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论土地法律制度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土地关系具有复杂性、重要性、多样性特点,这就决定了土地关系法律调整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土地法律制度的体系化。我国土地制度的体系构成包括宪法、土地民事法律制度、土地经济法律制度、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包括制定土地规划法、修订《土地管理法》、建立和完善土地物权民事法。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大多数其他财产的来源,谁控制了土地谁就控制了人类的未来"。可见土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基于此,各国都重视土地立法。我国应如何根据国情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是关系农民根本利益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指出当前我国土地制度立法和相关制度的完善,关键在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我国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也认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但是,我国立法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不足之处,本文仅就立法上应当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弊病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展,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土地征收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在当前形式下我国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土地征收制度的现状,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樊静  解直凤 《法学论坛》2004,19(1):48-5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资源。沿海土地由于其特殊性,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沿海土地制度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物权法意义上的所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也包括土地法中对土地宏观上的管理规制,还包括其他相关法律如环境法对土地权利的行使所作的限制。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沿海土地制度的比较研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沿海土地制度的立法建议:鉴于大陆土地权利的法律基础与台湾地区有所区别,故土地权利制度只能以土地使用权为基础,通过用益物权制度可使个人得以对国家所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同时建议保留并完善土地法,制订专门的海岸带法,以加强对沿海土地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还存在权能有缺陷、保护不力、登记不规范等问题,应采取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定方式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权能、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制度、规范农地登记制度等方式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李木子 《法制与经济》2010,(2):77-77,7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展,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土地征收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在当前形式下我国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土地征收制度的现状,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地征用问题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征地过程中引发的失地农民与政府、开发商(或用地单位)的矛盾与纠纷,日益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因而应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健全土地征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改善农民的不利处境,保证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征地补偿的法律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学 《中国律师》2004,(10):77-77
为了稳定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关系,国家专门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也做出了“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集体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是一项长期不变的政策。”土地经营的目的是取得收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质是农民对其承包的土地的收益权。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取的应是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包括直接耕作的长期收益和土地经营权流…  相似文献   

10.
丁旭辰 《法制与社会》2010,(35):230-230,236
近20年来,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对有限的耕地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和发展,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制度已成为当前土地调控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耕地流失的现状及锐减原因的分析,提出提高城市开发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强化农民土地财产权、逐步开放和完善土地市场、加强法制建设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葛飞 《法制与社会》2013,(20):215-216,228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确立可追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政府频繁征收农村土地,土地征收补偿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原有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如何改进和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成为了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由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依照法定程序,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开发整理,并重新提供给土地使用者的一项制度。本文通过对各地行政规章和学者观点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含义,理清了对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认识,并在考察国外类似制度的基础上,澄清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与土地银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国外的土地公社制度对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完善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体系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定位模糊及价值定位冲突、宅基地使用权不完整、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应当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规范土地流转,将土地流转中的收益用于集体内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基本保障。但由于现行土地征收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滥用土地征收权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失地农民生活无着落并已影响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法律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玉萍 《政法论丛》2005,3(1):47-50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建议 ,即科学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政府、对集体、承包人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6.
秦勇 《河北法学》2012,30(7):2-11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主要利用土地出让法律制度和土地税费法律制度来获取财政收入以充实本地政府财源的行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引发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对负效应的分析显然更为重要.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有其深刻的制度成因.解决“土地财政”的法律措施是完善财政收支法律制度,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权限;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对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合理配置农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在确权登记,流转方式、退出环节等方面都存在机制弊端,阻碍农村产权改革的进程,因此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路径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临的问题着手,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收制度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本文从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和土地征收的概念、法定函义特征谈起,以土地征收应遵循的原则、报批程序及补偿问题为基础,简要分析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和土地征收程序所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提出对其改革、完善的几点建议和见解,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9.
重庆“股田制”改革力图赋予农民更为完善的土地权利,但国家的紧急叫停表明了国家在农地制度上的态度,集体所有制,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仍然是农村的基本经济、经营制度。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产权主体缺位,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模糊,土地流转不畅等问题,在新一轮的“土地改革”中,赋予农民土地产权主体地位和建立完善的流转市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赵艳艳 《法制与社会》2012,(35):274-275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是否能够流转起来关系着整个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我国自确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以来,就有关于其流转的法律规定。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规定日益显现出缺陷,有必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