流的经营管理人才,谁就会拥有一流的企业。美国开发经营管理人才表现出以下趋势:面向国际开发为培养“既懂企业管理又有国际眼光的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美国采取了三大措施:A、对学生进行完整的国际管理教育。其...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加强党风建设与民政企业发展的关系略叙一、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民政企业内部的员聚力。就一个民政企业来说,主要靠党组织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而这种凝聚力的源泉就在于民政企业党组织有~个好的作风。特别是有一个廉政勤政的领导班子。民政企业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天天与职工直接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职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党风好不好,职工心里都有一杆秤,并以此来决定自己对民政企业的态度。民政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好,厂长、书记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代社会,谁拥有了人才并激励了人才.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使本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普遍存在人才流失严重,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由此可见,要解决企业“留才、用才、育才”阃题,就必须深入研究探索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问题,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或许连主办单位都未想到,目前在浦东乐凯大厦5楼举办的首届上海台资企业人才招聘专场场面会这样火爆,近50家在沪的台湾企业第一次联手招聘厂长、经理、工程师、会计师等中、高级专业管理、技术人才,仅一天之内,就有3000多位应聘者蜂拥而入,颇有自信地竞争200“多个职位,其中有不少是师出名校的硕土生、本科生。笔者随意在场内询问了几位专程从浦西驱车赶来的交大、复旦、浙大的毕业生为何来此应聘,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看好台资企业在上海的发展!”如此多的35岁以下的高学历青年人才愿到台资企业一展才华,这就表明在沪的…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市场选择制度是一种以经营管理人才市场为中介,以公平竞争,双向选择为原则,以利益激励为导向,公开选拔厂长经理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市场选择制度,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关键措施。一、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市场选择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市场选择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提出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真正地走向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才能造就一批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企业家。第一,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厂长…  相似文献   

9.
浅议企业厂长(经理)威信的形成与培养杨秀爱企业厂长(经理)是企业之魂,是领导组织工人抓好生产、增加效益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要有效地实施对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厂长(经理)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威信。威信,即声威信誉,众所共仰的声望。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威信属于...  相似文献   

10.
煤炭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正处在由;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由于种种原因,煤炭企业面临着较其他企业更为严峻的局面,其中人才的竞争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谁就掌握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定要重视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懂业务的职工队伍。目前,乌海市煤矿职工素质状况如何呢?从总体上看,职工素质在逐步提高,但是仍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素质…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有了取得胜利的希望。是否拥有并使用好人才,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近年来,不少企业在招聘人才、培养人才、特别是留住人才方面使尽了手段,车子、房子、票子一应俱全。然而,如此优厚的待遇,还是有人频频“跳槽”,令一些老总们疑惑不解。笔者以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找找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杜斌,现任北京市民政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69年3月分配到北京市民政局所属的福利企业工作,至今从事残疾人福利事业已有35年.他曾获"北京市工业系统优秀厂长(经理)"、"北京市工业系统双十佳厂长(经理)"、"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2005年4月,杜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政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福利企业日渐增多。福利6业受国家政策优惠,自有其特殊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局目性。如果对福利企业潜伏的隐患熟视无睹,势必会影响其参与市E竞争,制约其发展壮大。因此,笔者以为,福利企业有“八忌”。一忌“家庭进厂”0据了解,在福利企业职工中,和厂R(经理)n亲带故的人较多。久而久之,有可能成为“特殊职工”.在工种、工资奖金、职务上要“照顾”,甚至以“官”仗势,为非作歹。这种亲情怪团会使企业无法集中精力抓生产、搞经营。二忌“管理无序”。在福利企业中,有些厂长(经理)靠小打…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腐败现象中,企业界的一些厂长、经理、总经理、董事长一直是弄潮儿。一方面是他们自身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另一方面是他们挥霍公款,行贿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其中,尤以国有企业最为突出。俗话说:“一位有才干的厂长或经理,不依靠群体,搞不好一个厂或一个企业,但如果是一位败家子厂长或经理,一人足以搞垮一个厂或一个企业。”近年来,大多非正常亏损的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国有企业的厂长或经理的腐败行为所致。 在国有企业中,定期与不定期地表彰一批批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之类的先进人物。当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者成长规律探讨覃家君夏康裕张贤才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支柱。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数量和质量。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的数量而言,规模已十分可观,但就质量而言,离我国企业...  相似文献   

16.
飞跃集团作为民营企业,从创业之初的白手起家,到造一流产品,拓一流市场,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因素正如飞跃集团掌门人邱继宝的立企宣言所说的“只有坚持永不停息的科技创新,飞跃才能在日臻激烈的同际竞争中获得永生;只有通过科技创新,飞跃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循环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一切,都迫切需要一大批专家和技术、管理人才的参与和合作,因此,飞跃以“对缝制事业的热情,使我们走到一起,这里没有隔阂,只有朋友;没有国界,只有飞跃”的人才观,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形成飞跃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市场经济是一种充满竞争的经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参与意识。竞争的前提是平等,这样才能形成公平竞争,而平等又是民主原则的具体体现。当然这种平等是靠法制来保障的。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它可以使学生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市场经济要求每个竞争者只有顽强拚搏,不断进取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谁掌握了知识和掌握了拥有知识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因此,竞争能激发学生在中学这个“黄金时代”,珍惜…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长(经理)决策科学化探析田伟雄,侯晓红厂长(经理)决策科学化,是指厂长(经理)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把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作出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正确决定和意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长(经理)决策能否达到科学化,对企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19.
在深化改革中,有些地方推出了新举措,对乡镇干部实行聘任制,由直接领导聘任工作人员,包括基层民政干部。于是有些人产生了危机感,觉得“饭碗难保”,并对工作带来影响。这说明,当前民政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增加民政干部的竞争力。增强民政干部对聘任制的适应能力,要从多方面着手。主要有:要帮助民政干部转变观念。让他们明白,在计划经济时期,进了干部门,就捧上了“铁饭碗”,干好干坏,一样拿钱吃饭,没有危机感。正因为如此,也就没有压力,少了动力。“铁饭碗”保庸人,养懒汉,这是看得见的事实。打破铁饭碗,能人…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企业迎接跨世纪挑战的竞争中,企业厂长(经理)处在特殊地位,肩负重大职责。目前,由于对企业“一把手”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厂长(经理)在职消费相当惊人,资产转移问题日趋严重,现实中出现的“59岁犯罪”和“于志安”现象令人震惊,强化对企业“一把手”的监督已成为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对企业“二把手”进行强有力的监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一、加强对企业“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性、迫切性”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企业的厂长(经理),作为“一把手”,既是党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