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于1995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这是继《行政诉讼法》之后,我国颁布的又一部标志着民主政治法律化的重要的法律性文件。我国《国家赔偿法》是根据现行《宪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法律原则制定的,是宪法民主精神的具体落实。这部《国家赔偿法》共设六章,计三十五个条款。它不仅规定了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则,列举了承担赔偿责任的具体情况,。明确了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而且还现定厂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不同程序等等。它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取得国家赔偿权利的基本法律依据。问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略论国家赔偿立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赔偿制度是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世界各民主国家均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这一制度,从世界各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多样性中可以看出,国家赔偿立法的发展呈现出赔偿领域扩大化、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扩大化、归责原则多样化、公务行为扩张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舒炜 《廉政瞭望》2015,(2):44-45
国家赔偿法自1995年1月实施以来,20年间历经两次修订,确立了国家对权力活动中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无过错,导致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受损害的,国家也要赔偿。1月22日,法官何旭在浏览新闻时看到了一条消息,不由得叫出个好来。在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上,要求全面清理各类执法司法考核指标,坚决取消批捕率、起诉率、有罪判决率、结案率等不合理的考核项目。"取消这些不合理的考核项目,出发点就是最大程度地防范冤假错案。""在最近一二十年来,我国的无罪判决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确立了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保障了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一方面,是我国对公民权利保护日益完善的标志;另一方面,对于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促进国家机关完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国家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日趋法律化、国际化,特别是加入了世贸组织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制定颁布的国家赔偿法自身存在的缺陷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对国家赔偿法的修改与完善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一、国家赔偿法实施的现状 我国于1994年制定国家赔偿法,宣示了"政府侵犯同样承担赔偿责任"的宪法原则.然而,环视现实,赔偿案件之少,赔偿数额之低,获赔之困难,已经让不少人对这部法律失去了信心.1996年人民法院一、二审宣告无罪2281人,受理的赔偿案件为35件.1995年1月1日至1997年底,我国各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共受理赔偿案件1126件,审结870件,其中决定由国家机关赔偿的364件.1998年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431件.据北京市1998年统计,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行政赔偿最高额仅为2万元,绝大部分只有千元左右.深圳市中级法院1995年4月1日设立赔偿委员会,到1998年前没有受理过赔偿案件;从1998年到2000年,虽然赔偿案件呈上升趋势,但立案的总共才19宗,只占赔偿申请的极小部分,而国家每年财政拨款的5000万元赔偿金,几乎分文未动.  相似文献   

6.
一、国家赔偿法实施的现状我国于1994年制定国家赔偿法,宣示了“政府侵犯同样承担赔偿责任”的宪法原则。然而,环视现实,赔偿案件之少,赔偿数额之低,获赔之困难,已经让不少人对这部法律失去了信心。1996年人民法院一、二审宣告无罪2281人,受理的赔偿案件为35件。1995年1月1日至1997年底,我国各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共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行政赔偿的范围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瑞  张东理 《求实》2002,(1):43-45
行政赔偿是行政责任中的核心问题 ,赔偿范围则可以说是行政赔偿中核心的内容。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家赔偿制度进入了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期 ,一些西方国家的行政赔偿范围已日益具体、细化 ,而我国国家赔偿法对行政赔偿范围所作的界定却比较窄。因此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针对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的现状 ,顺应国际发展的潮流 ,逐步拓宽行政赔偿范围 ,有利于完善我国行政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8.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取消了赔偿确认程序,并对赔偿范围、赔偿标准、赔偿费用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对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国家法制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峻 《唯实》2007,2(8):134-138
党内监督侵权引入国家赔偿制度是党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是和完善党内法制体系,从程序法上保障党员权利实现的需要.在党内监督侵权赔偿责任制度设计上,必须明确党内监督侵权的主体、客体、责任原则、构成要件和赔偿程序,使党员权利救济真正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0.
何峻 《唯实》2007,(9):134-138
党内监督侵权引入国家赔偿制度是党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是和完善党内法制体系,从程序法上保障党员权利实现的需要.在党内监督侵权赔偿责任制度设计上,必须明确党内监督侵权的主体、客体、责任原则、构成要件和赔偿程序,使党员权利救济真正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1.
《国家赔偿法》颁布以后,行政赔偿的范围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一个话题。然而我国学者对行政赔偿诉讼的研究多集中于正面论述哪些行为应当被纳入国家赔偿法的受案范围,很少从反面去研究哪些行为应当被排除在《国家赔偿法》的受案范围之外。而从行政赔偿的排除范围角度着眼,通过与行政诉讼的排除范围进行比较,从法律上提出了的行政赔偿范围扩大,具有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李利 《理论学刊》2004,(9):90-91
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正式实施,由于它赋予公民向国家追究责任的权利,因而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实施几年来,它的实际作用却远低于人们的预想。究其原因,一方面该立法本身尚不完善,另一方面是赔偿程序不完备,其中尤以刑事赔偿的确认程序和赔偿委员会制度最受诟病。前者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后者使国家赔偿案件审理缺乏透明度。从目前情况看,提高国家赔偿案件审理的透明度是贯彻落实《国家赔偿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李玉芬 《世纪桥》2011,(11):43-44
合同法颁布后,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但是,尚有许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本文从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确立、概念、法律特征、构成要件、法律责任、适用范围及赔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刑事赔偿又称冤狱赔偿,是指国家侦察、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违法实施侵权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依法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刑事赔偿范围是刑事赔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指国家应当对哪些刑事侵权事项承担赔偿责任。刑事赔偿范围划分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刑事赔偿的效果。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5条和第16  相似文献   

15.
近日,湖北“杀妻”冤案主角佘祥林提出437万元的国家赔偿申请,为自己所蒙受的11年冤狱讨要赔偿。而今年5月12日,恰是《国家赔偿法》颁布11周年。  相似文献   

16.
赵大龙 《唯实》2000,(11):27-30
国家赔偿作为作出违法或不当侵权行为的国家机关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不因无受害人的主张而当然免除 ,有关侵权机关更应该主动承担。国家机关的主动赔偿应成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司法实践中非刑事司法赔偿"多因一果"侵权案件大量存在,出现了民事赔偿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并存的现象。由于缺乏法律依据,责任难以认定,导致审制实践中操作混乱,做法不一,影响了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对非刑事司法赔偿中"多因一果"侵权主体、责任认定、责任承担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统一赔偿责任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家赔偿法     
国家赔偿法5月13日,八届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这是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发展的结果,反映出我国重视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有利于提高行政质量,并对国家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赔偿法》赔偿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行政赔偿...  相似文献   

19.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治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完善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是维护宪法权威、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融入世界潮流、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实践中,构建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必须从赔偿的范围、方式、标准、程度等方面入手,切实保证国家赔偿渠道通畅,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20.
从赔偿标准看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1994年颁布的《国家赔偿法》存在很多亟待弥补的缺陷。这些缺陷导致国家赔偿案件少,赔偿数额低,获赔困难。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赔偿法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应有的作用,应在明确该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探求其根源,并在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