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党组织领导资源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党组织走出“领导危机”和“被边缘化”困境,重构领导资源提供了历史新机遇、新路径。它破解了农村公共财力长期匮乏的窘境,使农村党组织拥有了新的物质依凭;激活了自身的组织资源,使党组织重新焕发出凝聚力和战斗力;开辟了创新政治资源的渠道,催生了党组织引领社会和社区治理的新型态;搭建了重构思想文化资源的新舞台,使基层党组织获得了引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威重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政党理论的视角解析,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摆脱“权威危机”和“被边缘化”困境,重塑领导权威开创了历史新机遇、新路径。它破解了物质性资源匮乏的窘境,使农村党组织拥有了新的物质依托;激活了自身的组织性资源,使党组织重新焕发出凝聚力和战斗力;开辟了创新政治性资源的渠道,催生了党组织社会引导、社区治理的新型态。新农村建设开启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重塑权威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实践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以实现工作成效的最大化和工作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展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的基础,对推动村民自治、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紧密联系农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队伍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渠道、形式和制度保障是我们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是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农村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以来,我们多次深入基层进行专题调研,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农村行政区划为单元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方式,已越来越显示出难于适应农村发展变化新形势的局限性。如何改进和创新党在农村基层的组织设置方式,是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前不久,我们对定西市安定区三年来探索实施的以“把协会、支部建在产业链,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把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为主要内容,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实践经验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村级基层党组织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重点,增强村级基层党组织服务主题的自觉性。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部工作的主题。村级基层党组织直接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的重要责任,因而就要紧扣这一时代主题开展工作。要围绕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8.
省委决定在全省农村实施“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工程。认真组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对于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基层,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要求,高度重视并切实做…  相似文献   

9.
“双培双带”工程是甘肃省委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任务给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是新时期永葆党员先进性、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的新思路、新突破和新抓手,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双培双带”工程的大力实施,必将使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固,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富民工程步伐更快,必将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建设成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目…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2002年初的“学教”活动中,云南省水富县委从农村党员的现状出发,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农村千名党员科技致富工程”这一思路,通过项目、资金、政策和技术扶持,使党员农户实现人均纯收入年均增收100元以上,从而全面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上了重要日程,并且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涵盏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东省蒙阴县着眼于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农村发展的有机结合,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把党组织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在农村经济“产业链”、“致富链”上。目前,全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党组织685个,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34.5%,扩大了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活动覆盖。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如何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本色,是各级党组织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重大现实课题。2000年,惠州市小金口镇探索出“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这个载体,为农村党员提供了发挥作用、保持先进性的“舞台”。2002年,惠州市推广了“小金口经验”。三年多时间过去了,“小金口经验”在惠州地区显示出旺盛生命力,充分表明了它是农村党员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党员发挥先锋作用、永葆政治本色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30年前滁州市的“大包干”,打响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这一创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迅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城市改革和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农村出现了部分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奔小康步伐不快的状况。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强组织、促进发展,成为当时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重要课题。滁州市委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采取“一联一包双挂”的办法对全市后进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目标任务。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组织力量,就这个课题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一、村“两委”工作关系现状近年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创新方法,优化机制,强化培训,健全制度,积极探索新…  相似文献   

16.
村党组织书记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这支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直接决定着党在农村的执政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质态。一段时期以来,海门市始终把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并围绕“双强”目标,着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他们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们党执政基础的基层党组织,如何在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中发挥好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清醒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历史重任,自觉把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当作实践党的宗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保持先进性和推进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以实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宏伟战略目标。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中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从当前看,应着重发挥好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思想…  相似文献   

18.
张新华 《求知》2000,(10):10-11
实行村民自治以后,农村出现了“两委”(支委与村委)并立的局面。面对新的形势,农村党组织如何驾驭领导全局工作?如何保证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实践证明,农村党组织必须从认识到实践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在的问题R原因分析1、班子不健全,书记不到位,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员流动多,基层党组织又一次出现班子不健全现象。据统计,基层党组织属于差的在农村占15%(其中5%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党的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从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精神来看,我认为在党的建设中,最根本、最紧迫的课题,是要教育和引导全国各级党组织与广大党员,确实经受住“三个考验”。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不仅继续经受执政的考验,而且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面临着反对和平演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