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询     
辽宁省军转干部安置 政策及具体举措 我是一名驻守在南海的辽宁籍军人,对家乡的《共产党员》非常喜欢。今年是军队裁减员额50万期间,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的第一年,作为辽宁人,我很想借党刊一角了解一下,我省今年对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政策以  相似文献   

2.
文萃苑     
《先锋队》2001,(4)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有章可循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近印发《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军队各级组织,要切实把《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贯彻落实好。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按照中央的要求,无论对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还是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都要妥善安置,使他们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暂行办法》中规定: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计划分配的军转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军队转业…  相似文献   

3.
军队干部有计划地退出现役转业地方工作,是我们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法制建设十分重视,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军队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军转安置的法津、法规和政策规定,为确保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这项重要政治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军转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现行的军转安置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军转安置法制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制定体现改革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新形势要求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  相似文献   

4.
6月18日,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组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在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做好计划分配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进一步做好军转干部自主择业工作,加大军转干部培训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5.
主营汽车配件的佳木斯市畅通汽车有限公司有一个“党代表”,在2009年全国军转安置工作会议上荣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并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此人名叫田春江,他原有的身份是一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他获此殊荣,源于佳木斯市委自2007年起探索实行的选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任党建指导员的做法.如今,这一做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中被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全市接收的383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中,有208人被确定为党建指导员人选,有70余名和田春江一样自主择业的优秀军转干部活跃在非公企业里,在党建指导员的岗位上施展才干.  相似文献   

6.
宋桂芳 《求贤》2006,(11):9-10
今年.军队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人数明显减少.使军转安置制度改革跌入低谷。面对计划安置工作矛盾十分突出的严峻形势,如何找准问题的症结,进一步完善自主择业安置政策,是各级军转移交安置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建设,事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遵照习近平副主席在全国第五次军转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推进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建设的"四个结合"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解读。这"四个结合"是:坚持把军转干部指令性安置同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把军转安置制度改革同国家和军队相关制度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把服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促进军队转业干部全面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把借鉴其他国家好的经验做法同立足我国国情军情更好地结合起来。这"四个结合",指明了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建设的路径和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建设,事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遵照习近平副主席在全国第五次军转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推进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建设的四个结合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解读。这四个结合是:坚持把军转干部指令性安置同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把军转安置制度改革同国家和军队相关制度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把服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促进军队转业干部全面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把借鉴其他国家好的经验做法同立足我国国情军情更好地结合起来。这四个结合,指明了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建设的路径和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08,(10):46-46
2007年初,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针对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人才缺乏,而一些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难的问题,选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目前,已有27名军转干部到17家非公有制企业担任了党建工作指导员。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对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军转干部进行企业党建、企业管理和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同时,举办业主培训班,  相似文献   

10.
殷锐  叶黎明 《共产党人》2012,(Z1):95-96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过军转干部集中培训工作,缩短了军地"缓冲期",让全区军转干部以昂扬的斗志、主人翁的精神、感恩的心面对新环境、干好新工作,顺利实现由国防和军队建设人才向党政人才和经济社会建设人才转变,架起了军地双方"连心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军转干部普遍得到了妥善安置,使广大军转干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从而推进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稳定了军队干部队伍,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军队干部转业安置难的问题。有些单位和部门没有客观地看待军转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对军转干部存在一些偏见,直接影响了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军转移交安置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转业干部数量多、择业期望值偏高与军转安置渠道窄、接收空间小的矛盾日趋突出;指令性计划分配与市场化人才资源配置的矛盾日趋明显:转业工作难做与地位弱化的矛盾日趋凸现。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促进军地和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强化“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13.
锦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一服务管理中心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中央北街五段一号。于2007年成立,现接收安置军休干部556名,现有工作人员57名。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横》2008,(8):65-65
锦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一服务管理中心位于二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中央北街五段一号。于2007革成立,现接收安置军休干部556名,现有工作人员57名。  相似文献   

15.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是党的组织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的人事人才理论为指导,不断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增强自觉性,把这项事关大局的重要工作做好。(一)胸襟宽阔邓小平曾要求各级领导成员:“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这个博大的胸怀,也应当用在对待军转干部的问题上。恰当地安排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了百万大裁军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6.
杨春江  陈晨 《奋斗》2010,(8):56-57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转业退伍安置工作,特别是把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作为“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为此,省军转办始终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在军转安置空间逐渐缩小、计划安置难度逐步加大的情况下,军地双方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保持安置政策总体不变,采取各种措施,挖掘安置潜力,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确保军转安置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7.
政策指南     
《优待安置证》制度今冬实行从今年冬季征兵开始,民政部将在全国统一实行《优待安置证》制度。《优待安置证》由民政部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当年下达各地的征集任务,统一编号印制。《优待安置证》根据区域和户口性质,分别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以及“农字”与“非农字”字样。《优待安置证》分存根和证书两联,存根和证书之间加盖民政部印章,证书加盖县(市、区)民政部门印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复印和仿制。根据有关规定,民政部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年的征兵任务数将相应数量的《优待安置证》逐级下发到县(市、区…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09,(8):55-55
西青区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和2009年西青区人事编制工作会议部署,于日前举办了西青区军转干部调训班。这是本区首次举办的以军转干部为主要对象的调训班。参加调训的军转干部主要为2006年以来转业到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原营职及以下人员,共43人。  相似文献   

19.
宋桂芳  张长海 《求贤》2009,(6):40-41
新的历史条件下,军转移交安置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军转干部的切身利益作为军转移交安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军转安置任务。这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竭诚为军转干部服务的具体体现,又是克服和解决军转移交安置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军转移交安置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军人抚恤优待及退役安置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抚恤优待及退役安置政策对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927年人民军队建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共产党军人抚恤优待及退役安置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讨总结了建国前党的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