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人类历史即将跨进21世纪门槛的时候,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将日益深刻地影响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和正在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知识经济是什么?如何认识它的内涵与外延?它离我们还有多远?‘e将带给我们什么?领导者应以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挑战和机遇?这些问题既是近来各种媒体频率极高的热点词汇,也是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不得不正视的发展趋势问题。更是世纪之交,我们应该做出积极回应的问题。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近代科学已经走过了3ho多年的历程,进入本世纪以后,科…  相似文献   

2.
历史将要走完伟大的20世纪的最后五年,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发生最大变化的20世纪的最后’时刻。20世纪是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本世纪初叶创立的相对论、量子理论以及五十年代发现的生命DNA双螺旋结构的奥秘,在我们回顾本世纪科学成就的时候发现,这三大科学基本发现为20世纪带来了巨大的科技革命。那么,在20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即将到来的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如何呢?一、信息时代江泽民同志说得好:“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fonSuperhighway)、信息革命、人类走向信息时代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232场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1/5是由海洋权益和领土争端引发的。在21世纪,生态和资源问题,将越来越成为斗争双方的目标和制约对方的手段。今全球生态危机加剧,人类面临的环境压力空前加大,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生态的恶化程度日益严峻,已深刻影响到当今国际政治、经济、贸易、金融和科技等各个领域。人们对生态资源开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国家对生态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正日益成为国家主权的另一个重要象征,而发达国家则将其视为争夺政治主导权和科技垄断权的一个重要战场。“生态”引发磨擦与冲突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知识政治:迈向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应当研究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21世纪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激荡着的知识革命的滚滚浪潮,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日益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力量,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和总体格局。它在给人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09,(14):52-52
20世纪已经离我们而去,当回头凝望它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得不感慨在这一百年里。人类生活发生了多大的改变。尽管科技和财富使大多数人受益匪浅,然而梦寐以求的幸福似乎并没有随之而来,相反,倒是数次经历了心灵危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人定胜天”的两重性在人类保护地球的努力中,20世纪最后7年是很关键的时期。人类在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前期的生存环境状况,将取决于这7年的行动和所取得的进展。为了给后代留下一个洁净的地球,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人类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改革不利于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的体制。多少世纪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支配人们的一种观念是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强调“人定胜天”。这种传统观念曾经改变了我们这个星球的面貌,为人类带来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有不少是灾难性…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9,(52)
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颖认为,在新世纪环境问题将前所未有地全面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21世纪将是人类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决战的世纪。在世纪之交的时刻,来自全球的环境消息不能不使人们对新世纪环境的未来与发展深深的忧虑。科学家指出,人类40%的死亡病例可归咎于环境恶化。而正在引起全球关注的环境激素问题,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殖和遗传。今后25年世界将发生更为严重的淡水危机。到2025年环境难民将比现在增加4倍。估计到周世纪后半叶,将有1/3至2/3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有人预测,人类正…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9,(52)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和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经历了一个科技生产力从入手的延伸发展为人脑的延伸的世纪,仿佛一夜之间,物质文明的象征已从烟囱林立、汽车如流、机器轰鸣转换到了互联网络、高智能计算机、航天飞机和火星探测器。可以预见,下个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更加令人眩目,科学家的预测无疑舍给我们的梦想添上科学的羽翼。近2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海面上升问题已日益引起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关注。最新资料表明,1861-1997年的137年间,全球地表年均温度上升约为0.6℃全球气…  相似文献   

9.
环境成本“赤字账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6,(42)
早晨起来,发现车上积满了厚厚一层灰尘;走在路上,闻到路边的河流发黑发臭;想看看星星,却要带孩子到很远很远的郊外……当我们越来越熟悉、同化于这样的环境和生活时,大自然对人类的猛烈报复正一步步逼近我们,并日益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当人类从20世纪迈向21世纪的时候,与即将过年(一个大年!)时充满喜悦与企盼的孩子一样,有许多憧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都希望下一世纪会有更多的和平,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人类在20世纪中经历了巨大痛苦与磨难,走过弯弯曲曲的道路之后,有了更多共同的心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交通、通讯的快捷,使人类的这种心愿得到迅速的传播与交流,汇集成一股澎湃的世界思潮。与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时期相比,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类在关于自身前途命运及生存方式上,有了更多的共识,尽管这种共识出于不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人类最伟大的世纪之一。在这个世纪里,作为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应运而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在坎坷和曲折中不断前进,开辟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迈向21世纪。在跨世纪和第二个千年之交的重要时刻,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站在世纪的高度,回顾社会主义的过去,前瞻社会主义的未来。一、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特征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现在,社会主义已不只是思想理论、社会运动,还包括社…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人类共同居住的地球,在那椭圆的轨道上不停息地转动着、转动着,她以对时56分为一个自转周期,给人类一个长短不一的昼夜,它以365.25日为一个公转周期,给人类一个寒来暑往的四季。地球再公转三个多周期就将人类带入21世纪了,我们将怎样告别20世纪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呢?记得我在乘国际航班赴美国、意大利等地访问途中,坐在上海家里和在日本、俄国的朋友通电话交谈时,都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人类共同拥有的地球只有一个。现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仿佛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交往越来越方便而频繁了,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更可…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9,(52)
未来无疑是充满诱惑和令人憧憬的,特别是当我们已经强烈感受到经济发展和技术革命,正在乃至会彻底改变人类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时候,就受加迫切知晓在下世纪,我们将如何衣、食、住、行,如何工作,如何渡过休闲时光,如何与人交往,如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勾勒出的一幅幅未来人类生活的画面,相信会对读者认识新生活大有裨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王选教授认为,下世纪特别需要两类人才来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一是有市场头脑的技术带头人,二是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专家。下世纪的经济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而日益凸现出来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一开始就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我国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正式提出这个问题,立即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讨论中,一个共识形成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过程中,邓小平在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充分揭示的基础上,同样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并作出了理论贡献。一、以人为中心贯穿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始终邓小平曾经说过:“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当这期刊物来到您手里时,人类历史已展开了崭新的一页。在千年更替带来的兴奋和百感交集之中,最珍贵的情愫莫过于我们对《青年研究》读者和作者怀有的万千祝愿:愿《青年研究》陪伴着大家开始跨世纪之行! 意识到青年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这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发现;而意识到必须把青年问题置于科学研究的视野则是中国学人在20世纪最后两个十年达成的共识。《青年研究》自1980年创刊以来,通过发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等等学科关于青年和青年问题的大量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之际,仰望太 空,20世纪人类在和平利用 空间方面硕果累累,熠熠生辉;展望未来,航天技术、太空探索和应用将会更快发展,令人可喜。同时,蔚蓝的太空被涂抹的军事色彩日益浓重,太空垃圾污染已成重大隐患,令人堪忧。航天技术太空探索和应用将迅速发展 前苏联1957年10月 4日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新时代。40多年来,人类探索太空、开发太空、拓展自身生存空间,取得了辉煌业绩。展望21世纪,航天技术、太空探索和太空应用会发展得更快,将为人类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对世界产…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新千年的起始之年,也是新旧世纪的交替之年。当我们满怀激情跨入2000年的时候,每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责任感的中国共产党人,不能不严肃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新千年、新世纪中,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担负起自己应尽的历史重任,使中华民族能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博大多采的文化传统。在上一个千年及至19世纪以前,在世界上还是一个很有地位的大国和强国,曾经对人类作出过有益的贡献。可是,从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的压迫和剥削,我国不仅快速…  相似文献   

18.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9世纪末,当人们还在对蒸汽机时代津津乐道时,一个全新的电气化时代却呼啸而至;20世纪末,当我们正在拼命追赶工业化时,一个不是时间上的人类新纪元、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世纪风向我们扑面而来。这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是继数千年农业经济、几百年工业经济之后的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而说到底是我们新世纪青年自己的时代。因此,新世纪的青年应该认识和适应知识经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肩负起实现知识经济的使命。一、新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所谓知识经济,扼要地说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就是说,真正的…  相似文献   

19.
一、提出“发展质量”理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世界和历史的视角审视迄今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我们会发现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片面性。这种把发展手段当作目的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实践的结果造成了很多的问题:环境严重污染,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破坏,物种减少,人类生存受到威胁;资源短缺,同时有限资源又被掠夺性浪费;能源枯竭,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而猛烈,人口爆炸,错综复杂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的精神领域的苦闷压抑、颓废,人日益变成为“单向度”的人等等。总之,反思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20.
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浪潮的社会性别意识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不仅封中国的女性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我国现行公共政策的崭新视角。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中性别平等的现状和挑战,试图为转型期的中国,找到理解、宣传和推动“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解决方案。由于公共政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平等,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