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浙江省国资委 《今日浙江》2008,(16):I0002-I0006
一、浙江国有经济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变化,经济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4位跃升到现在的第4位。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在浙江营造和形成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李忠志 《今日浙江》2008,(23):54-59
改革开放的30年间,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浙江大地上创造财富的经济大潮波澜壮阔、引人入胜。这股大潮让浙江地区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全国排名第12位跃至全国第4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连续18年居全国第1位,城镇居民收入连续3年全国排名第一,全国百强县总数居全国首位;这股大潮将“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变成一个工业大省、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3.
三个阶段划分:全面看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浙江经济发展潜能不断得到释放,逐步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1978~2005年GDP年均增长13.2%(按可比价格),从1978年的全国第12位提升到第4位.浙江经济以其迅速崛起和强势后劲成就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成功的"经济奇观".浙江也成为了全国各地区中发展潜力巨大且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和78.6%,居各省市第4位和第3位。浙江已由一个农业省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大省。与此同时,浙江的城市化进程也取得了较快发  相似文献   

5.
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第12位跃升至全国第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数年遥居各省、区之冠。浙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另一番业绩——社会治安良好。在不久前国家统计局组织的抽样调查中,浙江省受访群众认为有安全感的达到87.75%,高出全国平均数6.35个百分点,94.79%的浙江受访  相似文献   

6.
跨入2004年春,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们心情格外舒畅:不仅是上年交出的成绩单喜人--全省个私经济工业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创汇额4项重要指标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更主要的原因是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省民营经济大会上宣称,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的"发动机",浙江经济从改革开放前的第12位跃升至目前全国第4位,其主要原因就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第12位跃升至全国第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数年遥居各省、区之冠.浙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另一番业绩--社会治安良好.在不久前国家统计局组织的抽样调查中,浙江省受访群众认为有安全感的达到87.75%,高出全国平均数6.35个百分点,94.79%的浙江受访者认可自己所在县(市、区)的治安状况.  相似文献   

8.
14年改革开放拉力赛,赢家属谁,权威社会学研究机构纵横向比较揭晓 海南特区省与江苏并列第三,排名第一的是浙江,广东第二位,上海第五位。其中经济效益递增最快的是海南,年平均增长9—10%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5年,浙江生产总值达到13365亿元,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成为我国首个人均GDP超3000美元的省份.浙江能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从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资源小省",经济总量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2位跃至第4位、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跨越的"富民强省",除了先发的市场优势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走浙江特色的科技进步与创新路子,以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以不断的技术创新,开拓和发展市场,使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省内生产总值(GDP)从124亿元增长到22830多亿元,从全国第14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财政收入达4500亿元。浙江处在全旧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基础、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上都具有一定的实力,理应在低碳发展、生态建设中走在全同前列,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7年来,浙江经济以年均13.1%的增幅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3365亿元,在全国的排名由第12位跃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从331元提高到27552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按2005年平均汇率折算约3363美元)。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0,(12):27-2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率先实行市场取向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迅猛发展,社会组织快速发育。2009年,浙江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占全省GDP总量的70%以上,新社会组织总数居全国第三位。  相似文献   

13.
厉佛灯 《今日浙江》2008,(23):45-47
如果用两个字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的最大成就和显著特点,那就是:“快速”。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8780亿元,经济总量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4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35.9倍,年均增长13.2名。人均GOP由1978年的331元增加到2007年的37441元,列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之后,居全国第4位,年均增长12.1名。  相似文献   

14.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09,(23):10-11
浙江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先发地区,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大省。浙江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如果说浙江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一幕波澜壮阔的长剧,那么非公有制经济无疑是其中一位重要的主角。在党和目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相似文献   

15.
潘海平  南嘉 《半月谈》2004,(8):16-1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犹如一趟快速列车不断向前飞驰。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比全国平均增幅高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均跃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两个直辖市。“浙江现象”成为理论界、新闻界关注的字眼之一。  相似文献   

16.
浙江:全球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地区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5月公布的2004年《全球竞争力年鉴》显示: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特别选出来参加评选的中国浙江地区成为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地区。报告显示:中国浙江在全部参评的60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9位,比去年排名第38位上升了19位,新加坡由去年排名第4位上升到第2位,香港地区由去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6位,台湾地区由去年的第17位提升到第12位,马来西亚从第21位进步到第16位,中国大陆的排名由去年的第29位上升到第24位,印度则由去年的第50位晋升到第34…  相似文献   

17.
浙江:全球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地区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5月公布的2004年《全球竞争力年鉴》显示: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特别选出来参加评选的中国浙江地区成为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地区.报告显示:中国浙江在全部参评的60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9位,比去年排名第38位上升了19位,新加坡由去年排名第4位上升到第2位,香港地区由去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6位,台湾地区由去年的第17位提升到第12位,马来西亚从第21位进步到第16位,中国大陆的排名由去年的第29位上升到第24位,印度则由去年的第50位晋升到第34位.……  相似文献   

18.
葛立成 《今日浙江》2008,(24):22-23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已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居民得益最多的省份之一。2007年,浙江以占全国1.1%的土地面积、占全国3.8%的常住人口、提供了占全国7.6%的经济总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连续7年和23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浙江现象何以解读?最重要或最根本的在于:浙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率先形成了一大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从而成功地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微观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坚定的实践者。这一汇聚活力的进程,主要从4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的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6位上升到第4位,城乡人均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不久前,中央决定率先在浙江推行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这是解决浙江乃至全国粮食问题的一个战略措施。关于浙江解决“三农”问题的做法,请看浙江省农业部门的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20.
王京军 《今日浙江》2002,(21):19-22
作为较早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浙江,市场化进程究竟怎样?根据《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2001年报告》,浙江市场化相对指数得8.32分,比第1位的广东少0.9分,居全国第2位。从公布的5个方面数据看,浙江在非国有经济发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方面居全国第1位,但中介组织的发展和法律环境方面处于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