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低保)是搭建农村社会保障防护网的突破口,它能够缓解我国农村居民贫困状况、及时有效地保障贫困居民基本生活权益。目前,我国农低保的保障对象的确定程序比较复杂,在实际认定和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科学地确定农低保保障标准,合理地界定农低保障对象,对于有效地发挥农低保应有的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商务与法律》2006,(3):46-46
最近,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上海市政府批准了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关于调节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公益性岗位报酬等四项工作的请示。主要内容包括:(1)从2006年8月1日起,调整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现行的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20元。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保障困难居民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府谷县民政局创新工作思路,采取七项措施,切实解决了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 一是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县共审批城市低保对象1078户2169名,保障标准为360元/人·月,支出城市低保金762.3万元;审批农村低保对象5671户11976人,保障标准为300元/人·月,支出农村低保金2441.9万元.  相似文献   

4.
左菁 《河北法学》2007,25(7):57-62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反贫困"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农村低保的试点工作,但各地农村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巾遇到了诸多障碍,很多地区的农村低保工作都处于基本停滞状态.我国各地地方政府应拓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渠道,科学划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合理选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象,不断完善本地区的相关制度,推进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自从上世纪末国务院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对低保义工明确进行法律界定以来,各地区也纷纷制定了本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享受者从事义务劳动的规定并付诸实施。本文从我国低保义工制度的起源、实施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三方面分析评价我国的城市低保义工制度的合理性,为完善有关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都业明 《行政与法》2013,(12):65-68
政府在低保政策的制定、低保对象的认定及低保对象的管理和服务等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低保责任主体的责任划分、相关职能部门自身能力建设以及各项制度的衔接等问题对政府的低保工作提出了挑战.为此,各级政府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低保是国家给予低收入者的保障,低保制度是国家保证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但是,由于低保政策不够完善,保障标准和方式不科学,保障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低保  相似文献   

8.
每月大事     
《江淮法治》2009,(19):4-4
9月11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城乡低保调研 9月11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调研组举行全体会议,听取省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全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情况的汇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连松、张俊出席会议并讲话。根据今年工作要点安排,省人大常委会将于10月份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7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该细则第十一条规定,拥有汽车、摩托车、手机、享用高档烟酒等非生活必需高档消费品,以及炒股、赌博、子女择校等人不得领低保,同时,细则还规定饲养宠物者也不得领低保。  相似文献   

10.
穆奇 《江淮法治》2010,(7):22-23
去年以来,涡阳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困难居民低保工作。促进了全县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政治进步的调节机制。资金供给是低保制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低保资金供给环节中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低保条例的制度设计缺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自实施以来在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制度设计方面的缺憾,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期待低保条例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这一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柱性制度安排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承担着解除国民生存危机的基本任务,是保障受助者最起码生活的基本防线。1999年我国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体部分,上升到法规规范的层次。10年后,暂时停下来,认真回首与反思其发展,是其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本文基于此意,对城市低保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反映生存权的实现程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行政的出发点,确定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法制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今后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其法制化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智敏 《检察风云》2005,(6):54-55
饲养宠物不得领低保,许多困难户犯了难2003 年3 月7 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该细则第十一条规定,拥有汽车、摩托车、手机、享有高档烟酒等非生活必须高档消费品,以及炒股、赌博、子女择校者等不得领低保,同时,细则还规定饲养宠物者也不得领低保。人们对其他有关限制进低保的标准没有异议,但“饲养宠物者”这五个字却使许多困难户犯了难。家住南京宝塔桥街道的叶大妈,家境贫寒,又没有工作,但她养了一条宠物狗“金毛狮王”。她突然收到街道办事处“饲养宠物不得进低保”的通知后,“养狗还是吃…  相似文献   

16.
魏铭言 《政府法制》2012,(31):33-33
我国延续十余年的低保政策正式调整。除必要的家庭收入审核外,股票、房产、汽车等家庭财产,也成为认定低保对象的基本条件。同时,低保家庭成员、收入情况、保障金额等在其居住地长期公示,但要保护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17.
“低保信息永久公示”的制度逻辑及其法学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保信息永久公示"制度是2000年之后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将获得低保的个人或家庭的信息在低保持续期内长期公示的制度。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和推行者,行政机关希望借此实现行政公开、民主监督以及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上述制度逻辑以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政策考量为出发点,但从宪法学的角度分析,其违反了职权法定原则和比例原则的基本要求,误读了"民主监督"的内涵,损害了低保对象的基本人权。低保信息永久公示制度的本质是掩藏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当性之下的一种新的歧视性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绥德县民政局是主管全县有关社会行政事务的政府组成部门。下设城乡低保办、婚姻登记处、救助管理站、革命烈士陵园和县中心敬老院5个事业单位。全系统有干部职工65人。主要担负着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管理专项社会事务等四大职能。具体负责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城乡社区建设、优待抚恤、退伍安置、婚姻登记、殡葬管理、行政区划、收养登记、新社会组织管理、地名  相似文献   

19.
孔亮 《法制与社会》2010,(22):232-23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历经十多个年头,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而正是农村低保目标定位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低保实践过程中的"错保"、"漏保"等问题的产生。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低保现状的调查,认为在低保目标定位过程中,应将家庭收入与家庭人口结构将结合,完善村民代表评议制度。  相似文献   

20.
薛晨  吴星 《江淮法治》2011,(15):17-17
城乡低保工作对于经济困难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事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巢湖市人大常委会去年底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城乡低保工作情况的报告,监督和支持市政府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救助体系,让困难家庭更好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