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逐渐受到社会各级的关注与重视,政府部门也对于这个与每个公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问题在立法上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从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严峻形势出发,需要更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杜绝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相关法律的分析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吕斌 《法人》2014,(6):16-21
正超过10%的垃圾年均增长率,没有合适的土地再建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的垃圾焚烧厂……"垃圾围城"不只是杭州一个城市的难题,全国2/3的城市都面临着类似危机和垃圾处理困局月初,杭州余杭发生居民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的行为,再次将垃圾焚烧这个既传统又现代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垃圾处理是个系统的工程,主流的观点认为,焚烧技术仅是垃圾处理末端的方式之一,在前端的鼓励分类、减量等方面5  相似文献   

3.
朱新来 《法制与社会》2010,(15):211-212
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着多重阻力,为保证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必须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按照利益主体的不同,共分为政府动力机制、企业动力机制和个人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垃圾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的城市生活,如何解决垃圾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备受争议的"垃圾税"开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认为征收垃圾税是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提出了几点对开征垃圾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改善相关管理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及理论,将对于实践领域的创新和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论文对发表于1985-2016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以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过程为线索对学者们的相关观点及理论进行梳理。基于此,论文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例如公共治理视角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未来相关研究需要从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推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及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6.
石静 《法制与社会》2013,(8):280-281,286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许多生活垃圾也随之产生。面临"垃圾围城"状况的城市,亟需在法律的规制下得到治理,以解决困境。本文从城市生活垃圾的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立法现状,进而提出了其在立法上的存在问题。最后,对于如何完善,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朴 《法制与经济》2008,(13):46-47
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但垃圾短信的出现却给人们带来各种不必要的烦恼,如何解决垃圾短信侵权问题也就成为了现实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笔者试从垃圾短信侵权的主体、客体、侵权责任的承担以及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来解析有关垃圾短信侵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际工作中,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都有内在的诉求.从循环经济视角看,我国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呈现结构失衡状态,体现在治理路径末端化、垃圾循环利用形式化、源头减量边缘化和治理机制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认识、治理重心、治理核心环节资源配置以及治理工具等方面存在偏差.我国要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新的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机制,需要在治理路径、法律义务主体、减量化行为模式、杠杆规制点和规制工具等方面进行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但垃圾短信的出现却给人们带来各种不必要的烦恼,如何解决垃圾短信侵权问题也就成为了现实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笔者试从垃圾短信侵权的主体、客体、侵权责任的承担以及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来解析有关垃圾短信侵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垃圾围城"问题也即城市废物危机问题。城市废物危机的出现,表象上是政府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传统环境法律责任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由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有限性与现代社会废物增长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城市废物危机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末端处理的方式得到解决,而只能通过基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理念重新建立和分配生产者、消费者以及政府等主体之间的环境法律责任——即确立产品导向型环境法律责任——来从源头上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既是深入推进老旧小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打通厨余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举,也是创建绿色社区的必然要求。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和青岛市Z社区的个案研究,老旧小区居民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共创逻辑包括社会价值共创、知识价值共创和文化价值共创三个方面,同时因尚未形成稳固的治理共同体、常态化的知识更新机制和系统化的制度体系而面临价值共创的可持续性挑战。提升老旧小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实践效能,还需加快构建治理共同体、提升绿色活动认同感并强化制度和技术的驱动效应,进而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社会价值共创活力、知识价值共创能力和文化价值共创效力。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方式,但大量的垃圾短信出现,直接侵害手机用户的各种权利,成为全球性的公害。如何解决垃圾侵权问题也成了国内外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各国对垃圾短信的整治方法,结合本国实际,从法律方面探析垃圾短信侵权问题。  相似文献   

13.
短信服务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快捷,但是,其中的垃圾短信对人们的财产权、健康权和隐私权的侵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垃圾短信所带来的新的侵权问题,法律法规上的漏洞需要填补,同时,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也需要尽快地付诸实践,以达到清除垃圾短信,净化手机短信服务的目的,使短信的功能价值能够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一个西部村庄的调查问卷分析二、西部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问题的成因分析三、完善西部农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的对策建议生活垃圾是对拥有者无用而丢弃的物品或材料,但如果循环利用,其就是无价的宝藏。西部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因未得到循环利用,不仅未发挥其价值,而且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西部农村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解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以前,我们年年组织对沁河沿岸的煤堆、沙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清理,但过段时间,又会死灰复燃。”山西省阳城县润城环保所所长郭李虎说,“自从去年在沿岸各村建立起了村级环保组织后,沿岸各村的环保监督员积极主动参与、深入细致做思想工作,动员河道内的小选煤场主进行搬迁,确保了沁河河道干净、整洁。”这是阳城县推行环保基层组织建设、小组织发挥大作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彭德雷 《政法学刊》2011,28(3):86-91
垃圾,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实效微弱,且显得步履维艰。以此相反,澳大利亚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方面,则已经形成一套健全的体系,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有序进行。两种不同情景,引入深思。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发现澳大利亚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立法思路和立法创新、垃圾分类法律政策的具体宣传措施以及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处罚等法律实践,都可为前行中的中国城市垃圾分类法律规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淮法治》2012,(22):11
黄金周变身垃圾周在北京著名餐饮街簋街及什刹海景区、香山公园,每日垃圾处理量较平日翻倍增长。黄金周期间,簋街的小龙虾、烤鱼等,吸引了众多游客。从上午11点到凌晨4点,这里只有一个主题:吃。生意兴隆的背后,产生的垃圾也剧增。为清扫黄金周期间旅游观光活动产生的大量垃圾,东城区环卫部门增加了簋街地区垃圾转运车数量,什刹海环卫保洁队每名工人每日值班12  相似文献   

18.
"垃圾下乡"即城市将垃圾以低成本转移到周边农村,在当今社会上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不仅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而且违背了构建和谐社会之"公平正义"的原则,是一种环境保护上的不公平。本文揭示了"垃圾下乡"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认为造成这种环境不公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缺失,基于此探讨了初步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方式,但大量的垃圾短信出现,直接侵害手机用户的各种权利,成为全球性的公害。如何解决垃圾侵权问题也成了国内外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各国对垃圾短信的整治方法,结合本国实际,从法律方面探析垃圾短信侵权问题。  相似文献   

20.
短信息在为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垃圾短信通常包含虚假和欺诈的广告宣传、传销、骚扰、色情和封建迷信等内容,这些垃圾短信无处不在,几乎所有的手机用户都曾经并继续遭受其骚扰,甚至出现了诸多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以及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不良现象。垃圾短信对人们的财产权、健康权和隐私权的侵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垃圾短信所带来的新的侵权问题,各界纷纷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垃圾短信的治理,包括建议对恶意利用短信进行欺诈或者肆意传播淫秽短信等行为采取适当的法律制裁,执法机关、电信运营商等为此已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打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依法打击才能治本,但当前治理垃圾短信的一个不利因素就是现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甚至还出现了法律上的空白。同时,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也需要尽快地付诸实践,以达到清除垃圾短信,净化手机短信服务的目的,使短信的功能价值能够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