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对扫盲工作十分重视,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以来,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991年和1992年全国脱盲人数均达500多万人。但是我国目前15周岁以上的文盲仍有1.8亿人,要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中的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国家教委希望新闻宣传单位注意加强对扫盲工作的宣传。 一、宣传扫除文盲工作的重要意义。国际社会历来把成人识字率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要摆脱贫穷落后,首先要扫除文盲。有人说:“现在集中…  相似文献   

2.
为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文化水平,从1952年到1956年,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组织地开展识字运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大规模的扫除文盲运动。扫盲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迅速提高。纵观这次扫盲实践,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值得借鉴:面向广大群众,把文化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人民大众的文化普及上;寻找突破口,提倡并大力推行识字运动,制定计划有序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多方支持,充分保障,为大规模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做好准备;重视总结经验,讲求工作方法,适时指导扫盲工作。  相似文献   

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18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正向教育强国迈进。70年沧桑巨变,当时光回溯到70年前,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新中国又是如何通过扫盲运动,建立起文化自信和建设激情的?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全国5.5亿人口中农村文盲率达95%,扫盲成为必须解决的一件大事。1950年9月,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首次工农教育会议,明确指出要“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于是,一场“政府领导、依靠群众组织”的识字扫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在各地扫盲运动中,人民群众创造出很多好的教学形式。例如,有些工矿企业采取“长班短班结合、集中分散结合、脱产业余结合、自学辅导结合”等形式,  相似文献   

5.
扫盲工作的基本形势 旧中国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人口中文盲率在80%以上,有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文育率高达9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曾多次发布扫盲的指示和决定,不断推进扫盲工作,先后三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扫盲热潮。从解放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出现了第一次扫盲热潮,1956年和1957年的年脱盲数都超过700万。1958年的浮夸风严重干扰了扫盲工作,经济困难时期扫盲工作基本停顿,到了“文革”时期,扫盲工作几乎完全停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文献》2012,(5):3-1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70%—80%的落后面貌,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文化水平,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截至1956年,扫盲运动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近一亿人脱盲,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迅速提高。本刊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档案中,选发1952年到1956年中共中央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部分指示和决定,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是一个根本问题。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全国扫盲运动出现了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8.
<正>"太阳升起,红光满天,文盲睁呀睁开了眼……"20世纪50年代,无数人唱着这首广为流传的《扫盲歌》,加入了扫盲大军。1949年,我国约有人口5.5亿,那时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扫盲新中国成立不久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一场个轰亟轰待烈解烈决的的扫难除题文。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  相似文献   

9.
正新中国成立时,总人口为5.5亿,其中80%以上为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在中共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领导下,北京市的扫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北京市广大人民群众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入到扫盲运动的过程中。在市政府及有关单位的领导、配合下,北京在1952年、1956年和1958年先后掀起三次扫盲运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70%-80%的落后面貌,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文化水平,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截至1956年,扫盲运动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近一亿人脱盲,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迅速提高。本刊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档案中,选发1952年到1956年中共中央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部分指示和决定,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看待我国现有两亿多文盲这个庞大的数字?一方面它说明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确实不发达,需要尽快发展,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解放以来,扫盲工作有很大成绩,历史累计,共扫除文盲一亿四千多万。文盲已从解放初期约占总人口80%下降到现在的235。从文盲的年龄构成看(据1982年全国第3次人口普查10%的抽样调查),41岁以上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16):18-19
据印度官方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当中,印度的人口数量增加了1.4%,而中国的人口却只增加了0.6%。截至2009年底,印度的人口总数为11.98亿,中国为13.45亿。据估计,印度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16.13亿,比中国那时14.17亿的人口数量多2亿。报道称,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印良近年来已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扫盲工作,自1979年恢复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多次受到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的表扬和嘉奖。 当前,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对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也有这个愿望,也有经济条件。各级政府正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扫盲工作步伐。新闻宣传单位要注意对扫盲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报道,并配合今年 10月底召开的全国扫盲与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再一次掀起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热潮,力争到2000年高标准完成全国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加强对扫盲工作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一、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迫切性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家庭结构的变化,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迫切性显得更加突出。1.农村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据2005年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省级老龄办主任会议透露,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  相似文献   

15.
林木 《党史博览》2009,(2):F0003-F0003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展了大规模扫盲运动。这场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初开始,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明确指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1952年11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为了保障中缅两国勘界工作的正常开展,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边防部队与缅甸国防军在中缅边境"金三角"地区前后两次实施了联合清剿国民党残军的作战行动,史称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是我军历史上特殊的、鲜为人知的越境作战行动,作战目标和目的是清剿国民党反动集团武装,为中缅联合勘界扫除...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经过几年的私有化之后,贫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悬殊。据俄罗斯官方报导,俄罗斯的人口为1.48亿,目前在俄罗斯月收入超过百万卢布(100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58亿。发达和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年自然增长率只有2‰,而发展中国和地区高达19‰。据联合国预测,目前世界人口以每年8600万人的速度增加,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62亿,年均增长量将达到9400万;到2025年和2050年,世界人口将分别达85亿和100亿。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扫盲工作成功经验的影响下,基于当时发展的需要,中国广大农村面临着急需改造国民素质和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广大农村的扫盲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一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塑造新人运动。农村扫盲运动集合了文化诉苦、典型示范、舆论宣传、物质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形式,将扫盲工作逐步推向深入。我国农村扫盲工作的成功经验在于它不仅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普及与提高并举,而且在于它注重对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农民内部文化自觉的启迪,实际上是一场文化普及下的塑造新人运动。  相似文献   

20.
截至目前,全国老年人口有1.6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79%。从今年开始,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800万人至9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的30%以上,也就是说,三四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对此,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不无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