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难事故遇难者遗体数量众多,但相对于空难、爆炸、火灾等事故遗体的保存完好,个体识别难度相对较小,在法医学检验鉴定方面,主要突出体现快速高效性和规范化、程序化。本文通过对发生在烟台的“11.24”、“10.28”两起特、重大海难遇难者遗体的法医学鉴定,试图为建立处置各类重特大灾难事故的遇难者个体识别预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爆炸事故中,由于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冲击波以及投射物作用于人体,形成严重的复合型损伤,遇难者往往面目全非,甚至仅残留破碎的组织,使得爆炸事故的个人识别难度相对较大,而当遇难者数量众多时,往往会极大地增加个人识别的工作难度。本文通过对某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中遇难者的遗体进行法医学鉴定,试图为建立处置类似特大灾难事故遇难者的个人识别预案提供一定的参考。1事故情况2014年某日7:34,某公司一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6月1日晚,长江监利段"东方之星"客轮发生特大翻沉事件,遇难者达442人,受天气炎热、打捞工作复杂等影响,遇难者遗体腐败很快,心血、肌肉等常规检材已经无法提取到DNA,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DNA检验对客轮翻沉事件的尸源认定具有重要意义。肋软骨因其相对不易腐败、易于前处理等特点在腐败尸体DNA检验中成为首选生物检材[1]。笔者通过对肋软骨样品使用Global Filer誖系统经直接扩增  相似文献   

4.
医疗对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是法医鉴定的重要内容 ,为刑事侦查确定死者的身源和查找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证据 ;为意外事故遇难者的遗体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为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确认提供科学依据。但是 ,人体在患了疾病或受伤后 ,经各种医学方法治疗使其恢复健康过程中 ,必然要不同程度地引起原有的人体形态、物质成分和运动习惯等的特征改变 ,这就会影响到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因而在鉴定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皮建华 《证据科学》2003,10(3):158-161
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是法医鉴定的重要内容,为刑事侦查确定死者的身源和查找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证据;为意外事故遇难者的遗体识别提供科学依据;为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确认提供科学依据.但是,人体在患了疾病或受伤后,经各种医学方法治疗使其恢复健康过程中,必然要不同程度地引起原有的人体形态、物质成分和运动习惯等的特征改变 ,这就会影响到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因而在鉴定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3,(5):F0002-F0002
从汶川到芦山,我们对生命尊严有了更深领悟。灾情不再封锁在档案里,遇难者不再是冷冰冰的抽象数字,逝去同胞的名字在国家电视台被庄重念出……汶川地震5年后的今天,十万火急的救灾行动中,人们小心翼翼地相互提醒不要消费苦难、注意媒介伦理。"丧失生命迹象的也要把遗体抬出来",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的指令,再次传递这样的信念: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不是别的,而是它的全体公民。  相似文献   

7.
阿碧 《检察风云》2008,(4):34-36
1.利用微小遗骸辨别遇难者    在2001年的"9·11"世贸大楼遭受的恐怖袭击中,共有2749人遇难.自从"9·11"之后,纽约警方已经对遗址进行了长达4年的"地毯式"搜索,并在2005年宣布正式停止寻找遗体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0年9月8日,新疆某市发生特大爆炸事件,一辆装满准备报废弹药的汽车突然爆炸,造成多人死亡。由于爆炸威力巨大,并伴有大火,遇难者尸体损毁严重,难以确定死亡人数以及遇难者的身源,需要进行DNA检验。本实验室运用STR复合扩增、荧光自动检测技术和“亲子鉴定比对软件”(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设计),成功地认定了46个遇难者的身源。有关灾难受害者身源鉴定(DVI,disaster victim identification)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媒     
《方圆》2020,(5):6-6
货车惨案调查取得进展英国《经济学人》2020年3月4日3月4日,英国警方表示,作为对2019年英国货车惨案调查的一部分,警方再对一名男子提起指控。2019年10月23日,英国警方在英格兰东南部埃塞克斯郡一个工业园区内的一辆集装箱货车里,发现了39具遗体。越南公安部11月7日发布公告说,越南公安部和英国执法机构确认,这39名遇难者均为越南公民。验尸结果显示,遇难者的死因是在密封空间里,出现缺氧和过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朱应平 《证据科学》2001,8(2):66-68
近年来,捐献遗体工作的意义和难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地方在开展立法调研,以期规范和推动该项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本人曾经参加过上海市红十字会和市卫生局联合开展的《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的研究、讨论和修改等工作。现就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对我国的遗体捐献立法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在2010年这个多灾多难的春天,4月14日是一道分水岭。这天凌晨,随着山西王家岭又一名被困矿工的遗体被发现,在600多米深的黑漆漆矿道内,只剩下一名矿工生死不明。而就在几个小时之后,地处青藏高原之上的玉树爆发了强度高达7.1级的地震。公众的“情感”随之跟着媒体的报道转向地震灾区,尚未画句号的王家岭矿难救援成了“旧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证》2008,(7):69-70
商报讯5月29日,中山市菊城公证处收到第一份四川地震中遇难者家属的公证申请,该处即时受理、即时审查,当日上午即办理好该公证,工作人员还送上200元慰问金。为灾区遇难家属办理首个公证  相似文献   

13.
广西南丹“7·17”特大事故遇难者尸体的法医学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7月 17日凌晨 3时 30分 ,广西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拉甲坡龙山矿海拔 - 15 0m处 ,发生透水事故 ,当时在井下作业的矿工多人遇难。由于事故现场的特殊环境 ,使得遇难者的尸体变化情况 ,不同于其它类型的灾害事故。现将法医尸体检验的情况总结如下。1 事故现场状况事故现场位于拉甲坡矿海拔 - 15 0m水平以下的3号工作面、 8号工作面及 9号工作面。事故现场温度 4 4℃ ,氧气稀薄。尸体均浸在温水中 (水温约4 1℃ )。2 尸体的法医学检验2 1 尸体的体表检验大批的遇难者尸体从 2 0 0 1年 8月 10~ 2 1日起 ,从现场被运到法医工作地…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与爱情     
《法律与生活》2010,(14):5-5
7月4日,一条新华社的通稿出现在一家网络媒体的新闻页面:贵州关岭特大地质灾害遇难者善后工作全面展开,当地政府初步确定按每位遇难者5000元人民而现金和500斤大米的标准对遇难者家属进行抚慰。  相似文献   

15.
32岁的湖北省郧县谭家湾镇村民杨林生,2011年年初赴非洲尼日利亚务工期间,不幸发生工伤死亡。在遇难者家属两次与尼方因赔偿金额分歧悬殊、久拖未决的情况下,鄂、苏两省三级工会联动维权,经过6天8轮艰难交涉,经反复谈判和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赔偿协议,遇难者家属获赔54.2万元。此类境外务工赔偿纠纷经过工会调解成功的案例极为罕见,系全国首例成功调解的境外工亡赔偿纠纷。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法律体制的健全,公、检、法各自担负的职能日渐突出明确,他们所属的法医鉴定机构的鉴定工作屯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以至专长。法院是案件诉讼的审判机关,其法医物证鉴定工作与公安局和检察院相比亦有不同。一、法院法医物证检验工作特点1.检验案件以亲子鉴定为主,很少直接接触现场生物检材。法医物证检验是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对涉及法律问题的生物检材进行检验和鉴定。它的主要任务是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刑事案件中涉及法医物证检验的,如杀人、强奸、拐卖人口、故意伤害等,民事案件中如离婚、抚养、遗…  相似文献   

17.
<正>辽宁省基因识别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辽宁省公安厅,于2005年5月由辽宁省科技厅批准组建,旨在从事基因个体识别技术创新研究及各类重大刑事案件个体识别应用研究以及寻求与国外英、美等发达国家一流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带动新的技术飞跃,同时为国内分子生物学领域广大科研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培训的平台,促进本专业水平的提高。重点实验室配备有齐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实验室功能设置严格遵照国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标准进行区域划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8人。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决策制。执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主要研究方向、内容一是从事法医分子遗传学理论方法的研究工作,包括开发新的DNA遗传标记,建立针对微量、降解等生物检材的发现和DNA提取新方法;解决微量、疑难生物物证的个体识别难题,从而扩大DNA个体识别鉴定的应用范围。二是有关个体识别检验标准、相关规范研究,包括完善现有的实验室管理规范、检验规程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通过标准化的检验控制提供科学的研究结果和鉴定结论。三是开展利用DNA分析技术进行刑事案件个体识别的应用研究,包括在熟练掌握各项DNA检验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与现实鉴定需要相结合,为刑事案件的侦查、诉讼提供法律依据;根据各种不同类型重大灾难事件后遇难者个体识别工作的要求和特点,研究如何综合运行各种DNA个体识别鉴定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检验策略,快速准确地完成罹难者身源鉴定,从而为事件善后和原因调查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8.
遗体捐献立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近年来 ,捐献遗体工作的意义和难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地方在开展立法调研 ,以期规范和推动该项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本人曾经参加过上海市红十字会和市卫生局联合开展的《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 (草案 )》(以下简称《草案》) ①的研究、讨论和修改等工作。现就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以抛砖引玉 ,对我国的遗体捐献立法工作有所裨益。一、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必要性。通过立法将遗体捐献的立法过程建立在开放民主科学的基础上 ,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捐献遗体看似小事 ,似乎容易 ,实际上关系到…  相似文献   

19.
关于遗体及遗体器官转让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遗体及遗体器官转让的法律研究李季娜我国继承法为准确及时地处理遗产继承纠纷,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继承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仍有很多问题未加规定,其中遗体问题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本文拟就遗体和遗体器官转让的相关法律问题略作陈述。一、遗体的法律性质。遗体...  相似文献   

20.
自然人对自己的遗体享有处分权,怛其遗体捐献权的最终实现则依赖于其近亲属等其他义务主体的积极履行。因我国遗存死者入土为安的民俗、捐献遗体常常表现为捐献者的单方意思表示等原因,致使部分捐献者的遗体实际被、火化等其他方式处置。为此,法官必须在准确界定遗体捐献权法律属性的基础上,全面衡量侵权行为的程度、现存丧葬习惯与各地遗体捐献规定,作出委当的裁判,确保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