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浩若烟海的中国文化古籍中 ,有许多关于蛇的文史记载和神话传说。在古人的眼中 ,蛇不但可以“游雾吐云” ,还可以“配龙化蛟”。在汉族的十二生肖中 ,蛇排在第六位 ,凡是巳年出生的人都是属蛇的。然而 ,许多人并不说自己属蛇 ,而说属小龙。以小龙代蛇 ,多少有点“攀龙附凤”的意思 ,但其最重要的是蛇与龙形象相似 ,龙的形象躯干部分主要取诸蛇的缘故。中国的蛇文化是丰富的 ,古代先民不仅有“画蛇添足”的寓言 ,也有“打草惊蛇”的成语 ,人们用“杯弓蛇影”喻虚惊一场 ,用“拨草寻蛇”指无事生非 ,特别是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 ,蛇不但恩怨相…  相似文献   

2.
一百多年前,娄山关还是一片荆棘遍地、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贵州的历史文化名人黎庶昌在《人都纪程》中写道:“山极高大,群峰侧立,连延不断,横亘数十百里……实不能指属何峰。自黑神庙上至关门,更甚徒峻。惟立关门下瞰,则深壑中,线路如蛇,阴森可畏。”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3,(2):60-60
神龙腾去,灵蛇又来。在中国人看来,蛇主吉运、旺财富,故蛇又称祥蛇、灵蛇,俗称“小龙”。中国古代传说中,龙与蛇关系密切,在中国被认为华夏远祖的伏羲与女娲,在《山海经》中被描绘成人首龙身和人首蛇身。中国现存文物中很多汉唐壁画、画像石、砖刻和绢画,都有关于伏羲与女娲龙蛇相配图画。龙蛇之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有天敌之说。狼是鹿的天敌,黄鼬是鸡的天敌, 鹰是蛇的天敌,蛇是鼠的天敌。蛇多的地方,老鼠肯定就少, 老屋里有一条蛇,老鼠就不敢乱叫乱动。南方近年来鼠患猖 獗,据说主要原因就是捕蛇吃蛇的人太多,光是深圳,一天 就要吃掉10吨蛇。蛇少了,鼠类自然无忧无虑,“子孙”满 堂。 不惟自然界,社会上也是有“天敌”的。光明是黑暗的 “天敌”,民主是专制的“天敌”,科学是迷信的“天敌”,知识 是愚昧的“天敌”,改革是保守的“天敌”,舆论监督是腐败的 “天敌”等等。舆论监督好比照妖镜,能让一切妖魔鬼怪原形 毕露;舆论监督好比探照灯,能把各种见不得人的丑事、坏 事统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广西南丹特大事故及其背后的腐败行为之所以能大白 于天下,舆论监督立下了首功。事故死了那么多人,前后4 个调查组居然都说查无此事,如果不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 揭开盖子,此事恐怕多半会石沉大海,难见天日。宁夏吴忠 市副市长王某因过桥导致12岁女孩落水并见死不救事件, 如果不是媒体披露,这事“过去也就过去了”。即使是该事件 见报后,当地政府仍态度暧昧,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处理 依据”。幸亏中央电视扩焦点访谈”等一大批“天敌”楔而不 舍地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5.
“杯弓蛇影”话暗示李世华人类的心理可以使一个人振奋向上,也会使一个人自我毁灭。“杯弓蛇影”就是个例子。一个人饮酒时看见酒杯里有一条蛇,吓得生了病,这是恐惧心理所致。后来知道杯中蛇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影子照在杯里所致,恐惧心理消除,他的病就好了。人的心...  相似文献   

6.
郭志超 《台声》2001,(2):46-47
古往今来,民族、文化有共同渊源的闽台两地具有许多同形质的文化习俗,蛇崇拜就是其中之一。  闽越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居住在福建。蛇崇拜是闽越重要的文化特质。闽越以蛇为图腾,认为蛇是其祖先,“被发文身,以象鳞虫”。东汉高诱注:“被,剪也;文身,刻画体内,黥其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后来,闽越人逐渐融入南下的汉族移民,某些文化包括崇蛇也被采借并变异为汉族习俗。清代郁永河《海上纪略》记载:“凡(福建)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舟船成日即有之,平时曾不可见,亦不知所处,…  相似文献   

7.
蛇的趣闻     
意大利蛇城:意大利城市哥酋洛因为有着无数的多种多样的蛇,被人们称为蛇城。在市中心的一座纪念碑,耸立着驯服巨蟒的捉蛇人圣多米尼克的雕像,碑身、碑座盘缠着几条活蛇。该城每年5月举办一届“蛇节”,届时每家把自己喂养的蛇放出来,任其满街爬行。  相似文献   

8.
杨铮铮 《求索》2008,(2):98-99
价值观念的构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方面,以“小我”为目的,可以构建一种价值判断系统,得出的是西方传统的、建立在主客二分基本哲学立场之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以“大我”为目的,也可以构建一种价值判断系统。从这一视角出发建立的价值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即“大我”,是一个具有自我目的性的价值“主体”,人和环境都因为是“大我”的一部份而具有同样的内在价值。这种“大我”的价值观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具有西方传统价值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蛇有“小龙”之称。刚跨入龙年,钦州市灵山县传出喜讯:2011年农民养蛇收入达1.47亿元! 制度保障引“龙”出洞 灵山县人工养蛇规模原来只是“小打小闹”。县林业局通过采集信息获悉,全国餐馆一年吃掉活蛇一万吨以上,蛇类深加工的产品比比皆是。于是,该局成立了人工养蛇协会,制订了《灵山县人工养蛇管理制度》、《关于加强人工养驯蛇场业主素质教育通知》、《关于开展放生蛇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科学养蛇评比活动的通知》、《灵山县发展人工驯养繁殖蛇“十二五”工作计划》等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有民谣说:“没有东北人不敢干的事,没有广东人不敢吃的东西。”看来广东人的爱吃和敢吃是“有口皆碑”的。广东人为什么爱吃野生动物?围绕这个话题,记者访问过多位专家和市民,答案不一,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种饮食传统。就像陕西人爱吃面,四川人爱吃辣椒一样。唐代以前,广东原始的捕捞狩猎的生活方式沿续的时间可能更久。西汉《淮南子》记载:“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中国得而弃之不用。”其中的髯蛇就是现在的蚺蛇。《清稗类钞》中称:“粤人嗜食蛇……其以蛇与猫同食也,谓之龙虎菜。”不难看出广东人吃食野生动物历史之悠久。进补的观念。这…  相似文献   

11.
四川消息 一天早晨,突然目睹三条花蛇与爷爷“同床共枕”的蒲江县一名 9岁小姑娘,竟因惊吓失语了。   刘大爷家住蒲江县乡下,所住小屋靠近山脚,小儿子夫妻俩前年外出务工,仅留下小孙女刘颖一人在家由他照管。   刘称,那天清晨,孙女刘颖正准备起床上学,没想到刚拉亮电灯,就被当场吓昏。听到孙女的惊叫后,他立即坐起来并掀开被子,发现三条花蛇两小一大,头部几乎与他并排,仍迷恋着被窝不愿离去。他顺手抓起一条麻袋,将三条蛇装进去,三条花蛇共重 3.5公斤多,已全“放生”。这么多年来,蛇斗胆与其“同榻共枕”还是头一遭。 …  相似文献   

12.
永州,美丽而又神秘。提起湖南永州,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遭贬为永州司马,期间留下了《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不少千古美文。特别是《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文中说的永州,  相似文献   

13.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巵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二》〔译文〕(简体字)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祭完之后,赏给手下办事的人一杯酒。他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不够喝,一个人喝还有余。大家在地上  相似文献   

14.
张富春 《求索》2011,(12):191-193
刘伶置锸处,宋人已歧说叠出。明清人或据宋说,或据民间口耳相传,诸碑、记多假“刘伶墓”以抒怀古幽思,非学术考证之果,难以令人信服。于刘伶墓诸说,宁过而存之,不应过而废之。诸“刘伶墓”虽属无稽之一杯荒土,以其人有亘古不灭者,终可凭吊,欷放怀古中自能交通古人,感悟历史。此乃名人遗迹当代价值之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算命也属科技产业?赵振宇时下,不少人都在埋怨科学技术得不到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仅挂在某些人的嘴上,这也是实情。但是,最近武汉发生的几件事却叫人大开眼界,如果天下人都像他们那样重视科学,发展科技产业,中国的科学事业不说10年,15年也可以超英...  相似文献   

16.
书香与铜臭     
书有香味。铜何以会“熏人”地臭呢?盖因铜钱也,钱乃利也。“君子耻言利”.无论是青眼士还是“学而优则仕”当然都要深恶痛绝,掩鼻唯恐不及了。书香和铜臭,是古往今来自我价值定位颇高的读书君子们闻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唐骏门”已属过去式。虽然好些朋友仍翘首以待唐氏“认错”、“道歉”,其实等得到等不到都了无关系。抵赖,延宕,自以为得计,殊不知是非有公论,公道在人心。韦尔奇谈危机公关,要诀是抢第一时间道歉,你现在不要说第一,连第N时间都错过,小商人到底不及大商人。无视诚信底线,磨净粉丝耐心,“打工皇帝”将迎来讲座没人听书也卖不掉,还有戏?  相似文献   

18.
“蛇经一本,弟子三千,活命十万。”这简短的十二个字是同行以及社会各界对舒普荣先生的评价。“蛇经”指的是他的著作《蛇伤治疗》“弟子三千”指从学者之多,至于“活命十万”,当然指的是他的医术的高超了。头顶着“蛇国之君”桂冠的副主任医师舒普荣是江西省鹰潭人,今年已六十岁了,依旧红光满面、思维敏捷,一身有使不完的劲。有人说,他这么强壮的身体,肯定是时常吃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的蛇肉;而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又肯定是因为时常吞服明目清心的蛇胆。舒普荣原本与蛇无关,他是学西医的,之所以半路出家,干起蛇医这一行,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九六三年的一天,他所  相似文献   

19.
幽默小品     
世说姜建国司机说──不怕客多怕“三乱”会计说──不怕查账怕“官办”医生说──不怕病人怕死人老师说──不怕校长怕学生明星说──不怕绯闻怕无名法官说──不怕伪证怕“官托”大款说──不怕三陪怕二奶贪官说──不怕红包怕“老包” (摘自《祈都市报》)某公的属相老张领导面前属狗的──摇头摆尾群众面前属虎的──威风凛凛小姐面前属猴的──抓耳挠腮工作面前属鼠的──有洞就躲贪污受贿属蛇的──有空就钻麻将桌上属牛的──不知劳累吃请赴宴属猪的──能吃能喝跑官要官属马的──识途知门 (摘自《山西家庭报》)魔术之家石文强彩…  相似文献   

20.
“普世价值”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利益的共同性是“普世价值”得以存在的前提。阶级存在和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的事实决定了“普世价值”只能存在于主体自然属性领域。而在主体的社会属性领域,“普世价值”基本上是一种“虚幻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化,“普世价值”将逐渐从虚幻走向现实,但这是有条件的、极为有限的。真正的“普世价值”有待于世界大同,即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但即使到了世界大同实现之时,也不能消除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说,“普世价值”在那时也不能囊括价值的全部。同时,不能把“价值共性”简单等同于“普世价值”。在国内,那些热衷于传播“普世价值”的人,是旨在自由、民主、人权、平等的旗号下,推销西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在国际上,对“普世价值”的吹嘘往往是某种强权政治的代言辞,是价值观的“强制认同”与“引诱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