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的情形普遍存在,违法用工现象极为严重,建筑质量堪忧.特别是在建设工程层层转包或层层分包,甚至将工程承包给个人的情形下,建设工人的劳动关系变得模糊不清,特别是《劳动合同法》第94条之规定,虽然强化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但使本来模糊不清的劳动关系变得更为复杂.立法只有明确建设工人的雇主,并规定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方与雇主承担连带用工责任,方可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工程项目建设中违法行为突出的现状,朱镕基总理指出:“现在,建筑领域的问题相当严重。非大力整顿不可。要健全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严肃查处建设单位规避招标或搞假投标的行为,坚决制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转包工程和违法分包的做法。今年要在整顿建筑市场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加强对建设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涉建设工程买卖、租赁、借贷等商事纠纷呈高发态势,这类纠纷大多发生于施工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不规范经营行为的背景下,一些挂靠建筑单位的项目经理等实际施工人以单位名义对外从事买卖、租赁、借贷等行为,经常引发债务纠纷。所涉债务应由  相似文献   

4.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诉讼中的司法鉴定,通常是指对工程的质量和造价进行鉴定,一般由当事人申请,法院不主动依职权委托。但是在非法转包、违法分包以及借用资质与他人签订工程合同的纠纷中,由于层层转包或分包,造价层层下浮,工程质量难免存在隐患,而且合同无效涉及诉讼主体多,如何参照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依据职权委托司法鉴定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施工合同承包人应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工程。转包含肢解转包、视同转包应当认定为非法。施工分包应受严格限制,分包标的只能是非主体、非关键的专业工程(工序)或者劳务作业,必须征得发包人的同意,分包人必须具备相应资质,且不得再行分包。无论从合同法、劳动法还是建设行政法视角分析,劳务分包都是应予废止的制度。审理施工合同转包、分包纠纷,除了个案公平,还须考虑裁判的社会效果,应当让当事人为其违法行为付出代价。适当突破合同相对性,也是防范治理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信息窗     
建设部重申严禁工程转包国家建设部日前发出通报,严禁建设工程转包,主要内容如下:一、凡从事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市场管理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自行组织完成承揽的工程或只能按照有关规定分包工程,严禁发包,一经发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其停止施工、降低资质等级或提请工商行政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没收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刘工程负责人也要处罚。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工程承包和合同管理,运用法规和市场机制约束建设各方面的市场行为,加强对建筑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建筑市场的违法…  相似文献   

7.
周凯 《法律适用》2011,(4):50-55
近年涉建设工程买卖、租赁、借贷等商事纠纷呈高发态势.这类纠纷大多发生于施工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不规范经营行为日益普遍的背景之下,一些挂靠建筑单位的项目经理等实际施工人以单位名义对外从事买卖、租赁、借贷等行为,频频引发债务纠纷.~[1]所涉债务应由建筑单位还是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抑或双方承担连带责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
承包联营是目前建设工程领域普遍存在但性质尚难界定的一种工程承包方式,因其常与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非法承包形式联系在一起,其合法性总是受到质疑.本文试图封承包联营方式进行合法性重构和规范,构建新的承包联营制度,以期优化建设工程领域的资源配置,实现工程理论法学研究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伍洲奇 《法人》2013,(4):44-45
讨薪民工崔善善等人称中铁四局在集包铁路工程上存在偷工减料等行为,可能危及到集包铁路的运行安全2013年1月,本刊以《民工讨薪揭开中铁四局用工黑幕》为题,报道了中铁四局中标集包铁路后,将工程分包、转包给其它没有资质的公司,导致民工被拖欠工资的严重后果。一位专家指出,拖欠民工工资仅仅是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的恶果之一。近日,  相似文献   

10.
从全国范围看,建筑业市场尚不规范,建筑企业内部大量存在非法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现象,以建筑企业"内部承包经营合同"为切入点,对"内部承包经营合同"、转包、分包、挂靠行为等四类行为的性质、效力进行分析,尝试有效区分几者之间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资质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昌 《法制与社会》2012,(4):244-245,261
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承包人角度,阐述资质的含义,认为资质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范畴.在理论上考察强制性规定对合同效力的影响,进而将资质界定为效力性强制规定.探讨未取得资质、超越资质等级、借用资质、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中资质欠缺四种类型对施工合同效力的影响,并论述施工合同无效后的民事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工程中的挂靠行为(一)挂靠的定义建设工程领域的挂靠并非一个法律定义。关于挂靠的内涵,2004年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其中第一条提出:“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其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2014年8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将挂靠明确为:“单位或个人以其他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将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参与完成工程建设的农民工,如果没有按时拿到工资,可以直接起诉这项工程的发包人,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当事人。 这意味着民工拿不到工钱时,又多了一条诉讼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司法业务文选》2012,(7):12-21
1.2011年11月30日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11号公布2.自2011年11月30日起施行交通运输部决定将《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修改为:"施工单位可以将非关键性工程或者适合专业化队伍施工的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格条件的单位,并对分包工程负连带责任。允许分包的工程范围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分包工程不得再次分包,严禁转包。  相似文献   

15.
一、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 2 0 0 4年3月5日国务院令第3 99号公布)二、部门规章及规章性文件1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 ( 2 0 0 4年2月3日建设部令第1 2 4号发布) 要点:建设单位不得直接指定分包工程承包人,民工工资支付将写进工程分包合同,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或违法分包,禁止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禁止转让、出借企业资质证书。2 关于外币旅行支票代售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 2 0 0 4年3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 汇发〔2 0 0 4〕1 5号 要点:居民可用外币购买外币旅行支票,还…  相似文献   

16.
短讯集纳     
邹家华在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再不整治建筑市场就是对人民的犯罪本刊讯“建设工程出现事故的简单原因就是违反操作规程、放松管理。建筑市场里面这种混乱状况,假如再不抓紧,再不进行治理整顿,就会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4月10日在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电视电话会议上分析最近几起重大、特大楼房倒塌事故时讲的一番话。邹家华特别强调,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中,一定要严格审查投标者的资格,要坚决取缔转包,对分包的单位也必须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方(建设单位)和承包方(施工单位)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转包与分包,是建筑安装承包合同的两种特殊情形,涉及的问题较多,情况复杂各异。如何正确处理转包和分包纠纷案件,是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就两者在法律特征上有何差异,其法律后果如何承担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裁判要旨】在发包人向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判决的执行中,执行发包人的财产不受其他案件冻结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对发包人工程款债权的阻却。发包人依据生效判决给付实际施工人的工程款不属于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的破产财产。【案情】申请执行人:杨启平。被执行人:江苏润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泽公司)、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桥公司)。  相似文献   

19.
省部连线     
湖北出台规定严防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本刊讯近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防范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若干规定》。《规定》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全面负责,施工总承包企业因转包、违法分包工程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企业承担全部责任,并先行垫付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先行垫付的工资数额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和不法分子,乘开放、搞活之机,钻改革的空子,公开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地扰乱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从处理的违法合同案件看,当前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的主要表现是: (1)利用经济合同转包渔利。这类案件多数发生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和铁路工程的承包过程中,通过转包、分包的办法,提高工程管理费用,从中牟取非法利润。(2)利用经济合同骗买骗卖。有的企业,一无资金,二无商品,专门以供给重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