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交通事故黑点的有效鉴别可以显著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与损失后果。黑点鉴别方法不仅要求鉴别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显著点(段),还需要对其诱因作具体分析,然后在界定了道路某段(点)交通事故的高发生率的基础上,针对此点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的方法,运用多种技术,实现黑点鉴别理论的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2.
[提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五大特点:(l)翻车、坠车多(2)摩托车和农用车事故多(3)肇事驾驶员技术生疏和无证者多(4)机动车未参加保险的多(5)事故受害者中农业人口多;并从这些特点出发,剖析了乡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五大原因:(1)道路线形不科学且路况差(2)车辆档次低且车况差(3)驾车人员众多且素质差(4)管理工作薄弱且基础差(5)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淡薄等;进而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六大对策:(1)建立乡村道路交通管理新机制(2)建立乡村交通宣传教育网络(3)加快农村道路建设(4)强化车辆管理(5)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6)加强乡镇交警中队建设。  相似文献   

3.
李发生 《公安研究》2004,(10):91-94
随着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了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的严重性和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的紧迫性,提出要用系统观点科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以及采取相应的道路交通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交通事故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构成、性质和作用,以及交通事故责任与法律 责任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认定的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 任不是法律责任,不应纳入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道路交通系统构成要素、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危害性和发展规律。阐明了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道路交通事故案发率和死亡人数仍将处在高发期的自然规律,提示政府和公民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作者认为,道路交通事故是交通元素关系不协调的产物。协调和约束交通元素间的关系,使其尽可能不产生冲突,是打开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钥匙,也是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根本。而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这把钥匙调整诸多交通元素之间关系的,非政府莫属。因此,构筑政府防灾体系是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必要条件。只有政府切实担负起责任,尽快建立起政府的防灾体系,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减轻承担责任的条件: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证据证明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文章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就这两个条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肇事罪的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事故责任是对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所起作用大小和当事人过错严重程度的一种定性、定量的描述,其本身并没有就事故各方所受损害的权利的性质做出判断,没有对事故中所涉法律利益的大小和重要程度作出评价,没有对事故各方行为的后果和违法性质作出认定。将事故责任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定罪依据,是错误地将民法理论中的过失相抵规则和犯罪学中被害人责任理论引用到刑法中的结果。推定事故责任更不能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标准。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事故处理和事故统计都涉及到的问题。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可以考虑将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成小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等类别 ,予以相应的处罚  相似文献   

9.
血痕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既是痕迹又是物证,它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再现,进而对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进行责任认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和频发期,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面对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刑事制裁网的构建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而我国现行刑法只将造成严重事故的行为划入犯罪圈,在控制范围和刑罚配置上存在不尽科学合理之处。为此,本文借鉴国外立法,提出了道路交通犯罪的类型化概念,以期对我国的现行立法作适度矫正,并在探讨道路交通犯罪及其刑罚配置的理论基础之上,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交通事故物证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遗留在事故现场或从现场带走的能证明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痕迹与物品。根据痕迹物证的形态和形成特点,一般可将交通事故案件中的痕迹物证分为以下三类:(1)有形痕迹物证。车辆、伤亡的人体、现场路面及其它相关物体的表面上形成的撞击、刮擦、碾轧等痕迹称为有形痕迹物证;(2)附着痕迹物证。附着在车辆、人体及其它相关物体表面上的能证明事故发生情况的油漆、橡胶、塑料、油脂、纤维、毛发、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主要是对事故的事实进行认定.也就是说,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对事故的真实情况进行确认后所必须履行的手续,以便为日后的法律行为提供必要的事故处理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在道路交通处理过程中,参与不同阶段的人员并不相同。在实务中,基于解决具体问题的需要,普遍存在对当事人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事故处理工作人员和交通事故各利益相关人员在相关法律适用上的矛盾和困惑。基于此,应在明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当事人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引入第三人的概念,明确第三人的适用范围,以明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不同阶段各利益相关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为事故处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其分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交通事故过错的概念和类型,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如何认定交通事故过错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现场绘图系统是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工具,也是现代交通事故处理技术革新的重要应用项目。在实践中,交通事故现场绘图的好坏关系到事故处理结果的正确与否。文章结合我国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和国外交通事故绘图技术的应用现状,对交通事故现场绘图系统的技术作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了系统的组成、概念、通讯和所适用的标准等,为交通事故处理中绘图技术的运用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解决北京道路交通拥堵这一问题,需要从体制、政策、规划、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文章从交通管理的角度较系统地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交通逃逸事故侦破是交通事故处理的难点,交通逃逸事故侦破前期的关键点在于案发时间的确定和事故痕迹分析。本文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探讨了交通逃逸事故侦破的一般方法和流程,以及如何确定交通逃逸事故的关键痕迹,如何对交通事故痕迹进行分析、推理、假设及验证,如何结合相对确定的案发时间有效地侦破交通逃逸事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我国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工作水平,对交通事故处理岗位人才规格和培训内容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际调查,案例研究等手段,结合培训教育理论,分析了我国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工作特点,提出了交通事故处理岗位人才需要法律、技术和群众工作等综合工作能力,并根据岗位特点设计了培训内容和方法,对在职民警进行了培训实践活动。该项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交通事故处理民警职业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薇 《公安学刊》2006,(2):80-82
在现实生活中,车主与驾驶员的关系是多样的,简单的一概令车主承担共同赔偿责任或者连带责任,是不公平的。因此,不应当仅仅根据车主的身份就确定责任,而应通过进一步的审查车主与实际使用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车主对交通事故发生是否有过错,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车主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