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m tDNA单倍型检测及异质性筛查技术,并获取其相应的汉族人群频率分布。方法用PCR-DGGE技术对200例武汉汉族无关个体外周血m tDNA HVⅠ15997~16174nt和16208~16401nt区域进行分型检测。结果200例汉族无关个体中,15997~16174nt和16208~16401nt区域分别检出20种和22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D值)分别为0.8159和0.8844;m tDNA HVⅠ组合单倍型共90种,其HD值达0.9803。两区域分别有4名和2名个体观察到异质性,其发生率为3%。结论PCR-DGGE是一种简单、灵敏、高效的m tDNA多态性及异质性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法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是惟一的细胞核外DNA.人类mtDNA为一裸露的环状双链结构,长16569 bp,由富含嘌呤的重链(H链)和富含嘧啶的轻链(L链)组成.mtDNA编码区的序列相对保守,其非编码区长1122bp,又称为控制区.控制区的碱基变异相对集中分布在15996~16401nt和29~408nt两个区段,分别称为HV Ⅰ和HVⅡ.后来,Lutz等发现在438~574nt间也存在较多的碱基变异,称为HVⅢ.mtDNA呈母系遗传特征,加之其拷贝数多、突变率高、抗腐败能力强,具有极高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东汉族群体mtDNA控制区的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控制区(包括HVⅠ区、HVⅡ区和HVⅢ区)的多态性。方法 采用PCR扩增和末端标记荧光循环测序的方法,对100名广东汉族无关个体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 共观察到147个变异位点,序列变异包括了碱基转换、颠换、插入、缺失等各种类型。其中在HV Ⅰ区(nt16,024~nt16,365)内观察到88个变异位点,91种单倍型,基因多样度为0.9964;在HVⅡ区(nt73~nt340)观察到42个变异位点,67种单倍型,基因多样度为0.9861;在HVⅢ区(nt438~nt574)观察到9个变异位点,15种单倍型,基因多样度为0.8760。联合3个高变区域的序列,可观察到98种单倍型,基因多样度为0.9996。结论 本研究为线粒体DNA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提供了较系统的实验依据。结果还表明,对于mtDNA等单倍型遗传标记,增加其检测范围,可提高该系统的个体识别能力,使其在法庭科学领域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mtDNA单倍型检测及异质性筛查技术,并获取其相应的汉族人群频率分布。方法用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200例武汉汉族无关个体外周血mtDNA HVⅡ29~290nt区域进行分型检测。结果200例汉族无关个体中,检出17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D值)为0.8826;有4名个体观察到异质性,其发生率为2%。结论PCR-DGGE是一种简单、灵敏、高效的mtDNA多态性及异质性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法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汉族群体mtDNA HV I区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类线粒体DNA(mtDNA)是一个闭合的、环状的双链DNA分子,大小为16569 bp,包含一个约1.1 kb长的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由于其具较高的复制错误率和较低的修复能力,mtDNA分子,特别是在非编码区具有较高的多态性。mtDNA分子具有母系遗传、高拷贝数(1000~10000个拷贝/细胞)[1]等特点,非编码区的两个高度变异的区域HVRⅠ(hypervariable regionⅠ)和HVRⅡ(hypervari—able regionⅡ)已作为法医学个体识别非常有用的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ESI-TOF-MS分型技术检测线粒体DNA的D环高变区,通过碱基组成分析其多态性.方法 在PLEX-ID技术平台上,分别对mtDNA高变区1(HVⅠ,15924-16428nt)和mtDNA高变区Ⅱ(HVⅡ,31-576 nt)进行碱基组成分析,考察mtDNA在华东汉族人群的多态性,并将该技术应用于一例特殊的亲子鉴定案件.结果 用ESI-TOF-MS分型技术检测线粒体DNA,在高变区Ⅰ的8个区段检见碱基组成的多态性,在mtDNA高变区Ⅱ的10个区段检见多态性.在所应用的亲子鉴定案例中,线粒体DNA标记成了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重要补充,经高变区Ⅰ和高变区Ⅱ的碱基组成检测,最后排除了非母.结论 ESI-TOF-MS检测mtDNA的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一些特殊的案件中,该法可为最终获得可靠鉴定结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Liu YC  Hao JP  Yan JG  Tang H  Wang J  Ren H  Ren JC 《法医学杂志》2006,22(1):45-47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tDN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建立mtDNA编码区多态性在法庭科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方法针对mtDNA编码区nt8162-8483以及nt13070-13299两段序列设计引物,应用直接测序技术研究其多态性。结果两对引物扩增片段长分别为322bp和230bp,共检测到21种变异,24种单倍型,基因多样性为0.7511,两个无关个体的偶合概率为0.2564。结论线粒体DNA编码区多态性位点作为线粒体DNA控制区多态性位点的补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线粒体DNA在法医学应用中的个体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利用STR多态性进行的法医学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中,如何选择高多态性基因座是非常重要的[1].D1S1171基因座具有重复结构简单(GAAA)、重复变化多(9~21次)、长度短(96~144bp)和容易扩增等特点[2],适合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及亲子鉴定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PCR和ESI-TOF-MS分型技术检测线粒体DNA(mtDNA)D环高变区,通过碱基组成分析mtDNA的异质性。方法从华东汉族群体选取12名无关个体,用PLEX-ID平台进行mtDNA分型。该平台使用12对引物,对mtDNA高变区1(HVⅠ,引物所跨区域为15893~16451)进行碱基组成分析;使用另外12对引物,对mtDNA高变区2(HVⅡ,引物所跨区域为5~603)进行碱基组成分析,考察mtDNA异质性频率。结果 mtDNA多态性区域的碱基组成信息反映出区段内有无异质性。在高变区Ⅰ的12个区段中,有3个区段表现出多聚C长度异质性:在mtDNA高变区Ⅱ(31~576)的12个区段中,有3个区段检见点异质性,另外5个区域检见Poly C长度异质性。结论群体调查表明,mtDNA的序列异质性多见于高变区Ⅱ的103~267区段,多聚C长度异质性多见于高变区Ⅰ的16124~16201、16157~16201、16182~16250区段和高变区Ⅱ的234~367、431~576区段。将mtDNA标记用于母系关系检验和(或)个体识别时,需要格外留意这些异质性信息,以免结论错误。  相似文献   

10.
应用PCR-测序及SSCP技术分析mtDNA序列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mtDNA以其拷贝数多、呈母系遗传、进化速度快等特点,为法医检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项目,特别是对微量、陈旧降解检材的DNA检验。应用PCR-自动测序和PCR-SSCP检测技术分析58例太原地区无关汉族个体mtDNA nt16081—16546区间(位于HVI)序列多态性,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STR遗传标记具有高度多态性,多个不连锁的STR遗传标记联合应用时具有高度识别力,近年来成为法医学DNA分析的首选工具~([1])。由于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地区人群中具有显著差异~([2-3]),在应用STR基因座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时需要调查该地区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本研究对中国13 939个无关汉族个体(以广东汉族为主)使用Goldeneye誖DNA身份鉴定系统20A  相似文献   

12.
<正>Y染色体具有男性特有、父系遗传及单倍型遗传的特征,在法医学检验中作用独特。本研究调查了山东地区汉族男性34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以期为法医学应用及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收集山东地区1 000名身体健康、无父系亲缘关系的汉族男性个体FTA卡血样(均知情同意),采用Chelex-100法提取DNA。复合扩增引物序列参照基因库及相关文献~([1,2]),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13.
Tuo Y  Liu QB  Li SB 《法医学杂志》2007,23(2):123-126
目的研究线粒体高变区多聚C-stretch序列长度多态性,并探讨其在法医学个体识别中的价值。方法针对线粒体高变区nt16180及nt310两个位点采用文献报道引物,应用直接测序技术研究其等位基因分布及频率。结果两对引物扩增长度分别为807bp和962bp,nt16180位点检测到7种基因型,其中AAAACCCCCTCCCC基因型占87.72%,AAAACCCCCCCCCCCCC基因型在汉族人群中首次报道;nt310检测到7种基因型,其中CCCCCCCCTCCCCCC基因型占60.53%;联合两个位点共检测出15种单倍型,GD值为0.6309,其中AAAACCCCCTCCCC-CCCCCCCCTCCCCCC检测出66条,达到57.89%。结论为线粒体控制区DNA在法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证实了线粒体nt16180位点和nt310位点单倍型在线粒体DNA鉴定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MicroRNA(miRNA或mi R)是一类21~25nt大小的高度保守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近年来,在临床研究中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mi RNA不断得以证实,但其在法医学鉴定方面的研究尚未有报道。本文就mi RNA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在心源性猝死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Y染色体的遗传方式不同于常染色体,其DNA在父亲遗传给儿子的过程中不发生重组,为单倍型遗传(父系遗传)~[1]。DE KNIJFF等~[2]认为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具有丰富的单倍型信息以及高度的多态性和父系遗传等特点,因此,在法医学检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父系血缘关系鉴定和性侵案件的混合斑男性成分识别中被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Y染色体OSU49基因座在河南汉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评价其法医学应用参数。方法知情同意情况下,采集300名河南汉族男性个体的血样本,荧光标记PCR,扩增产物采用ABI 3130遗传分析仪检测。根据分型检测结果,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测序)。结果 OSU49基因座包含五核苷酸和四核苷酸两种核心序列。在河南汉族群体中基序表现为:(CTTTC)pCTT(CCCT)7T(CTTTC)1(TCTT)5(TCCT)m(TCTT)n TCT(TCCT)4,五核苷酸核心序列的重复次数为12~17,四核苷酸核心序列的重复次数为20~30,按其片段长度命名等位基因,共发现34个等位基因,GD值为0.918 6,DP值为0.915 5。结论 Y染色体OSU49基因座序列结构复杂,在河南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法医学和人类遗传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Amp FISTR~?Identifiler试剂盒对3500例江西九江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个体检测15个常染色体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实验发现15个STR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DP值介于0.9671(D2S1338)~0.7873(TPOX),PE值介于0.7326(D2S1338)~0.3022(TPOX),He介于0.8690(D2S1338)~0.6093(TPOX),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缘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型检验是当前法医DNA检验的重要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鉴定~([1])。湖南平江地区东南部是"客姓人"(客家人)的聚居地,本研究对该地区汉族人群(客家人)20个STR基因座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为法医学研究提供遗传学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1.1样本及DNA提取598例湖南平江地区汉族人群(客家人)无关个体血样(男性382例,女性216例)均由长沙市第一医  相似文献   

19.
mtDNA—HVⅠ和细胞色素b片段的复合扩增及其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扩增mtDNA D环HV I和细胞色素b片段进行种属鉴定和个体识别的方法及mtDNA-HV I多态性。方法用两对引物同步扩增HV I片段与细胞色素b片段,银染显带检测扩增产物,ABI377测序仪及荧光测序技术分析扩增产物序列多态性。结果人类有279bp,358bp两条带,动物只有358bp一条带。通过对131例随机广东汉族人群个体进行mtDNA控制区(15997~16236))序列测定统计,得出此区域的序列多态性。共发现69个位点变异,平均每个个体存在2.679个碱基突变,检出67个单倍型,基因多样性为97.92%。结论mtDNA控制区(15997—16236)具有较高的序列多态性。为良好的个体识别标记。复合扩增mtDNA D环HV I与细胞色素b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可以同步进行种属鉴定和个体识别。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国广东(广府、客家、潮汕)3个地区汉族2174个健康无关个体进行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结果 15个STR基因座检出167~178个等位基因,602~704种基因型,其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15个STR基因座在上述地区汉族群体的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