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风险社会视野下,警察公共关系危机预警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报警器和安全阀,对维护警察组织形象,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共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当前风险社会的新变化新特征,以公共关系理论、公共行政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制定预案、监测研判、信息披露、应急联动、系统评估、实施保障等环节,探讨科学构建中国特色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机制,为降低警察公关危机风险系数、促进警察公共关系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谈议题管理理论在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危机频频发生,警民关系及警察形象严重受损。如何正确应对危机、重塑警察形象意义重大。议题管理理论的应用是预警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和应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快速恢复社会治安秩序以及维护警务部门形象、声誉的必要手段。应用议题管理理论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确认危机议题、确认议题关系人、开展危机公关、提出政策建议、重塑警察形象。  相似文献   

3.
宋卫国 《公安研究》2007,154(8):65-73
对警察公安关系危机管理的研究,有助于警察组织预知危机到来,规避危机风险,重塑警察形象。公安机关应根据公共关系危机的特点,建立公共关系危机预警机制、预控机制、沟通机制、处置机制、保障机制,一旦发生公共关系危机,能够临危不乱,按照预案处置公共关系危机。  相似文献   

4.
心理危机预警是警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遵循灵敏性、综合性、系统性、可预见性和实践性等原则,从危机个体、家庭、机关和社会等角度,探索性地构建科学合理的警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可为缓解和减少警察心理危机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预警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信息时代,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及其形象危机处置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予以改进。引入协同论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警察协同公关的价值取向、体制机制、策略方法、传播媒介、系统功能,改进警察公共关系教育培训的内容,增强警察协同公关的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警察公共关系意识,是警察所特有的对于警察公共关系客观现实的反映。随着和谐作为社会本质属性的重新认识,警察公共关系意识的构成要素应当确立新的逻辑基点,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完整体系。警察公共关系意识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和谐构建意识,形象塑造意识,公众满意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权力监督意识,危机管控意识。  相似文献   

7.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警民关系良性互动、密切警民关系、有效增强公安工作效能的重要条件。各级公安机关应设立警察公共关系机构,成立危机管理小组,针对不同情况下出现的公共关系危机,有的放矢,妥善解决。要增强民警的危机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出对公众最低标准的"执法民警协议",实施警务公开制度,预防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公安派出所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尤其是外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过程中贡献巨大.然而,在加强基层派出所外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树立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促进警民关系和谐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公安机关应狠抓队伍建设,提高派出所民警素质;建立情报收集制度,防范影响警民关系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建立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理机制,及时有效解决突发性事件.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李科、于溟大连报道】2013中国警察公共关系论坛日前在素有‘‘北方明珠’’之称的美丽城市大连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警察形象危机管理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名代表,围绕警察形象危机管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公安群众路线等主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0.
当前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深入,公安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警察的工作运转如何做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内部关系协调,外部公众又愿意接近警察,支持警察工作,这涉及到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问题。在2003年11月召开的全国第二十次公安会议上,公安部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在此,笔者就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一些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以来,我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加快和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使具有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的警察组织适应这一转变显得尤为迫切。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关系以其实用性和有效性迅速进入警察组织活动领域,实践促进了警察公共关系的成长。公安院校作为警察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有必要不断加强警察公共关系的教学和理论研究,以满足新形势下警务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普及,警察公共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和谐互信为内容的社会资本成为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选择要素,网络警察公共关系成为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发展方向,警察形象成为左右公众对警察公共关系态度和行为的重要价值坐标。公安机关要审慎考量警察公共关系存在的不足,发挥警察公共关系的综合之力,改善警察公共关系的传播方式,加强警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营造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环境,实现警察公共关系目的。  相似文献   

13.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社会形势发展和任务的迫切要求,是公安机关转变职能的重要表 现。正确把握警察公共关系的科学内涵,必须紧密围绕人民大众的需要和要求,拓展交流与传播的渠 道,突出公安机关在警察公共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创造性地开展警察公共关系。目前警察公共关系建 设面临公关意识淡薄、业务技巧贫乏、专业人才短缺的现实,我们必须大力宣传警察公共关系理念, 培养意识营造氛围;加强人才培养;抓好警察公共关系主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4.
企业危机预警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危机预警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本文在回顾预警理论在企业层面的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现状以及我们可以从企业预警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提出了加强我国政府的社会危机预警的能力 ,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佳袭警案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同时也暴露出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存在的不足。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能提高警务工作效能,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促进警民之间的互动,推动警务工作的发展。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公共关系理论和实务的研究,更新警务战略,建立专门公关机构,处理好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并注意服务与暴力之间的结合,最终推动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传统公安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不但不能偏废,还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公安机关应纠正宣传过于呆板、新闻发布过于拘束、预警宣传不足、与群众互动不够、警媒关系不够顺畅等偏向,扩大宣传阵地,扩大宣传内容,讲究宣传技巧,建立良好的警媒合作关系,以适应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要求及其发展趋势,通过新闻宣传提高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效能。  相似文献   

17.
<正>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法律性、社会性,事关公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既要依靠公众来实施,又要重视公众的反馈,因此,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始终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变迁,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方式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给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学中关于弱连接关系的观点,对于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互联网给警察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公安教育》2010,(9):78-79
<正>2010年8月6日下午,北京警方首个公共关系建设培训基地在北京西城公安分局揭牌成立,今后基地将围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形象危机处理等重点公共关系问题,分层次、分批次开展上至公安分局党委下至普通民警的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公正、公平、公开、公信、公益"的警察公共关系。成立公共关系建设培训基地意在培养全警良好的公关意识和形象意识,建立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警察专业公关队伍。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中 《公安研究》2007,151(5):35-38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当警察处于公共关系中危机地位时,要运用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使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妥善定位、应对媒体、处置善后,化解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共关系方面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警察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兵 《公安教育》2007,(12):15-18
<正>警察形象是警察公共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工作是塑造警察形象,通过形象的塑造,打造一支内部团结奋进,外部和谐共生的警察队伍。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声望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更加密切,作为政府的重要执法部门,警察组织的形象从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塑造警察形象是我国政府特别是警察机关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