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0年5月8日,三个共产党人被军阀刘湘下令枪杀于重庆城内巴县衙门院坝里。这三个英勇牺牲的烈士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四川省委书记刘愿庵和省委工委程攸生,省委秘书长邹进贤。中共四川省委遭到的这一重大损失,是因“浩池街事件”引起的。1930年5月5日,中共四川省委在重庆城内浩池街的秘密据点——裕发祥酱园铺楼上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当时形势极为严峻,在刘愿庵此前代表省委写给中央的一份报告中就谈到:“此次叛党分子勾结刘湘向党进攻……牺牲同志有军委书记李鸣珂、兵委书记张小灵、军委交通邓文书、兵委委员龚佐新……计一个月来,因共案…  相似文献   

2.
赵一曼同志,四川省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参加反日斗争,由党组织选派于1932年1月乘船离沪,经大连到奉天(沈阳),任中共满洲省委妇女委员。  相似文献   

3.
<正>《李鹏回忆录(19 2 8-1983)》2014年7月出版发行。在书中,李鹏回忆了和妻子朱琳相识、相知并共同抚育小鹏、小琳和小勇三个孩子的家庭生活,也记叙了自己和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颖超、李富春等革命元勋交往的经历。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1928年10月20日李鹏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亲李硕勋曾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省委军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  相似文献   

4.
1934年10月,红军中央主力被迫长征。国民党当局调动10个师的兵力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实行“清剿”。上杭县才溪区东里乡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一天,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党支部书记阙桥书,组织群众实施“坚壁清野”,转移到障云岭深山里隐蔽。当他正想再次下山时,只见村里火光冲天,妻子被敌人五花大绑着推向刑场。原来他妻子帮助群众转移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31日.造反书生徐景贤因心脏病突发,病故于上海家中。在“文革”中,徐景贤算得上是“海上闻人”。“文革”初期,他带头造上海市委的反,在“一月风暴”中进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领导层。后来又成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在上海滩的权势仅次于张春桥和姚文元,人称“徐老三”。  相似文献   

6.
郑佑之是赵一曼的大姐夫,又是她的老师.在赵一曼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她的青少年时期,郑佑之以他特有的革命家的气质,师长的尊严,大姐夫的爱心,陶冶着她的灵魂,影响着她的行为,在川南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轶闻佳话、颇具特色,将使人们从中获得深刻的教益和宝贵的启迪.一、因材施教,在睡击响胶郑佑之有少年时代先后离家宏荣县、自贡上学,受到留日学生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熏陶,民主科学知识大获进展。他博览群书,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逐步树立了革命人生观.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郑佑之开始在家乡兴办学…  相似文献   

7.
在原中顾委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谭启龙的书案上,始终放着一幅照片,那是1938年春节,谭启龙、黄知真、陈丕显三个红小鬼与曾山、刘英、涂正坤等领导同志的合影。这是谭启龙生平第一张照片,也是他最珍贵的一张照片。建国后,这张照片被军事博物馆收藏陈列,题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部分领导干部合影”,谭启龙特意请军事博物馆为他复制了一张,多年来一直珍藏在身边,因为它记录着谭启龙和曾山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伟大一生中,曾经先后有几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做他的秘书.但他们都无法与其妻子燕妮和他们的三个女儿出色的秘书工作相媲美。  相似文献   

9.
蔡协民是福建早期主要的革命领导人之一。1929年初,他与妻子曾志一起跟随毛泽东踏上福建这块红土地后,就一直战斗在八闽大地上,直至1934年壮烈牺牲。在福建期间,他先后担任过闽西特委委员、组织部长,福建省军委书记,省委秘书长、临时省委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漳州中心县委书记等重要职务,为福建人民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壮大,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党的白区工作,贡献出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召开,中途因遭外国巡捕袭扰,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就在这一天的会议中,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决议和宣言,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因此,这艘游船就被人们视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1964年4月,原“一大”代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在重游南湖,登上“一大”纪念船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潆访旧踪。”然而人们也许并不知道,这艘“革命声传”、“诞生共党”的画舫,原来是一艘来自无锡的丝网船。  相似文献   

11.
这里刊登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共青团福建省委为平和暴动而发表的两篇历史文件。省委文件热情称颂朱积垒同志组织和领导的平和长乐暴动是“伟大的革命事实”,“是全福建暴动的先声,是福建空前的壮举,是全福建工农兵平民自求解放的信号”!  相似文献   

12.
2003年5月11日上午,阳光明媚,清风拂面,和煦如春。11时12分,一架波音737飞机滑过明净的天宇,平稳地降落在宜宾机场。胡锦涛神采奕奕、笑容满面地健步走下舷梯,来到了宜宾人民中间。从11日至12日不到两天,他轻车简从,风尘仆仆,奔走在宜宾抗击非典的最前线,奔走在城乡建设的最基层。随同胡锦涛视察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春正,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省委常委、秘书长郭永祥。陪同胡锦涛视察的有中共…  相似文献   

13.
<正>李井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第四、第五届副委员长,中共第八、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他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尤其是他早期的革命活动更富传奇色彩。南昌起义后,他参加了起义部队,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跟随起义队伍到达广东省大埔县光德镇,并在光德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死里逃生四·一二中被捕入狱掩人耳目蒙蔽当局制造假新闻1927年5月13日上海《新闻报》大字醒目标题刊登一则消息:“华商电气公司电车司机工人纠察队长袁化麟,因共党嫌疑,经军法庭判决,昨已被枪决。”同月《上海工人日报》报道“四·一二”事件中被杀害人员名单中,列出“袁化麟,男,34岁,判死刑,5月12日杀害于南阳桥附近,家中有妻子各一人。”六十余年过去了,袁化麟的名字,早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最近,《华电工运史》编写组同志,走访上海三次武装起义老工人,根据回忆的线索,顺藤摸瓜,深入调查。在安徽望江县找到了袁比麟之子…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1月13日上午。红安县烈士陵园内,人头攒动,彩旗飘扬。由中共湖北省委主持召开的隆重纪念黄麻起义胜利60周年大会即将在这里举行。人群中,有一位个子不高、衣着朴素的老人,健步朝主席台走来。红安县委副书记耿协楠迎上前去,热情地拉着她的手,来到省委领导跟前,向他们介绍说:“这位是黄麻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戴克敏烈士的胞妹戴觉敏同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她家有14人参加革命,先后牺牲了11人,还有2人后来病故了,她是唯一的幸存者,这次特地从北京赶回参加纪念活动。”省委领导同她亲切握手,向她鞠躬致敬,钦佩地说:“革命家庭,革命功臣!”“红安革命家庭很多,”戴觉敏谦逊地说,“我们家只是其中的一户,还有许多家庭倒灶绝户了。我们红安为革命牺牲的人多啊!”  相似文献   

16.
在重庆红岩村、曾家岩、中山三路的14个月,杨超、罗迭夫妇经历了中外瞩目的43天重庆谈判、李少石事件、政协会议、较场口血案、“四八”烈士追悼会、公开中共四川省委……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经受了严峻的斗争洗礼;在伟人身边工作,受到大师级名人的熏陶……这些往事永存他们心中。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往何处去,这是一切进步党派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邓演达的“平民政权”思想就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阵线的变化,深刻地认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颇有意义。一“平民政权”的提出最早见于1927年11月1日,由邓演达起草,以宋庆龄、邓演达、陈友仁三人名义在莫斯科发表的(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直言)中。邓演达在解释“平民政权”的涵义时指出:“构成平民群众的工人与农民,因为他们所受的压迫最为厉害,更因为数量较多而斗争较勇的缘故,必然成为…  相似文献   

18.
受命与会平江“三月扑城”后,时任中共湖南委委员的毛简青在长沙按秘密联络信,与省委地下交通站接上了关系,会见省委的一位负责同志,汇报了组织平江动特别是发动20万农军扑城情况。负责志称赞他:“你们干得好,群众发动得分,平江三月扑城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很大,长了革命人民的志气,积累了武斗争的经验。并告诉他目前形势极其严。省委书记王一飞、省委秘书长李子骥、织部长林蔚、农民部长向钧等先后被捕牲了。“夏明翰同志呢?”毛简青焦急地。“他在武汉被捕后壮烈牺牲。”省委位负责同志异常悲伤而又非常敬佩地,“就义前他写下了‘砍头不要…  相似文献   

19.
徐海东,共和国开国十大将军之一,被毛泽东誉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他久历沙场,遍体伤痕,病卧在床30余年。在那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在他身边精心护理的是他的战友和妻子周东屏。他们的爱情经历和患难生活深得世人的敬佩,并被中央领导所赞扬,堪称一对革命伴侣、模范夫妻。  相似文献   

20.
资讯     
《红岩春秋》2023,(3):4-5
<正>“马海德与他的革命导师宋庆龄”图片展开展3月8日,“此生无憾为中华——马海德与他的革命导师宋庆龄”图片展在重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开幕。马海德是唯一一位在红军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西方人。在宋庆龄的影响和关怀下,他在中国度过了55个春秋,将自己的全部力量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