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刑期间,欢镜听的一项工作是为死囚代写遗书,死囚把他当成了在世上最后的亲人,他也用深深的拥抱与死囚道别。欢镜听为活着的死囚致"悼词"138次,死囚感激地笑了,他却哭了……  相似文献   

2.
"戴布勒万岁" 早在上个世纪初,我叔叔阿纳托尔·戴布勒就已经是法国著 名的职业行刑者。不过自从1906年2月18日法利埃总统上 台,宣布对所有死囚实行特赦以后,他和手下的几名助手在很长 时间内形同失业,终日居家赋闲,无所事事。 当时众议院还没有完全废除死刑。少数态度激进的议员大 声疾呼要取消国家刽子手,而多数反对派却忧心忡忡:对罪犯一 味采取宽容政策,不加任何严厉的限制,长此下去,法国将会沦 落到什么地步?  相似文献   

3.
欢镜听进过监狱,为了完成接受改造的任务,他为130个死囚写最后的留言——遗书。出狱后写了一本书《死囚档案》。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对他进行了专访,其中他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每一个死囚都对生有着强烈的渴望,没有视死如归的死囚。在所有的死囚即将走上刑场的时候,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希望穿上青布做的一双鞋,希望点上三支烟放在地上,如果三支烟能顺利地燃完,那么他就可以穿着这双青布鞋来生投一个好人家,来生做一个好人。在他的描述中,三支点燃香烟袅袅升起的青雾在我眼前飘荡,青烟中,一个又一个穿着青布鞋的死囚在急切地…  相似文献   

4.
正《监狱法》第1条规定:"为了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3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上述规定明确了监狱行刑的任务、原则和目的,但监狱行刑资源有限,而实现监狱行刑任务目的的追求无限,所以应充分重视监狱行刑效益问题。一、监狱行刑效益的内容(一)监狱行刑成本行刑成本是指在行刑过程中,为开展行刑活动所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行刑既包含非监禁刑、半监禁刑替代监禁刑的含义,也包括对被监禁罪犯在行刑过程中的社会化措施,社会化行刑的表现形式有三种。社会化行刑的理论依据有:一是体现了人道主义观念和文明行刑的基本理念,包含有维护人权的思想;二是社会化行刑较之单纯的监禁行刑,其经济性和功利性价值日渐彰显;三是它顺应了现代行刑以监禁刑为中心向以非监禁刑为中心发展的时代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社会力量参与监狱行刑符合行刑社会化思想;符合人性发展的需求;有利于监狱行刑效能的发挥。我国在社会力量参与监狱行刑方面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主要有:监狱、社会与罪犯三者关系的发展滞后于时代进步;对犯罪被害人的忽视,表明了行刑结构的失衡,影响了行刑效益实现;监狱行刑的信息意识不够强,在利用外界信息促进监狱行刑方面做得不够。应加强监狱与社会的联系,建立一种有力高效机制,形成行刑的"合力",促进行刑机能的增强。应健全行刑社会参与机制。包括:建立地方刑罚执行协调委员会,完善"罪犯就业保障体系",建立监狱行刑与社区矫正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行刑社会参与评价机制,增强信息意识,加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守候     
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十几年来,一个风华正茂的姑娘用火热而纯真的爱,时时刻刻地去温暖一名死囚,使他恢复了奔向光明前途的信心。而就在死囚即将出狱之时,她却身患绝症……  相似文献   

8.
监狱行刑程序作为一种法律程序,它是监狱行刑法律关系主体在行刑过程中所必须遵循和履行的法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设计监狱行刑程序时应当由理性的行刑目的来指导和牵引,创设合理、有效的行刑制度,构建严密、通畅的行刑程序,并且行刑程序应当出于保护罪犯人权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监狱行刑程序要遵循依法、公开、公正、讲求效率和社会化等基本原则。目前,我国监狱行刑程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为行刑体系不完整和行刑机制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需从思想上提高对监狱行刑程序价值的认识,需健全和完善监狱行刑制度,完善监狱行刑程序,健全服刑人员的维权机制,及时对相关法律进行清理,重构我国监狱行刑程序。  相似文献   

9.
行刑,是刑罚执行的简称。行刑制度,是使判决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制度。为了使行刑制度不仅在微观上富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某一具体制度的应有作用,更有效地执行刑罚,而且在宏观上能够有效地促进行刑制度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不断协调发展,我们认为,行刑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
行刑社会化作为一种现代行刑思潮,体现着人道、民主、效益等多重价值,代表着行刑发展的趋势。我国行刑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行刑效益的发挥。笔者以为,我国行刑的社会化陷于相对僵化状态的真正原因,离不开启动它运作的法律因素。为此,应从制定行刑法典,完善现有社会化处遇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化处遇制度以及建立非监禁刑行刑机构四个方面构建中国罪犯处遇制度,以推进我国行刑社会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一是资本主义国家监狱行刑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认为,以保卫社会为首要任务,以罪犯回归社会为行刑目标,在分类关押的基础上,实行教育、矫正和累进处遇制度,同时坚持三种行刑方式,即从封闭式行刑到开放式行刑,缩小监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距,邀请社会力量参与监狱行刑,并做好出狱人保护工作,这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二是当今俄罗斯的监狱行刑社会化状况。研究认为,俄罗斯与前苏联相比,在关于刑罚目的的规定上,取消了代表着行刑社会化目标的“再教育被判刑人”内容,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在关于剥夺自由刑行刑制度的规定上,行刑社会化精神明显,且种类多样,功能齐全,值得研究学习三是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向。本文在从行刑理念、行刑制度和行刑方式三个方面对我国监狱行刑社会化状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又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向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个是令人敬重的女警官,一个是凶狠残暴、被人所鄙夷的女死囚,原本是素不相识且有着天壤之别的两路人,却在一个特殊的境遇中,令人称奇地以姐妹相称,死囚『妹妹』临刑前一跪,让作为警官的『姐姐』做出了一份重重的承诺,并为此付出8个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13.
一刑罚是刑法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制裁措施。刑罚离不开行刑,唯有建立行刑制度,才能使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在传统意义上,行刑的宗旨是使犯罪人与社会相隔离,以消极的方法使犯罪人无法再危害社会。但是,在今天,行刑的主旨已演变为使犯罪人再社会化,与此相适应,行刑由封闭式转向了开放式。缓刑、假释制度的问世与大量适用,使为数不少的罪犯直接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行刑社会化无疑是当今世界性的行刑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行刑权的规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峰 《政法学刊》2006,23(1):60-63
作为公权性质的行刑权与罪犯的人权具有冲突的一面,行刑权与罪犯人权并非绝对对立的关系。保障受刑人的人权仅仅靠人道主义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当通过规制行刑权来保障人权。因此,一方面应当整合行刑权的行使主体;另一方面应当将行刑权进行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5.
在监狱执行自由刑出现困境之际,行刑社会化日趋受到重视。本文先分析监狱行刑的局限性和行刑社会化的优点,简单介绍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行刑社会化实施方式,由于我国的行刑社会化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比较和借鉴,再提出一些关于行刑社会化在中国的感想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监狱行刑效益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行刑效益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执行刑罚的一项重要原则。监狱行刑效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降低行刑成本,二是提高行刑效益。实现监狱行刑效益化的基本途径是根据改造进程及时调整刑罚;积极推进刑罚社会化进程,吸收高新科技手段促进管理现代化;通过分类改造实现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7.
学界定刑罚权涵义以及架构刑罚权有助于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行刑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基本刑罚权能,是"观实的"刑罚权。我国的行刑权分属监狱、公安和法院行使。由于刑罚权与行刑权的有效运作受制于刑事法体系,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的诸多因素,刑罚及行刑效益受到制约.我们应当从全局及整体高度,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建立行刑权的法律规则,统一调整行刑权关系和行刑权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的变迁与监狱行刑社会化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社会以改革开放为起点进入社会变革期,而且这一变革仍在持续。这一变革正在影响监狱行刑,而且还将影响下去。其中,开放与知识经济发展对监狱行刑的影响尤其引人注目。本文认为,中国社会的开放与知识经济发展将促使监狱行刑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行刑个别化的根据是什么?这是行刑个别化理论与实践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依传统观念,人身危险性是行刑个别化的根据。但是,近年来,这一观点受到一定的质疑。特别是不能将人身危险性作为行刑个别化唯的一根据的观点,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取得共识。人们不得不寻求一个相对科学并能涵盖包括人身危险性在内的行刑个别化根据说。在综合分析各种行刑个别化根据说的基础上,结合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本文作者认为“需要差异性”可以成为行刑个别化的根据。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需要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以从个体、社会和监狱三方表现出来,并决定着行刑个别化的方向和任务。行刑个别化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满足差异性需要,特别是满足罪犯个体差异性需要。  相似文献   

20.
王云海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14(5):101-114,4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行刑仍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国际社会中,尽管关于行刑的国际间或区域性条约、规约或基准制定得越来越多,但在实际中却很难找到任何一个国家是完全按所谓的条约、规约或基准进行行刑实践的,理论与实际、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在我国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无论行刑理论界还是行刑实务界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促进了我国行刑的法治化和科学化,尤其是1994年12月制定和实施的《监狱法》无疑使我国的行刑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和过去我国曾有过“劳动改造”那样的极为明确的行刑方针、政策和实践相比,今天的行刑理论和行刑实践可以说仍处在摸索状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