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画事件     
《时事资料手册》2006,(2):44-44
丹麦《日尔兰邮报》去年9月刊登了12幅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主题的讽刺漫画。今年初,一些欧洲国家以“言论自由”为名.转载其中部分漫画,进一步激发了伊斯兰世界的不满,导致不少国家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甚至引发暴力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欧洲近10个国家的大报先后转载了丹麦报纸关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讽刺漫画,结果在伊斯兰世界激起公愤,形成一股强劲的反欧浪潮。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担忧地说,“漫画风波”已演变成为一场空前的全球危机。  相似文献   

3.
讽刺是现实主义作家常用的文学样式,我国作家钱钟书在长篇小说《围城》中即巧用讽刺手法,勾勒了一帧帧令人捧腹的人生漫画,勾画了一幅幅知识分子的群丑图,使作品成为古今中外讽刺小说中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4.
4月5日的《讽刺与幽默》上,刊登了一则多年难见的“谢罪书”。谢罪人是小有名气的漫画作者冯贵波,他的“罪”就是抄袭了外国人的两幅漫画.其中一幅获得了《人民日报》举办的1998年“奇星杯”体育漫画赛一等奖;一个人抄袭或者说剽窃他人的作品,其实并不新鲜,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新鲜的是抄袭者勇于在报纸上“公开谢罪”。冯贵波的“谢罪书”共400多字,我们不妨摘录其中几句:“我是做弊者,我要检讨,我向原作者谢罪。其次,向广大读者谢罪,因牵扯进这种事,愧对广大读者。第三,向各位老师和编辑人员谢罪,不想给大家添了…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是既讲来世更着重讲现世的宗教。先知“穆罕默德所创建的伊斯兰教是以麦加的社会现实为出发点的,他在麦加的社会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宗教思想,是中小氏族反对统治氏族和贵族意向在宗教上的升华。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借助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资料,大刀阔斧地改革部落宗教,建立了阿拉伯人的一神教体系”。所以,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是适应环境,改革古老宗教而建立起来的宗教。当它经过一千三百年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时,它的哈里发所在的奥斯曼帝国“在许多地方落后,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宗教干扰了国家事务。一些落后分子,反对新事物,常常以宗教为借口”,阻挠改革,使奥斯曼帝国濒于崩溃。  相似文献   

6.
一、伊斯兰教创立时期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以此领导了一场社会变革。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开始秘密传教。631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表示皈依伊斯兰教,半岛政治渐趋统一。63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去世。二、四大哈里发时期穆罕默德之后,7世纪中叶,伊...  相似文献   

7.
《“陈伯达现象”的再思考》一文发表到现在,反响很大。2月15日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文摘报》转载了,紧接着《老年生活报》要转载,发行量很大的《作家文摘》于2月17日转载。另外,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今天来电,将在他们主办的《秘书工作》杂志2009年第3期转载。《同舟共进》的影响越来越大了。感谢你们的劳动!(2009年2月24日)  相似文献   

8.
2月24日《报刊文摘》转载一幅题为《这里的村民觉悟怎么这样低?》的漫画。画的是一群腆着将军肚的领导,胳膊弯夹着公文包,手里拿着“大哥大”,坐着豪华轿车下了乡。领导下乡干什么?从轿车后尾探出了头的鸡鸭鹅的画面可以看出,他们下乡视察工作是假,向村官索取土特产是真。道  相似文献   

9.
《上海人大月刊》2009,(8):53-53
伊斯兰教传入上海始于元代。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初经由穆罕默德的传播而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伊斯兰”为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亦含安宁、和平之意。伊斯兰教于唐永徽二年(651年)传入中国,旧称“回教”等。1956年6月起,国内统称为“伊斯兰教”,其教徒统称为“穆斯林”。  相似文献   

10.
一幅《武大郎开店》,寥寥数语点明老板用人时心胸狭窄的主题:“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一幅《师父太忙》,家喻户晓。面对责问“手艺太糟了!鲁班师傅呢?”伙计无奈地作答:“开会去了。他是劳模,又是代表,还是委员,一个月要开三十天会呢。”这便是方成笔下讽刺漫画的幽默。  相似文献   

11.
记得《新华文摘》漫画专页上,曾转载过这样一幅漫画:大腹便便、作着报告的官员,口沫横飞,通篇是“抓”、“大抓”、“狠抓”、“狠狠地抓”、“真抓”、“切切实实地抓”……就少了个“干”字。故画题曰:《空话大腕》。当然,这是数年前的旧画了。初见此画,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入穆罕默德创立的一神教。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惟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该教主要有逊尼和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6,(3):20-26
2006年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这一天,网友“老旗”在《大众网》的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帖子。“老旗”可能没想到,这个发表于23点47分37秒的帖子,现在已经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引起巨大的轰动。 2月6日,中国广播网转载:2月8日,《扬子晚报》转载;2月 10日,新华网转载……  相似文献   

14.
1989年2月,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指责作家拉什迪的小说《撒旦诗篇》亵渎了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并发出宗教法令判处拉什迪死刑。随即,一些宗教组织纷纷悬赏几十数百万美金,要拉什迪的命。之后,由于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英国更曾与伊朗断交,伊朗当局一再声称与追杀令无关。东躲西藏的拉什迪,倒也毫发无损,可谓命大。 1999年2月,伊朗东北部宗教城市马什哈德市动员部队(准军事组织)下属的“卡尔巴拉文化中心”发起了一场“售肾悬赏”活动。至岁末,已收到805份申请表格。除了伊朗人,还有来自黎巴嫩、印度、伊拉克…  相似文献   

15.
张畅 《长江论坛》2010,(2):86-90
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针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种种不平等的现象,提出了具有强烈平等思想的教义,建立了具有平等思想的宗教制度。这种平等的思想不仅在伊斯兰教的教规、仪轨和习俗中得到充分反映,在宗教实践中得到认真推行,而且通过伊斯兰国家进入社会生活,通过政治、文化、经济等途径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穆罕默德所主张的平等思想对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以及缓解当时和现在的社会危机和矛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介甫 《传承》2012,(21):66-68
一部名为《穆斯林的无知》的电影引发中东北非地区反美浪潮,在利比亚、埃及等国的驻美使馆爆发抗议活动及暴力袭击,其中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利比亚的反美抗议中遇袭身亡。其中固然有美国在电影中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穆德,同时也反映出美国政治言论自由的极端性和偏执性。  相似文献   

17.
(二)作为思想家的毛泽东,是东西方文化精华融铸的巨人,他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文明的里程碑意义。 在《排座次》一书中,名列毛泽东之前的精神和道德领袖有9人,其中宗教领袖5人,古代思想家2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2人。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保罗、摩西作为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犹太教的创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10)
伊斯兰文明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极为重要的一极,在伊斯兰文明世界与其他文明世界长期的文化交流与人员交往中历史地形成了伊斯兰教命运共同体,是社会学上以伊斯兰教信仰为人之生存与发展之精神依托的功能极为强大的自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19.
8月29日,位于伊拉克南部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地纳杰夫的阿里清真寺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著名什叶派宗教领袖穆罕默德·巴克尔·哈基姆当场身亡。此前,伊拉克还接连发生了约旦驻伊使馆和联合国驻伊办事处两起爆炸事件,这一系列血案让原本错综复杂的伊拉克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20.
这是1988年4月为纪念真理标准讨论十周年写的一篇文章,今年是这场讨论二十周年,本应再写一篇纪念文章,但由于视力不济,力不从心,今将此文重新发表,以资纪念。作者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接着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报纸相继转载。于是,究竟什么是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还是“最高指示”,或政治权力?这样一场讨论就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震动之巨大,争论之激烈,远远出乎人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