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组织考验的人",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任何一名想加入组织或者想在组织内有所作为的人,都要"经过组织考验",在证明其确实经受得住"组织考验",才能引为同志或者委以重任,并且还会引以为荣.  相似文献   

2.
葛明亮 《方圆》2022,(3):24-27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老牌摇滚歌星崔健的一句歌词,恰能形容当下网络犯罪的可怕之处:急速升级变异,让人无从应对、无暇反应. 网络犯罪的快速发展和演变,对办案人员提出了新的考验,被视为"终极挑战".但和这样可怕的"对手"过招,对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任留存来说,却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3.
所谓"政权扩张的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无法转化为更高形态的现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权内卷化往往是现代化过程中的"陷阱".本文认为,从"文化权力网络"的逻辑出发,关键在于给予民众民主权刺,通过民主,至少是部分的民主自治来解决地方政权经纪化的问题.但对于绝大部分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在完成国家民主化转型的过程中,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往往要作出艰难的权衡,如何迈出这一步,不仅对学者是一种考验,同样也考验着执政者.  相似文献   

4.
"政法研究"1956年第四期发表了孔钊、朱荣华两同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期徒刑缓刑"的论文.在同刊第6期又刊登了童颜、戈风、郑正非三同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期徒刑缓刑'一文的几点意见"的三篇文章.他们从理论上对我国有期徒刑缓刑适用的原则、考验期限和考验期的考察等多方面的部题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现在,我们仅就上述论文中尚待商榷的几个问题,以及他们没有提到、但是和有期徒刑缓刑有关的若干问题提出初步意见,作为研究这个问题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入世"与中国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对中国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入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对此作出回应.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入世"给中国宪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风一年.面对多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一生在考验,全省上下坐志成城,共克时艰,全面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改革开放心业最令人振奋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一款臭名昭著的"大小姐"黑客木马程序,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躲过所有杀毒软件,使无以计数的QQ用户及游戏玩家的账号、密码被盗,其中的虚拟财产和虚拟装备被窃.此外,该黑客程序还导致江苏省水利厅的官方网站瘫痪,对网络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受到公安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潜规则"这一社会现象,并就"潜规则"对法律所带来的挑战和启示以及如何去完善法律从而科学合理的规制"潜规则"现象做了相关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邵怿 《法商研究》2021,38(6):73-87
长臂管辖权作为一种特殊的司法管辖权,其与网络数据的结合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数据只是进一步确定"最低限度联系"存在的连接点之一,其独立价值并未被重视.这一状况自2018年《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生效以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为代表的部分专门性数据立法参考保护管辖原则的意涵,极端扩张了国内立法的域外适用,并通过设立具有司法职能的监督机构,为司法管辖权的单方域外行使提供了替代路径.这一架构摒弃了"最低限度联系"标准的使用,转而以"全球共管"模式来指导管辖规则的设计,赋予本国法院"对起诉时与管辖区域有联系的非居民被告的管辖权",具备了长臂管辖的外观要件.这一长臂管辖权扩张的新模式对于我们而言既是挑战亦是机遇.挑战在于:单方司法管辖权的域外扩张会导致国家间管辖权冲突与争诉的常态化,无疑将对各国司法主权造成极大的冲击;机遇在于:不同于"最低限度联系"标准,全新司法管辖规则的适用具有"保护管辖"的意涵,其与网络主权并非天然地对立.辩证地研究美欧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能为构建网络数据长臂管辖权的中国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已施行4年之久,然而"独董"的作用和意义究竟在哪里,对于普通公民,哪怕是一家一当扔在股市里的股民们似乎也是知之甚少,甚至是云里雾里。前些日子,某律师发起的针对科龙电器的"独立运动"被称为意义深远的挑战,今天在"大讲堂"里讨论这样的话题,也希望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有一定的推动意义。本期另一话题"话说考试",是对现行各类考试制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吴胜亮 《中国审判》2012,(10):26-28
2012年,中国环境公益诉讼迈出关键一步,新民诉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意味着环境公益诉讼将直接面临本土法治的考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会掺杂着其他社会问题,构建符合本土司法状况的具体规则将是巨大挑战。可以说,道路才刚刚开始。一、原告资格中"有关组织"的适格性新民诉法公益诉讼条款并未明确何为"有关组织",全国人大法律委员  相似文献   

12.
4月25日,<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报告>(下称<报告>)首发仪式暨政府绩效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正值中国经济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冷加紧"强身健体"的时刻,中国各级政府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压力和考验,成为该<报告>格外引人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已施行4年之久,然而"独董"的作用和意义究竟在哪里,对于普通公民,哪怕是一家一当扔在股市里的股民们似乎也是知之甚少,甚至是云里雾里。前些日子,某律师发起的针对科龙电器的"独立运动"被称为意义深远的挑战,今天在"大讲堂"里讨论这样的话题,也希望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有一定的推动意义。本期另一话题"话说考试",是对现行各类考试制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婚姻有"七年之痒"一说,指的是结婚后七年会出现的一个不稳定期.与"七年婚姻之痒"的变化非常相似的是,职场发展通常也是以七年为一个平台,把"七年之痒"变成"七年一跃"来谋求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司法信箱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的假释考验期应如何确定?编辑同志:刑法第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实践中对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的假释考验期限应如何确定存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一种意见认为应是10年。请问哪种意见正确?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吕世恰  相似文献   

16.
这是人民法院注定要经历的挑战. 2008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案件突破了一千万件,最高人民法院突破了一万件,在历史上前所未有! "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渐增强,新的法律法规出台,经济社会关系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都要通过诉讼来解决,各类新型案件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大代表"改称"人民代表"的问题,笔者以为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呢? 这要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史阶段看,即建国初到1954年为一个阶段,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期;从1954年起,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颁布之后为一个阶段,即人民代表大会时期.前一阶段的代表统称人民代表,为什么呢?因为召开的是人民代表会议,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怎么能称"人大代表"呢?这时人民代表的特点,一,不是选举产生,而是协商、当然、特邀.  相似文献   

18.
王莹 《政府法制》2007,(23):9-10
倘若要选取一部反映转型中国法制现状的立法,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物权法,无疑是一个最具考察价值的样本。作为一部与民众财产权益息息相关的权利法典,也许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经历了如此复杂变幻的博弈过程,也没有一部法律像物权法这般唤起了如此汹涌澎湃的维权热情。更耐人寻味的是,物权法自今年3月16日诞生后,在长达半年多的"实施准备期"内,屡遭难题,波澜四起。从举世瞩目的"最牛钉子户"事件到沸沸扬扬的"小产权房"风波,再到纠缠不清的小区物权纠纷,它们或揭开了未决的立法悬念,或触及了现实的物权"死结"。所有这一切,都以最直观的方式检测着物权法,也等待着法律更加及时、更为明晰的答案。对于已经正式实施的物权法而言,考验,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9.
刘庆飞 《河北法学》2006,24(11):187-191
约因英美契约法的独特要素,约因法理的成熟形态--"交易约因论"是古典契约法的基石.1809年的Stilk v.Myrick案确立了重要的约因法则--受诺人对已存义务的履行不能作为新的允诺的约因,这实质上在很大程度上否认了契约变更的效力.英国1991年"威廉姆斯案"是英美契约法史上的经典案例,因为该案案情与Stilk案非常相似,可法官得出的判决结果却截然不同."威廉姆斯案"案判决改写了众多传统约因法则,动摇了约因理论的基础,而且,因为它与Stilk案判决的难以协调,还引发了"胁迫论"对"约因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小姐"这一称谓,对于国人来说既陌生又熟知."小姐"、"太太"、"老爷"……这些本是流行于旧社会的称谓.解放后有好多年,"小姐"作为资产阶级的一分子,我们只能见诸于书刊及影视中.如果在"文革"前,叫人家一声"小姐",准得挨骂;"文革"中叫人家一声"小姐",准得挨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