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安保社会化管理是高校安保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以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三期为例,阐述高校安保社会化工作的理论基础、特点内涵,分析高校安保社会化改革工作中常见问题,提出高校安保社会化改革工作的主要经验、关键对策和主要成绩,为高校安保社会化改革实践和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食堂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永庆 《法制与社会》2010,(29):212-213
高校食堂服务的对象多数是学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饮食要求的提高,食堂的操作知识和服务水平已不能很好满足师生的要求。而高校食堂面临的诸多问题,如食堂现有体制、人员工资、人员流动性、专业知识等,形成了制约食堂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要实现高校食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科学合理解决现有问题,只有改变管理观念,明确发展路径,才是解决高校食堂管理后劲不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陈雪玲 《法制与经济》2009,(20):124-125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的女工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创新女工工作新机制,完善社会化、开放式的女工工作格局,促进新时期高校女工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郭飞 《法制与社会》2013,(14):156-157
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后勤改革一直从未停止,由早期的单个项目实行承包制,到后来的全面承包责任制,到1999年形成的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有效的调动了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近年来在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领导依旧没有完全从后勤中脱离出来。本文将从法治视角下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及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 ,对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 ,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高校后勤改革是一项重要而又困难较大的改革 ,为保证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 ,千方百计加快高校后勤改革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因此 ,必须认清形势 ,明确方向 ,抓住机遇 ,加快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高校后勤工作形成了学校办社会和穷教育办大后勤的状况 ,形成了行政性的管理体制和福利性的供给服…  相似文献   

6.
王志华 《法制与社会》2011,(13):195-196
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是整个公共管理部门格局的调整,NGO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地位在理论上得以确立,公共服务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NGO在政府职能掌舵化、公共服务竞争化、公共服务评估监督主体社会化、公共管理权力分散化等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NGO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意义凸显在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合作治理理念的建立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学校(包括托幼机构)食堂是特殊的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其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对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学校后勤社会化全面推进,学校食堂经营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多方投资、多种模式、多种管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失控概率增大,食物中毒事故时有发生,而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很不完善。如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于我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小英 《法制与社会》2010,(15):189-190
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改革的重点是从单纯管理转到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来,即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预测和规划、培养和使用、配置与管理、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教职工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引入市场机制有别于产业化。“北大人事制度改革”为重新思考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的女工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创新女工工作新机制,完善社会化、开放式的女工工作格局,促进新时期高校女工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王丽华 《政府法制》2013,(13):52-52
高校资产是我国各高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及后勤服务等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资产规模相应不断扩大,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仍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基础工作不规范,资产安全控制体系不完整,家底不清、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的现象仍然存在,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很不适应。因而如何管好、用好高校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2003,(5):11-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不断深入,监狱罪犯生活卫生工作已处在改革的前沿。如何适应改革新形势,不断探索监狱生活卫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新路子,实现监狱罪犯生活卫生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是生活卫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也是监狱后勤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 近两年来,在局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实现,监狱警力更加不足的情况下,我监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管理、强化制度落实与监察提高警官素质等途径,有效地实现了监管改造的警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6):20-22
监狱工作社会化必须植根于主体、实体和本体的深度。必须从监狱、社会、国家的三维架构与互动中来探寻实现监狱工作社会化的根本途径;必须拓展于微观、中观、宏观的广度,从功能、价值、目标等视角对监狱工作社会化予以定位。狱制改革是实现监狱工作社会化的基础要素,社会吸纳是关键所在,国家统筹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消防职能作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领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为政府“减肥瘦身”,实现从“大而全”到“小而精”,从无限政府过渡到有限政府;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把以前由政府包揽而又无法很好地完成和实现的许多“职能”逐步推向社会,实行社会化服务或交由中介服务机构完成。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相适应,消防改革势在必行,走社会化道路是消防工作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本文试图把消防工作社会化置于这样一个政治历史背景下来思考,并就消防工作社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洪 《特区法坛》2006,(1):53-54
机关后勤管理,原先是指为军队后方供给与战勤服务的管理,而现行政机关的后勤管理(也称机关事务管理),它是指机关内部为保证本机关工作顺利进行,对包括物质、财务研境、生括及各种服务项目在内的事务工作的管理。后勤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为机关各部门以及领导者与公务人员提供工作、生活条件,并保障各项行政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机关后勤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党的十二届中共中央书记处第70次会议提出.机关后勤管理工作要逐步企业化、社会化,为机关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明确了方向。推动着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使改革的内容更为全面和明确。  相似文献   

16.
论社区矫正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其自身的本质属性,具有“社区制裁”的性质,而非单纯的“社区刑罚”。基于刑罚人权观、行刑社会化、文明化、教育性的行刑理念,它既是一种社会管理理论,也是一项独立的工作手段,是教育改造工作的扩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7.
随着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和后勤社会化的加快,学生的校园意识、班级概念淡化,学生社团、公寓寝室、网络等日趋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场所。本文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介绍了几种新形式下开展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和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社会化改革历程的梳理和改革现状的分析,揭示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作为学校后勤工作重点之一的食堂管理,怎样激活内部活力,完善竞争机制,提高劳动效率,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这不仅是后勤集团和食堂关注的问题,也是关乎学生切身利益、健康和学习的根基所在。本文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食堂绩效现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绩效管理的主体、指标体系、绩效反馈和结果运用制度进行了阐述,以求达到提高食堂绩效,满足师生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以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出台为标志,目前已经取得了司法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迈出了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创新的第一步。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为高等院校司法鉴定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有着天然优势的高校鉴定机构已经成为司法鉴定服务行业的重要力量,在为推动司法鉴定改革、完善鉴定社会化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笔者从高校司法鉴定机构的现状入手,解读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未来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