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为结束中央苏区货币不统一的混乱状况,决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正式创办。同年7月,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发行货币,从而统一了中央苏区的货币。苏维埃国家银行下辖有江西省分行和福建省分行,在一些县设立支行或代办处,在一些大集镇设立了货币兑换点,同时,苏区还建立了一大批信用合作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苏维埃金融体系。除中央苏区外,其他各苏区也分别设立了各自的苏维埃银行。相关资料:首任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为毛泽民;1990年,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毛泽民任行长。为了充分发挥苏维埃银行的作用,更好地有计划地调剂整个苏区金融,除按照市场需要的原则,发行适当数目的纸币外,还必须铸造大量的银元流通,这样才能有利于群众和革命的事业。1932年7月,身为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亲手制造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批纸币。苏区军民欣喜万分,爱不释手。为了扩大流通范围,满足苏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他毅然决定还要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铸造银元。  相似文献   

3.
中央红军三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使赣南闽西21个县联成一片,正式形成了中央苏区。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筹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决议。苏区国家银行的创立,成为苏区经济活动和支持革命战争的重要支柱,为尔后各个革命时期的金融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我国红色金融事业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以马列主义金融理论为指导制定金融政策 1930年共产国际东方部鉴于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未能掌握银行的失败教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信用事…  相似文献   

4.
1935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红军长征途中,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发行了苏维埃钞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并且留下了广为传播的"红军票"故事。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突围的不利条件下,国家银行能在党的群众基础相当薄弱的贵州遵义成功发行苏维埃钞票,实在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5.
赣东北苏维埃政府自1930年10月16日创立“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闽浙赣苏区银行前身)至1934年9月。先后发行股票、债券近30万元。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正如当时苏维埃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财政与经济问题的决议案》所指出的:“在发展苏区生产,调节金融,帮助政府解决某时期的财政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为支持革命战争,发展苏区经济,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村创立,毛泽民任行长。1932年7月,为建立统一、独立的金融货币体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开始发行流通货币。从1932年7月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共发行了8款货币,分别为壹元、伍  相似文献   

7.
1935年1月上中旬之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于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发行了苏维埃钞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并且留下了广为传播的“红军票”故事。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突围的不利条件下,在红军刚刚经历湘江惨败不久,国家银行能在党的群众基础相当薄弱的遵义成功发行苏维埃钞票,实在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8.
图为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粮食人民委员部发行的米票和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伍角纸币.米票面额10两,在苏区流通半年之久,系64开毛边纸石印件,上面盖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粮食人民委员部公章和由陈潭秋落款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00,(6):34
1932年2月,中央苏区第以江西工农银行为基础,正式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时任闽粤赣军区经济部部长的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被任命为首任行长.  相似文献   

10.
正赣西南苏区时期创办的东固平民银行、东固银行、江西工农银行等金融组织,均印刷、发行过纸币。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后,统一了中央苏区的纸币发行。东固平民银行铜圆票1929年8月至11月,东固平民银行发行了拾枚、贰拾枚、伍拾枚、壹佰枚4面额的铜圆票。目前仅见到面值为"拾枚"的铜圆票一种。拾枚铜圆票,长13.5厘米,宽7厘米。正面上端自右至左横书"东古平民银行"6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祥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与会610名代表审议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条令,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63人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彭苏 《红岩春秋》2023,(8):40-45
<正>1930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相关决议文件,决定于1931年11月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同时还召开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由于这两次大会所存资料极少,故会议的具体情况长时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3.
正闽浙赣苏区股票1933年9月,根据闽浙赣省支部书记联席会议及全省第一次贫农团代表大会决定,苏维埃政府财政部为银行增资扩股10万元,以扩大银行基金。整个扩股工作为期3个月,共募股10余万元,超额完成了增资扩股计划。银行股票呈长方形,长20厘米,宽8.2厘米。正上方横排"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中间竖印"壹圆股票",并加盖苏维埃银行的红色印章。在"壹圆股票"两边竖印"本银行股息周年6厘计算,每年年终结账,营业盈余  相似文献   

14.
夏远生 《湘潮》2012,(4):50-56
"只有苏维埃能够救中国!"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论断。当年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该讲话的中文版,书名也叫《只有苏维埃能够救中国》。  相似文献   

15.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照搬苏联经验,使得中华苏维埃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全盘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打击"中间势力",革命力量严重削弱;照搬苏联的政党制度,导致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效仿苏联设立国家政治保卫局,造成肃反扩大化的严重后果;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打击坚持正确路线的政府干部;最终由于教条主义的战略战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6.
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叶坪创立了苏维埃国家银行及其在各苏区的分行,组成了苏维埃的独立金融体系.国家银行成立后,根据共产国际《关于中国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政策草案》所强调的“创造条件制造苏维埃自己的货币”,“发行货币要积极慎重,避免滥发,以防纸币贬值”.“对当地钱庄实行监督,严禁钱庄进行反革命活动”①的指示精神,于同年7月开始发行可以和银元通兑的纸币.这种纸币在红军长征之前,一度成为苏区的主导货币,享有很高的信誉,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起了很大作用.那么苏区纸币是怎样在群众中赢得信誉的呢?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卫斌 《党课》2010,(13):117-118
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成立。在战争年代,这个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银行为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巍然耸立在共和国金融史册的首页!  相似文献   

18.
冉富 《党史纵览》2023,(1):34-35
<正>1927年9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了宣传和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中国的苏维埃运动由此逐渐兴起。到1930年春,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先后建立了9块主要苏区,1931年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直到1937年9月,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10年的中国苏维埃运动方告结束。在这场中国苏维埃运动中,川陕苏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1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干部绝大多数追求的是革命事业,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但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在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势力的侵蚀之中,存在着铺张浪费、以权谋私等贪污腐化现象,面临着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20.
<正>"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的确,如果有了纪律而束之高阁,制定再多再好的纪律也无济于事,依法治军就成了一句空话。而红军时期在执行法纪上是相当严格的,突出表现在反贪污问题上。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毛泽东提笔挥毫,欣然写下了"苏维埃为工农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